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不斷感動,才能守住那些始終乾淨的東西

人生需要不斷感動,才能守住那些始終乾淨的東西

1

曾經以為,生活就是應該是無堅不摧的樣子,我們就應該像戰士,像打不倒的小強,

可是後來才發現,人生需要感動,才能守住那些始終乾淨的東西。

我記得小區周圍有很多流浪狗,有一位老人總是會定時地給流浪狗帶去食物。

可然和我說,她在社群工作的時候,去慰問貧困戶的時候,每次都會淚如雨下。

有一家貧困戶,小孩剛剛10歲,母親患上了心臟病,父親因為車禍只留下一條腿。

她帶著慰問的米、面、油去到他們家,看到家徒四壁,小孩子一年也洗不了幾次澡,脖子黑黑的,衣服鄒巴巴的沾滿油漬。可然說很難想象現在還有人生活得這麼苦。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苦,那些我們以為不曾遇見的艱辛,都在每個角落存在。

去年消夏節的時候,每晚廣場都會有演出。

有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每次都站在第一排,演出結束後,她總是第一個爬上臺,用力鼓掌,笑得很大聲。

有人說,這個姑娘又來了,她是個患有精神病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每年演出的時候,她都會跑來看,那幾年個子小小的連臺子都夠不到呢,現在長大了,可是依舊那麼傻……

我看著小姑娘興高采烈地拍著手,或許在她的世界,她永遠是無憂無慮的小孩。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需要純真的笑容,哪怕那個患有精神病的姑娘並不懂得笑的真正含義。

2

電影《摩托日記》中,1951年12月29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患有嚴重哮喘病的23歲青年,和一個29歲的朋友,帶著簡易的行囊騎上了一輛1939年產的諾頓500摩托車開始一段橫穿南美大陸的旅行。

阿根廷-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路在輪胎下延伸了12000公里。寬廣無根的天地,不見盡頭的大道,摩托車的轟鳴,還有青春的夢想,一同在路上飛揚。世界在未知的地方展開。

世界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改變了你,而你也決定改變這個不公平的世界。

有個驢友提到自己赴藏的經歷,他說:

冰雪路段的出現,幸福了我們的雙眼,卻再一次加劇了雙腳的痛苦。融化的雪水順著原有的道路,緩緩流下,還來不及注入河流,便再次結出片片冰層,層層疊疊地堆積起來,踩在上面奇滑無比。老王一不留心,上去的第一腳就是一跤,手肘和膝蓋重重地磕在碎石上,即便是隔著厚厚的衣服,也難逃掛彩的命運。疼痛,疲憊,依舊還是要繼續前進的。

我沒有帶登山杖,腳稍微在冰面上一點,便確信這絕不是偶然的大意滑倒,無奈之下只能另闢蹊徑,選擇更加耗費體力的方式,踩著旁邊的碎石,跌跌撞撞地行進。到卓瑪拉山口的這5公里,可謂是我這兩天走過的最為漫長的5公里了。或許在別人眼中,我們的這些行徑很難被人理解,甚至被稱之為自虐。但他們也絕對無法體會到我們一次次衝破極限、挑戰自我時的感動,無法體會到當你真正寄情于山水之間時,大自然帶來的無盡驚喜。我也始終相信,只要你敢於做出這樣的嘗試,你將永遠無法忘記當時的那份感動,並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山,就在那裡。

出行前,他就試著查閱了一些岡仁波齊大轉山的遊記,雖然完成轉山的驢友很多,可真正留下詳細記錄和豐富照片的卻寥寥無幾。真正上路後,他似乎知道了其中的緣由,身體上的疲倦,審美上的疲勞,再加上無法忍受的寒冷,讓人很難再主動去開啟相機,更不可能做到靜心記錄,美景便這樣離開了他們的鏡頭。

路上,他們趕上了一對駐足觀望的夫妻。他們的衣著和其他轉山的藏民有所不同,給人感覺應該是長期在城市裡生活的。大媽拄著一根木棍站在前面,大叔則揹著只雙肩包,默默地跟在後面。雖然艱辛,但兩人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當我們被這個世界感動,我們才會更好地前行。

3

幸福的定義應該是這樣的:落雨的夜裡,你風塵僕僕回家,車站的路燈下有等你的傘;窗外風聲很緊,睡眼朦朧中,有人替你掖了掖被角;你無意中流露出的喜歡,連自己都忘記了,卻被人悄悄記在了心裡。

這個世界上,錢和權確實能讓人活得舒服,但愛卻讓我們勇敢和安心。

其實,很多時候,讓我們疲憊的並非是前行的過程,而是我們漸漸失去的那些感動。

你還會扶起跌倒在馬路上的老人嗎?

你還會幫助那些真正的乞討者嗎?

你還會為一首歌感動嗎?

或許你會說,那些都是騙人的,還是好好地為自己活就好。傻瓜才容易感動呢。

可是我相信,你依舊會被那些溫暖的笑容所感動。

你如何對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對待你。

你應該也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開始忙碌的一天時,陌生人一個善意的微笑,鄰里間一個簡單的問候,朋友間幾句真誠的對話,愛人間一個大大的擁抱,你會發現,一整天的心情都是好的。

如果你也有不吐不快的故事,請在評論區裡聯絡我們,小編會第一時間回覆你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