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的五大要點,你GET了嗎?

第一:職業目標要清晰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是理想的具體化。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職業目標要清晰有力,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職業目標要合法。

大學生是新時代的弄潮兒,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不合法的職業,堅決不能做!涉及灰色地帶產業的,堅決不能有遐想!

二是職業目標要準確。

建議參考中國職業分類大典中的準確表述,以便於在資料檢索時不走彎路。對於一些新興職業,可以檢視官方政策、檔案或者主流媒體報道。

三是職業目標要具體。

一般來說,一個職業目標由地域、行業和崗位三個部分組成。地域表明的是你要去哪裡,行業指向的是要成為什麼人,而崗位講的是你具體要做什麼。比賽中,選手容易犯的一個通病是用行業代替了職業,比如我想當醫生或老師,老師可分為大學老師、中學老師、小學老師等,同是中學老師,又可分為語文老師、數學老師、化學老師等。

四是職業目標要與專業或、個人特質相關。

近幾年的比賽十分強調專業與職業的相關性,大學專業學習是為了將來職業做準備的,選擇專業所指行業之外的職業,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和可行的路徑。當然,選手也可以選擇與專業相關性不大但與個體特質相匹配的職業。

五是職業目標要有時代性。

社會發展催生了許多新興行業與職業,比如帶貨直播、產品經理人、大資料分析師等。選手們可以瞄準時代發展的特點,積極探索符合社會需求、大眾需要的新興職興。

第二:職業素養要匹配

職業規劃大賽正文前兩個部分是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其

核心理念是“人職匹配”

,即清晰準確地告訴評委: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我與目標職業十分匹配。

初心使命是職業規劃的內生動力。根據帕森斯的特質因素論,個體選擇自己最喜歡、最適合、最擅長的職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職業的滿意度最高。這也是我們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基本邏輯。只有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擅長什麼、追求什麼,才能科學合理地確定未來的職業目標,並矢志不渝地為之而奮鬥。

洞悉職業是職業規劃的重要基礎。從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法來看,其基本邏輯是自我探索、職業探索、決策分析、計劃行動、評估調整、反思覺醒,進而迴圈往復。但是,從職業生涯規劃的文字撰寫來看,我更建議參賽選手事先充分了解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理由有三:一是參賽的一般是高年級同學,在低年級階段已經熟知了生涯規劃的理念與系統規劃的方法;二是透過職業資訊檢索或者職業體驗實踐,進一步證實自己是否真的喜歡、真的適合、真的擅長這份職業;三是隻有充分了解了職業的現狀特性、崗位職責、應聘條件、入職途徑、發展通道等,才能在自我探索部分突出重點,圍繞目標職業的核心素養做到“人職匹配”。

第三:職業路徑要暢通

進行職業規劃不僅僅只是確定目標,告訴評委我是誰、我要成為誰、我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要說服自己並告訴評委:我能行、我可以!即,

實現目標職業的可能行

職業路徑的選擇基於選手對目標職業的充分探索。職業探索是職業規劃的重點,但很多選手在撰寫該部分內容時往往難以下筆。為什麼?因為不熟悉。自我探索時,選手們可以“滔滔不絕”,而在職業探索時,卻只能“星星點點”。這就需要參賽選手在比賽之前透過資訊檢索、人物訪談、實習見習、工作影子等多種方法,開展職業體驗,收穫對目標職業的第一手資訊。在此基礎上,科學分析目標職業的入職條件、入職途徑、晉升通道等。只有將這些情況摸清楚,職業發展的“任督二脈”方可打通。

學業規劃是為職業規劃做準備。學業規劃是職業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規劃的目的和意義不僅僅指向未來,更是觀照當下:透過職業規劃查詢自身存在的不足,併為之努力改進,進而更好地實現既定目標。反言之,你在大學期間為目標職業的實現做了哪些準備?比如以刑事律師為例,你在修讀人才培養方案指定課程的同時,是否重點選修了與刑法相關的專門法、與律師實務相關的實踐課程,是否參加了演講隊、辯論隊,是否參與了大學生法律職業能力競賽,是否參加了學院學校普法實踐與志願服務,在實習時是否去了律所實習並找了刑事的律師擔任指導老師,平時是否關注了社會普遍關注的刑事案件、法律法規,是否瞭解了刑事法律發展的前沿與痛點……以上的準備,可以為目標職業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開闢廣闊的路徑。

第四:職業計劃要落地

未來的職業發展計劃是職業規劃書的難點。之所以難,是因為選手對職業還不夠了解,其次是因為這是對未來不可確定的預測與分析。簡單地說,計劃與行動是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與理想設計,但這份設計需要結合自身特點與職業形態展開,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天方夜譚”。

職業計劃要符合邏輯。

這裡說的邏輯主要是指未來職業發展計劃與路徑的設定要與職業形態相契合。具體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與目標職業發展路徑相契合,比如目標職業是高校輔導員,其職業發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專業技術職稱晉升,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二是管理領導職位晉升,科員-副科-科長-副處長-處長等。二是要與具體特質相契合,有的適合做研究,有的適合做教學,有的適合做管理,可以重點突出某一方面。三是要與時代發展和職業特點相契合,職稱晉升有時間限定條件,講師滿5年方可晉升副教授,5年只是基礎條件,而不是自然條件,領導職位晉升中的工作滿3年或者4年均為基礎要件,是否可以晉升下一職級不僅要看自身實力,還要看競爭對手情況以及崗位調整的機會。

職業計劃要具體可行。

很多選手在撰寫該部分內容時往往是“粗枝大葉”,簡要論之。一個優秀的行動計劃必須具體、可行。建議各位選手按照SMART原則進行規劃。S——Specific,是指具體的,任務目標要具體;M——Measurable,可測量的,任務計劃中合理運用可測量的數值或者單位;A——Attainable,可實現的,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最好“跳一跳可摘桃”;R——Relevant,任務之間是相關的,一個大目標往往是由若干個小目標組成的;T——Time-bound,時限要求,即某項任務的需要明確在某個時間節完成,以保證行動的有效達成。

職業生涯規劃的五大要點,你GET了嗎?

第五:職業風險要規避

職業規劃的最後一個部分自我監控,旨在要求選手科學設定評估方案,並制定調整方案,確保整個規劃具有可操作性。這部分需要明確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評估的方法、未來職業發展可能遇到的風險與挑戰、積極應對的舉措。總的來說,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要與目標職業相適應,即不同的職業在未來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不一樣,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曾經有位選手以聯合國職員為目標職業,其可能遇到的困難是文化的差異以及遠在他鄉生活時孤獨情緒的應對。

二是要與個體特質相適應,不同的個體在相同職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不同。很多選手在職業風險評估中普遍認為自己為存在職業倦怠,看似合情合理,但往往與第一部分自我探索中的興趣、性格相關度背道而馳。

三是要與時代特徵相適應,同一個職業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可能遇到的挑戰與風險也有所不同。比如營銷經理,當下面臨的問題更多的是來自大資料背景下客戶需求分析的挑戰,“本領恐慌”是其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