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在紹興市柯橋區錢清街道

顧家蕩

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

,橋型配置相似,建造年代相近,可以說是一對姐妹橋。

一座叫

安樂橋

,在

顧家蕩

村西南邊,

所處位置在

北緯

30°0

8

30

,東經

120°2

4

40

處,

一座叫

安東橋

,在

顧家蕩

村東北首,所處位置在

北緯

30°0

8

45

,東經

120°2

4

58

安樂橋

,又名杜家橋,東西向

橫跨彎裡湫江

安樂橋

東西兩橋臺已被兩河岸擴充套件而毀,只剩河中

兩橋墩

尚在,兩橋墩寬

1。10米,長2。00米,均用條石

縱橫錯縫疊砌,下部向上略有收小,上口置伸頭臺冒石擱

石樑

。橋中孔以三拼石樑平鋪為橋面,長

5。85米,寬1。63米,石樑厚0。40米。南側石樑外側中間刻“

安樂橋

”三字橋名,石樑西端一方塊中刻“

同治五年八月邵德良寶隆氏

”等字。

橋西孔石樑

已不見,現

鋼筋水泥

澆鑄的梁及六級臺階替補

橋東孔擱置了兩塊

鋼筋水泥預製板。

安樂橋建於

清代同治五年

1866

),距今已一百五十年多年曆史,

這麼一座古橋被嚴重損傷,實為遺憾,所幸中間一孔還儲存完整。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安東橋

,當地人叫三眼橋,東西向跨小沙湖直江

橋原長

22。20米,寬2。20米,高2。40米。三孔跨徑自東向西分別為4。00米、6。00米和4。00米。

安東橋東西兩橋臺及河中兩橋墩都用條石

縱橫錯縫疊砌,

上口置

伸頭臺冒石

,伸頭臺冒石上擱置石樑。三節三拼石樑平鋪成橋面,橋面總長

14。10米

1。

55

中間石樑外側面刻

安東橋

三個大字,兩邊刻有小字已模糊難辨。據村中老人講述,安東橋建於清代同治年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裡整治村道

緊挨

安東橋

南側新建了一座

鋼筋水泥

梁公路橋,在原安東橋上也鋪設鋼筋水泥,上鋪

瀝青

柏油,把

安東橋

埋沒在馬路下面。

這麼一

座建於清代同治年

間的古石樑橋就被湮滅,實在令人

惋惜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汀關注】紹興顧家蕩村有兩座三孔石樑橋,建造年代相似,橋型相似

顧家蕩村

位於柯橋區西北,距中國輕紡城

15公里、距亞洲最大的輕紡原料市場2。5公里。東鄰蕭山區瓜瀝鎮大義村,南鄰329省道,西鄰104國道,北與蕭山區衙前鎮翔風村接壤。杭甬運河貫穿全村,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顧家蕩村原是一片荒地,當年有一戶蕭山西興陸姓人家來這墾荒種地,搭建草舍。若干年後,終於在此安家樂業,

繁衍生息

。他們艱苦創業

籌建古

窯,挖泥燒製磚頭瓦片,還利用挖泥後留下的水塘種茭白養魚,因當年百姓多住草舍,他們就利用草舍邊的池塘,如草舍不慎失火還可用池水滅火。一家一池塘這就成了當地的一種模式

有人稱之為“過家塘”,後來變成了顧家蕩

作者

(陳樹堯)

簡介:

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紹興市古

橋學會理事,紹興市古城民俗文化攝影協會理事,紹興市鄉土文化研究會成員,紹興市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成員

紹興市關工委科普團成員。

2018年著《紹興橋鄉》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