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作為我國經濟基礎發展第一步的農業,它不光決定著百姓的溫飽問題,同樣更是決定著我國經濟基礎發展問題。

糧食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對人類最重要的食物,封建時期戰火連年,老百姓流離失所,連個穩定居所都沒有,更別提能顧得上種地了。

因此饑荒瘟疫之事,便成了封建時期的災難,而且就算百姓有穩定居所,也很難將農業發展起來,這與乾旱也有關係。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種種原因導致農業不能發展,老百姓經常餓肚子吃不上一口飽飯,古人也一直在找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但所有辦法都嘗試過了,最後仍無濟於事。

在古代饑荒和農業發展問題不光困擾著中國,同時也是當時全世界的一個難題,以至如今也有個別國家仍受饑荒困擾。

面對這樣的世界難題,被我國的一位商人給解決了,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從而解決上億百姓的溫飽問題。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這件事要從明朝萬曆年間說起,那個時代正是鬧饑荒的時候,由於天氣惡劣,冬天極冷,夏天干旱,想種活莊稼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畢竟植物對環境的要求相當苛刻。

到了冬天糧食儲備不多,嚴寒的天氣讓老百姓吃不上一口飽飯,最困難時吃野草啃樹皮,冬季的野草也很難找,為不餓死人們想到很多方法,但還是不能改變被餓死病死的命運。

坐以待斃不是辦法,為拯救蒼生,總會在亂世中誕生出一些英雄將領,他們用自己的實力幫助受災百姓,用血肉之軀鑄造堅硬的城牆,抵擋敵人的炮火。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為能改變國家命運,他們不怕困難主動請戰,團結一心共渡難關,在這些英雄中,就有這樣一位偉人,記住他的名字,此人名叫陳振龍。

在當時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商人,由於工作需要,他經常在福建菲律賓兩頭跑,所以陳振龍也是為思想先進的人。

萬曆年間福建在貿易方面發達程度數一數二,即便此地再發達,同樣也難逃饑荒問題,陳振龍是個熱心腸的人,這種情況他自然不忍心不管。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於是他每天都絞盡腦汁想,該如何解決饑荒問題,有一次陳振龍出差去菲律賓,視察到當地農業。

有機會接觸到此地特產,也可以說遍地都是的甘薯,陳振龍發現這一植物如此量產生命力肯定特別頑強,他品味著甘薯的美味,內心早已開始風起雲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計劃。

陳振龍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種植甘薯,把他帶回國教老百姓種植,解決大家的溫飽問題。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只可惜,當年菲律賓屬於西班牙管轄地,根本不被允許帶走甘薯技術,若被發現帶出境肯定要遭受牢獄之災。

陳振龍此時已經掌握了甘薯種植技術,只是沒辦法帶甘薯藤回國,但陳振龍仍不放棄,既然帶不回去那就偷著帶,陳振龍將甘薯藤條放進竹筒裡,再把竹筒趁沒人的時候藏在船舷上。

這種冒死的行為還真管用,從頭到尾沒有一個發現,陳振龍也算曆盡千辛把甘薯藤送回國。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陳振龍的行為轟動一時,甚至當地巡撫都知道此事,他們來到陳振龍家,怕這種植物在此地種不活,於是陳振龍親自栽培。

藤只有一根,所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沒想到陳振龍還真有點本事,竟把甘薯成功的種出來了。

他將此事告訴巡撫,因此福建省幾乎每個地方都種有甘薯,對百姓和當地的影響非常大。

他冒死從國外帶回一根藤,因此救活無數生命,他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為能幫助更多的人,陳振龍和後人決定把生意改成只在國內經營,在中國各地做生意,走到哪就把甘薯種植技術帶到哪,最後遍佈中國,當時解決了大部分饑荒問題。

陳振龍就像百姓的救世主,他無疑是人們心中的英雄,對後輩的我們來說他是一個時代的偉人,不得不讓人敬佩,陳振龍這三個字這個人值得被世人銘記!

對此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宣告: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