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提到“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並且馬上就聯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夾岸,落英繽紛。屋舍儼然,阡陌縱橫。

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這些優美的語句,給讀者描繪了一個如詩如畫,讓人心馳神往的美好世界。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不足四百字,內容也是虛構的。但它將現實與理想境界聯絡起來,表現了陶淵明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不滿。給讀者以無限的遐想,讓人們的精神有了寄託。

毫無疑問,陶淵明和他的《桃花源記》成了“世外桃源”的代名詞,一直為後人敬仰。也出現了很多模仿《桃花源記》的作品,但從未超越它。

沒有超越,但並不代表沒有精品。比如,唐朝的張旭有一篇作品就可以和《桃花源記》相提並論。

一提到張旭,大家首先想到他的“狂草”,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並稱唐代“三絕”。此外,他還是“吳中四士”之一,又與賀之章等人並稱“飲中八仙”。

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張旭狂草

也許是他前面的這些名氣太大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還是一位詩人。他筆下的《桃花溪》就是根據《桃花源記》的意境創作而來,給我們描繪了另外一個“世外桃源”。

首先,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全詩: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嘰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怎麼樣?讀完這首詩,是不是找到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感覺。所不同的是:《桃花源記》是一篇散文,而《桃花溪》是一首隻有二十八字的七言絕句。

但這兩篇作品各有千秋,所塑造的意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句的“隱隱”二字寫出了朦朧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雲煙繚繞,橫跨小溪的高橋掩映其間,若隱若現,似有似無。

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靜止的飛橋和移動的雲煙交相映襯,動靜結合,令人朦朦朧朧。而一個“隔”字說明詩人是站在遠處,如果是站在橋上,就不會有“隔”的感覺。

第二句是描寫近景。溪水中露出嶙峋的岩石,像島嶼一般。水中還緩緩漂著落下的桃花,有漁船在溪上輕輕搖晃。

看到這樣的情景,詩人不知是心血來潮,還是早有想法。他居然效仿《桃花源記》裡的武陵漁人,跑去問漁船的主人知不知道桃花源的入口。

一個“問”字將詩人那種迷戀、急切的神態,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漁人對詩人的發問感到有些懵,自己在這溪上打漁這麼多年,從來沒聽說有什麼桃花源。漁人的回答可想而知,從詩的最後兩句就可以看出來。

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這裡沒有什麼桃花源,有的只是橋下的脈脈流水,和那隨著溪水漂盪的片片桃花。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可能性,只是沒有聽人說起過,沒有人知道那理想的世外桃源在清溪的什麼地方?

詩人本來懷著急切的心情問,結果得到的是失望的回答。難道說世外桃源真的只是虛構的?抑或確有此處,只是還沒有找到。苦苦追求而不得,這種心情只有詩人能體會。

張旭的這首七言絕句一共就二十八個字,但所塑造的意境一點也不比《桃花源記》差。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孫洙)給了這首詩極高的評價,原話是:

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這樣的評價一點都不誇張,張旭當之無愧。

世外桃源:張旭的《桃花溪》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誠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寫得更充實,寫出了武陵人進入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怡然自樂!陶淵明充分發揮他的想象,將一個具體的理想世界展現給讀者,讓人更加心馳神往。

相比之下,張旭的《桃花溪》就要簡約一點。他只描寫了桃花溪和漁船的景色,沒有寫洞口,以及穿過洞口後讓人眼前一亮的美景。

但恰恰就是這種遺憾,才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去想象那不知有沒有的奇妙世界。可謂意境深遠,言語盡而意無窮。

這種藝術效果除了歸公於詩人的字斟句酌以外,還得益於他的巧妙構思。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展現出一種朦朧美,讓人體驗到不一樣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