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12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鐳射技術專家趙伊君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趙伊君,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開創的鐳射事業在基礎研究和工程技術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使中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對推動中國鐳射領域的發展與進步起了重要作用,為維護中國國家安全、推進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2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稀土冶金專家張國成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張國成,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為中國的稀土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被一些稀土同行譽為“酸法之父”。

12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學家顧真安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顧真安,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中國著名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中國石英玻璃行業的學術帶頭人,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學習的榜樣。

12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土木工程與結構力學專家龍馭球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龍馭球,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長期從事結構力學、有限元法、能量原理、殼體結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分割槽和分項能量原理、分割槽混合有限元、四邊形面積座標理論、厚板層合板無閉鎖理性元和解析試函式有限元等方面,取得多項中國國內外首創成果,在工程應用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12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自動控制和電力系統工程專家盧強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盧強,1991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國內外公認的電力系統非線性最優魯棒控制學科體系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2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學和森林學家李文華逝世,享年90歲。

共和國三天之內痛失六位院士。我們都應當銘記他們的貢獻。

李文華,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作為中國資源生態和生態工程學術帶頭人,長期致力於林學、生態學研究,在弘揚生態文明,傳播綠色文化,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至此,今年我們已經痛別47位兩院院士。

我們的幸福生活和國家的繁榮昌盛,都要感謝一批又一批默默奮鬥的各行先行者。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