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如果朱標不死,基本也就沒朱棣什麼戲份。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一共生了26個孩子,但其中最受寵愛的就是朱標,不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可能不太知道朱標是誰,但對明朝歷史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肯定聽說過,當時的朱標可是被譽為是中國史上最穩的太子。

中國曆朝歷代的奪嫡之爭都十分慘烈,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兄弟兵戎相見,自相殘殺的殘酷奪嫡,譬如唐朝的玄武門之變,另一種則是陰暗奪嫡,雖然明面上沒有慘烈的爭鬥,但其陰暗程度也是不遑多讓,譬如清朝的九子奪嫡。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明太祖朱元璋這麼多兒子,為什麼沒有人敢跟朱標爭太子之位?甚至連文武兼修的朱棣都不敢,有幾個關鍵的原因。

朱標的身份

他既是嫡長子,又是馬皇后之子,明朝在沒有開國時期就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度,朱元璋還沒有開國之時,就立朱標為世子,到了1368年明朝開國以後,朱元璋成為皇帝,朱標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皇太子。

明朝的法令就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朱標身為嫡長子,可謂是名分早定,地位十分穩固。在朱元璋的26個兒子中間,最不服氣的就是燕王朱棣,他排行老四,上面還有秦王、晉王兩位兄長,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上根本不佔據任何優勢,所以這是沒有與他爭太子之位的一個關鍵原因。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根據明史中的記載,朱標是馬皇后之子,我們為什麼會提到了這樣一位皇后呢?要知道朱元璋性格雷厲風行,十分暴躁,唯有對馬皇后溫柔以待。馬皇后嫁給朱元璋之後,一直都在幫助她,與她一起共患難,而且當上皇后之後,將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

明史中這樣評價馬皇后: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她就是在朱元璋背後默默付出的女人,與朱元璋一生相愛相守,相濡以沫。

朱標出事時,朱元璋初為人父,興奮不已,在激動的同時也對馬皇后感激流涕。而朱標作為皇后之子,又是嫡長子,所以愛屋及烏,自然深受朱元璋厚愛。

朱標仁慈寬厚,在很多人看來甚至是有些平庸,所以大家自然認為他空有一個太子之名,可他只是看似平庸,卻頗有手段,可為守城之君。

朱標的自身能力

朱元璋很早就開始培養太子,請來諸多名師大儒的指導,把有分量的大臣都聚攏在朱標身邊,加上朱標本身自幼便聰慧過人,因此在不斷的學習及摸索之中,朱標變得飽讀詩書,德才兼備,能力出眾。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自從朱標22歲以來,朱元璋即開始放權給朱標,命令他日臨群臣聽段朱思啟事,以練習國政。朱標參政過程中耳濡目染,對於大明王朝的各個方面都有所瞭解,並且在參政後的日子裡學會了很多治國要領,並且得到了朝廷大臣們的青睞。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這個太子的看重。朱標主持政務期間,是除蘭玉案外的明朝四大案爆發期,可以說是朱標參與處理了當時很多明朝政治大案,由此可以看出朱標能力出眾。

朱元璋對這個兒子的偏愛

被封為皇太子,而且准許監國理政,朱元璋恨不得將大明朝所有能人志士都交給朱標管轄,太子主持政務,其實在另一個方面就會威脅到皇帝的權利,畢竟歷朝歷代都很少真正放權給太子。

猜忌之心如此嚴重的朱元璋,卻做出這樣反常的行為,簡直讓人無法相信。但事實確實如此,朱標勤勤懇懇,從未生出造反的念頭,從未被朱元璋懷疑。

朱元璋對這個大兒子信任有加,格外器重,可朱標的性格還是較為內斂,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行寬通平議之政。比如說,朱標為胡惟庸案的老師宋濂求情,而且還為其他藩王或功臣向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他們父子倆看似政治立場對立,但其實這是朱元璋一手安排的,因為這樣一來,既能達到開國立威之效,同時也更能凸顯朱標的仁愛與聖明。這為朱標日後稱帝,拉攏了人心,也維護了統治,這一點朱元璋也應該清楚,治理國家不能只靠武力,所以他們彼此配合,扮演著紅白臉,二人互利共贏,配合相當默契。

太子黨的龐大勢力

洪武四年,皇太子朱標與常遇春的長女成婚,常遇春是明朝開國五虎將,和徐達堪稱朱元璋的左膀右臂,為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常遇春的七弟蘭玉也是軍中響噹噹的人物,這樣朱標的岳父常遇春和舅父蘭玉都是軍隊中大臣,掌握了軍事力量,也就掌握了國家權力。

朱標的勢力甚至可以推翻朱元璋,更不用說小小的燕王朱棣,他的實力絕對不敢挑釁大哥的皇位。文官中以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為首的政治團體,都因為朱標的仁厚,對他寄予厚望,馬首是瞻。朱標的太子黨可謂文武齊全,勢力堪稱無敵。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綜上所述的幾點原因,明朝太子朱標吉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按照儲君培養,早早地進入朝堂,而且身邊都是一些實力派的開國老臣輔助,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朱標自身的才能與性格,讓朱元璋深感佩服與喜愛。

雖然燕王朱棣的確比太子朱標優秀,但是行事作風太像朱元璋了,殺伐果斷,動不動就有人要人頭落地,雖然事情解決了,但是終歸還是留下了罵名,損失了能臣。

國家需要文治,所以朱元璋需要朱標,一個有能力又名正言順且德行好的太子,加上父親朱元璋強大支援,其他人爭了也是會失敗的,自然,其他兄弟不與他爭奪太子之位,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傾注了朱元璋半生心血著重培養的接班人卻英年早逝,不禁讓人感嘆,到底是天妒英才,還是有人謀害?

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沒幾年,就爆發了震驚朝野的胡惟庸案,之後又相繼爆發了空印案、郭桓案等幾個血腥大案,每一個案件都牽連很廣,株連甚多,而且被害的大部分官員其實都罪不至死,甚至還有很多開國功臣。如此大規模的屠殺功臣名將和在朝官員,在歷朝歷代從無先例。

朱元璋:朱標來監國,朱棣守邊疆,你倆別打架,結果怎樣?

朱元璋的殘暴不仁招致老天不滿,於是奪走他最重要的人太子朱標。洪武25年,當了25年太子的朱標,在忍受了漫長的巨大精神壓力之下,他終於頂不住了,奉旨巡視西安,回來後大病一場。第二年,朱標病死,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隨著皇太子朱標的離世,也許是朱元璋愛屋及烏,他違背了自己立下的皇位繼承的制度,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皇孫朱允炆,也就是朱標的兒子。可是好景不長,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後很快丟掉皇位,原因在於他削藩操之過急,致使燕王朱棣謀反,發動了靖難之役。

可想如果朱標沒死,那麼就不會發生朱棣靖難之役,朱元璋也不會殺蘭玉等人,大明王朝的歷史可能會改變,中國的歷史也會因此改變。

三更,不睡,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