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清明時節總是能喚起人心底不同的思緒,就如這段時間的天氣,陰晴不定。

既有追思已逝先人的憂傷,又有嚮往三五成行去踏青的歡樂。

既有春光無限,百花齊放,一掃整個冬天的陰霾的明朗。

又有斜風細雨,連綿不斷,望景卻步的躑躅。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不出去,記掛著那遠處的繁花似錦,擔心會錯過了開得最盛的花期;

出去了又擔心被連綿不斷的細雨弄得一身溼。

就如下面這首詩。

【一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古代的人們就非常重視,大多數人會趕回故里,與家人團聚,一起祭拜先人。

可是這個時節雨水特別喜歡光顧。

清明節前後的雨不同於暴雨,傾盆而下;

也不同於雪花紛紛揚揚的撒下,那是一種飄渺、似有若無的朦朧感的雨。

詩人杜牧用“紛紛”兩字,形容得恰到好處。

看雨的人心生纏綿,在這雨中趕路的行人卻沒那麼舒服。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古人趕路真的是趕路,沒有方便的代步車馬,徒步行走。

雨中趕路,可沒有想象中的浪漫。

不一會兒就把頭髮濡溼,讓衣服蒙上黏黏的水霧。

本來單獨趕路已經夠惆悵了,再遇上這雨絲風片,心境是越發悽迷紛亂。

愁緒就如那“紛紛”的雨,浸滿了心間,這“斷魂”也不是沒來由的。

抬頭四望,心想要是能夠找個歇腳的地方該是多好呀。

可以擦擦臉上的雨水,烘一下溼噠噠的衣服,再喝杯小酒去去寒,那是再好也不過的。可是哪裡有酒家呢?

這荒郊野外該向誰問路?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幸遇一個梳著總角的牧童,巧妙的一個賓語後補。

牧童抬小手指著遠處的一處地方,只見朦朦朧朧的遠處有一抹粉紅杏花,依白牆之處若隱若現。

那個“遙”不是遠的看不到,而是有點距離,但又目之所及,卻看不真切的那種。

杏花村不一定是這個村就叫杏花村,也不一定指酒館叫杏花村,而是指藏在杏花深處的小村莊。

那畫面就如一副水墨畫般,呈現在趕路人眼前,讓人頓時喜出望外,一掃路上單獨雨中趕路的陰霾。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一首詩,寥寥數字,勾勒了多幅水墨畫面。

這首古詩的意境亦步亦趨,層層疊進,餘韻繚繞,魅力無窮。

【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荒郊野外,衣衫襤褸的一行人踉蹌而來。

這行人已經斷糧好幾天了。

誰也想不到,這群人中藏著未來的一代名君晉文公重耳。

重耳此時尚是公子,因為父親晉獻公有個年輕貌美的妃子麗姬,為了讓她自己的兒子繼位,她先是設計害死了重耳的兄長也就是太子申生,又要來迫害重耳。

重耳為了躲避麗姬的迫害,帶領一眾忠誠的追隨者逃離了晉國。

一路忍飢挨餓,受盡煎熬。

這天實在受不了,暈倒了過去,眾人驚呼,七手八腳地又是掐人中,又是倒水。

只有大臣介子推走向遠處,不見了蹤影。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不一會兒,介子推一瘸一瘸走過來,聲稱討回了一塊烤肉。

眾人皆喜,讓予公子重耳吃了。

重耳吃了頓時體力恢復,才從介子推的傷口知道了吃的是介子推自己從腿上割下的一塊肉,感激涕零。

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尋找到了支持者。

19年後他們回到晉國,公子重耳成了赫赫有名的晉文公。

重耳做了國君之後,重賞了當初跟隨他流亡的一眾隨行人員,只有介子推拒絕了受封,帶著自己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遍尋不著介子推,為了逼介子推出山,便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下令燒山。

不料這一燒沒逼出介子推,反而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傳令今後每年的清明前一天,禁止生火,大家只能吃未經燒煮、生冷的食物。

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一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人是如何忠君護主的。人只有心懷信念,方得人尊重。

【一個習俗】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就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清明則多出遊踏青。慢慢的這兩個節日就混為一起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兒女“飲水思源”優秀傳統的集中體現。人們在這個時節,上墳、掃墓、祭祖,緬懷先人。

清明又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暖陽回升,春光明媚,氣清景明,萬物皆潔齊而清明。

所以清明是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

掃墓始於周代,古代帝王將相在這一日行“墓祭“,後來就慢慢的為百姓效仿。

除了掃墓外,人們還有在此期間踏青、放風箏、植樹、插柳等活動,柳條在這一時期特別容易成活,故有“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說。

清明雜思: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習俗

一個傳統習俗,流傳的是傳說,寄託著自古以來人們對先人的感恩與敬畏,和對未來美好的期盼。

(本文由幽谷輕塵原創,圖片來自網路。原創不易,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