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如果對歷史上最重要的相遇進行盤點,漢武帝遇到董仲舒一定算得上其中一個。

兩千多年前的大漢朝,一位野心勃勃的帝王遇到了滿腹經綸的儒學大家,一番思想碰撞加實踐檢驗之後,從此奠定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會的正統地位。

對於這一場相遇,學術界一直褒貶摻半,有的說儒家思想的建議推行“

仁政

”、“

教化百姓

”和“

選賢任能

”等措施為大一統帝國穩定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有的則認為“

天人感應

”和“

三綱五常

”等為後世思想發展戴上了枷鎖。

此文就從漢武帝和董仲舒的相遇開始,以雙方的政治思路為基礎,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一、“天人三策”聊了點啥

漢武帝和董仲舒的合作,是從一場策問開始的。

漢武帝結合夏商周朝代更迭的歷史,以及從三代開國明君到亡國暴君的轉折和發展,對參加策問的飽學之士提出問題:

如何治理國家才是正道,怎樣的治理才能維持長久的統治?

前後三次策問,每一次討論的內容都更深入,董仲舒引經據典,以歷史故事和儒家道理進行剖析,贏得了漢武帝的認可。《漢書董仲舒傳》中,對於這場漢朝版“御前大考”是這樣記載的:

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而仲舒以賢良對策焉。

漢武帝發起策問的目的是“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原因則是他想要改變現狀:經過漢初幾位有為當權者的共同努力,秦末亂政和戰爭留下的創傷已經得到恢復,但“無為而治”又帶來了新的問題,所以他想要做出改變,尋求更適合的治國之道。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作為一個想要有大作為的帝王,他想要的無非就是兩個字:

有用

。百餘份對策中,誰能夠對現有問題提出改進方法,而且能夠落到實處,就是他想要的答案。而董仲舒不僅給出了理論基礎,還具有極高的操作性,最重要的是對皇權的加強“甚合朕意”。

二、儒家思想對時代的適應性

很多人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視為對“百家爭鳴”的壓制和扼殺,是對人性思想發展的禁錮,但從漢武帝和董仲舒的共同出發點來看,將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升到百家之上,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統治者對國家的管理,更好地建立社會秩序。

(一)“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漢高祖劉邦經過多年的戰爭建立了新政權,但對於百姓來說,承受的戰爭傷害還要再往前推好多年,所以漢初採取“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是非常適合民生需求和國家發展的,新生的政權和新獲穩定的百姓都需要時間重新積累財富和建立信任。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之後,封建王朝第一個繁盛時期到來。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富足,“無為而治”的侷限性便逐漸暴露了出來,以漢景帝時期的“

七國之亂

”為例,就是諸侯國的政治野心隨著經濟實力膨脹的結果。

這一點董仲舒在對策中就有提到,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處,故政有眊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而已矣

”,

隨著國家的發展,再好的治理方法也會出現不適用的地方,發現了問題就及時進行補救修改,使它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就可以了。

(二)“天人感應”對加強皇權的現實意義

對於漢武帝來說,發現威脅自己統治的問題並不難,難的是解決辦法,他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以及一個適合推行各種政令的文化背景。董仲舒提出的

“天人感應”

論,將皇權定位為

“此受命之符也”

,既然皇帝是上天所授,萬民自然得遵從上天的指引。

“天人感應”

幫漢武帝解決了文化背景的問題,皇帝是代表上天的意思來治理天下,百姓對皇帝的臣服就是對上天的臣服。思想統一就能令行禁止,皇帝的命令就能夠得到順利地推行,人們對皇權的尊重也將隨著各種政令的執行一步步提升。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同時,董仲舒的

“天人感應”

也有對君主的限制作用,如果君主實施的是夏禹商湯周武“三王”的王者之道,上天感應到他的誠意,就會降下祥瑞以示認可;而如果君主不好好治理國家,只顧貪圖享樂、驕奢淫逸的話,怨氣集聚就會出現災荒、妖孽等進行警告。

(三)用“教化”確立封建王朝社會秩序

董仲舒在對策中提出,想要實現長久穩定統治,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教化百姓”,而且這個教化過程是與階層關係的確立相輔相成的,他提議:興辦太學,延請名師培養國家的有用之才;為各地選派稱職的官員,對國家的仁政進行宣講。

