當身體不再喜新厭舊,我們的靈魂何處安放?

當身體不再喜新厭舊,我們的靈魂何處安放?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1918年的一天,曾任前清內閣中書的梁濟問他的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任北大哲學教授的梁漱溟答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三天後,梁濟投湖自盡,留下的遺書說: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

前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用上不用腳蹬的電動車、摩托車,甚至代步用的私家汽車保有量也與日俱增。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千家萬戶,智慧家居也大有拓展的趨勢,方便快捷。

人們早就能夠吃上大米、白麵、魚肉、蛋奶、四季果蔬,穿上好看的化纖產品,睡著“高科技”的床墊,乘著電梯上下樓,腳下是瀝青路面,身邊是高樓大廈,更多的“奢侈品”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然而,近些年人們似乎開始鍾情於“復古”的生活:野菜成為飯桌常客,甚至驅車到郊區、山裡吃野味,散養雞、笨雞蛋、粗糧(窩頭)、黑豬肉等等不一而足。

人們也開始發現農村的院子更接地氣,棉麻等天然纖維更貼身透氣保暖,步行、腳踏車更有利於健康,衚衕瓦舍更比鋼筋混凝土的叢林有情調,“趕大集”才能淘到自己心愛的物件,很多東西都能夠自有不如共享生活來的簡單實用。

我們的身體開始由不顧一切的喜新厭舊變成了理性的感知,對自然的嚮往。

當身體不再喜新厭舊,我們的靈魂何處安放?

記得很早的時候看過一個電視劇,很久了,不記得叫什麼名字。說的是一個人為了鮮亮的未來努力打拼,放棄國內的工作、生活、感情、孩子,自己走出國門,到外面的世界闖蕩。

小有成就之後,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出了國,自己穿西裝、說外語,要求孩子也必須說外語,整個與原來的生活格格不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當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主人公念起了舊時的溫馨,回到了國內(雖然已經沒有了家)。

電視劇的結尾,主人公給孩子打電話,反反覆覆教育孩子要說中國話……

人生要有“別處”,我們之所以追逐物質帶來的快感,懼怕孤單,是因為靈魂無處安放。

我們偶然而生,看到的世界是充滿價值的世界;我們必然離去,傾盡所能活出的平凡供養著我們的靈魂。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身體不再喜新厭舊,我們的靈魂何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