興辦太學,可以直接為國家培養文化水平高的官員,同時也可以引起其他地方對辦學和學習的重視,以達到提高整個士族階層綜合文化水平的目的。

這樣一來,就實現了對統治階層的教化,能夠更好地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管理百姓。

加強民間宣傳則是教化百姓的主要手段,但執行者對政令理解不到位,或者以宣講的名義行禍害百姓的事,反而會造成百姓對皇權的牴觸。所以董仲舒提出的實際上是兩條建議,要對官員進行考核,確保對百姓的“教化”符合統治者的期望。

在這個教化過程中,“大一統”思想和階層觀念也將逐步形成,百姓們能在官員那裡得到有利於生產生活的資訊,就會對官員產生信任和尊敬,有利於官員管理工作的開展;而官員宣講的內容皆是由皇室釋出,也會加深百姓對皇權的敬仰和信服。

興辦太學和官員考核又可以起到選拔人才、肅清官場的作用,讓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裁汰尸位素餐之徒,再加上董仲舒提出的“

所貢賢者有賞,所貢不肖者有罰

”,也能起到提高舉薦人才質量的作用,漢武帝想要的選拔優秀人才也就能夠實現了。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四)實現目標的時效性

漢武帝在策問中特別說到過一個問題,百餘人的作答團隊,答案有很多是

或道世務而未濟,稽諸上古之不同,考之於今而難行

”,

不是凌駕於事實之上的空談,就是照搬古代聖賢的言論,卻完全不能夠靈活運用指導當下的國情。

這也是董仲舒優於其他人的地方,他給出的每一條建議,都來源於古代聖賢往事,也都是從儒家典籍中找答案,但他又能跳出時空的限制,利用古人的智慧適用於當時的具體事件。直接點說,就是活學活用和死讀書的區別。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董仲舒給漢武帝想要的“盛世”規劃了一個他能夠接受的時間節點。

他依然是引用上古賢王的故事,在解釋興盛和衰敗的過程中,就給漢武帝展開了一幅勵精圖治、實現盛世光景的宏偉藍圖,“

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說的,三十年可實現仁政。

正所謂“

夫善惡之相從,如景鄉之應形聲也

”,只要漢武帝治理國家的過程中,以上古賢王為榜樣,選賢任能、剷除奸邪,對百姓推行仁政、引人向善,官員們認真輔政,百姓們安居樂業,幾十年便可以實現天下一統、四海歸一,目標、方法和時間點皆備。

對於年輕的帝王來說,除了董仲舒提到的實際辦法符合自己的預期,最讓他心動的應該就是結果的可見性。按照董仲舒的建議,花三十年的時間治理出一個盛世,完全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淺析漢武帝為什麼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五)“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敢在對策中提出“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

”,看似有些狂妄,實則是站在幫助漢武帝快速實現目標的角度。百家爭鳴固然可以帶來思想的碰撞和發展,卻不利於統一思路,思路無法統一,政令的理解和貫徹就會出現偏差。

而且在“

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的情況下,更注重的是人們的自主意識,就會降低對皇權的依從性,各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論依據對皇權和皇命提出質疑,嚴重阻礙各種法令的推進和執行,跟“大一統”思想相比高下立見。

漢武帝透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看到的,也是其加強皇權、統一思想,以及建立穩定社會秩序的能力。同時,董仲舒提出的觀點和方法,在他看來是順應時代需求,也符合他期望的,他是從對董仲舒的欣賞和信任,延伸到對儒家思想的信任和重視。

他既然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就得考慮可執行性,以及排除執行過程中的障礙,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可以有效保障各項治理工作的開展,不僅能解決眼下的困惑,還能幫助自己實現偉大的“盛世”目標,何樂而不為呢?

綜上所述,漢武帝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因為儒家文化在當時具有比其他思想更好的適用性,更符合他的治國理念。他看重的,是儒家人才能夠幫他實現治國理想,儒家思想能夠助他更快更好地推進治國策略。簡而言之,對他來說,儒術

有用!

參考文獻:

《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