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最近,鄭州遭遇了千年難遇的大暴雨,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災難籠罩之下,竟有眾多企業藉機調侃,進行災難營銷。面對這種事件,同學們一定不會跑題,毫無疑問會抱著一種“批判”的態度寫評論。但

如何批?批什麼?怎麼能批到800字?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今天我們選取了

紅星評論、新京報評論、澎湃評論、法治日報評論、人民日報評論

的五篇評論,帶大家一起學習“批判評論”怎麼寫。

新聞材料

7月20日,時逢暴雨籠罩鄭州之際,康橋集團釋出了一張海報,其上的廣告語赫然寫著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

,配圖稱該小區專案海拔高程約為164。35米,高於黃帝故里和鄭州二七塔。

同時,還有另外兩個企業借暴雨來推銷車位的宣傳海報。其中,一張海報上有“永威城”字眼,配圖是一張被水淹過半身的汽車,廣告語為

“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

另一張海報上有“亞星集團”字樣,配有一輛汽車室內外對比圖,廣告語為“暴雨突襲,你的愛車還好嗎”,稱無車位“露宿街頭、暴雨沖刷、愛車報廢、人更受罪”。

21日,康橋集團釋出致歉宣告稱,深刻檢討和反省,誠意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並致以最誠摯的歉意。第一時間將相關廣告畫面進行刪除,併成立專項小組進行嚴格的審查處理。對本事件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

免職、降薪、降職

等問責處理,全員通報,以示警示。

01 紅星新聞快評

“風雨只是風景”?

借暴雨災害營銷跌破底線

(這個題目大家可以學習,簡練且有力)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河南特大暴雨牽動全國人心。可就在眾人忙著救災之際,幾張令人觀感不適的廣告圖文傳了出來。

7月20日,“享道出行鄭州”公眾號釋出標題為“暴雨預警:‘我有點大,你們忍一下’”的推文;康橋集團發出了“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為主題文字的海報;亞星集團透過暴雨突襲有無車位對比,強調“給愛車一個安全的家”;永威置業的海報上,一輛被水淹了一半的車赫然在目,漫漫大水中,“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的文字異常醒目。

21日,康橋集團和“享道出行鄭州”相繼釋出致歉宣告,相關廣告也已刪除,相關人員被處理。(開頭三段引出事件,但對於我們寫考場評論來說,把這三段壓縮到一段以內,150字左右即可,不需這麼長)

圖文可刪,但“汙點”難消。災害面前,蹭這樣沉重的話題來營銷自家專案,吃相實在難看。在某些人眼裡,好像只要有流量,能蹭熱點,就可以無所顧忌地肆意造梗玩梗。(在介紹了事件後,立刻提出總論點,批判態度明顯)

這些企業都和城市密切相關,甚至有些就是當地企業,他們和那些困在雨中的群眾一樣,也身臨這場巨大的災害場景中。即便相關人員可能幸運地坐在辦公室,不必經歷洪水的衝擊,也應該能感受到大雨拍打窗戶的急切,大水席捲路面、建築的洶湧,而那些曾和他們走在同一條街道上的人,或許正面臨各種可見不可見的危險。不知道他們敲下這些文案時,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網友的評價或許很貼切,“既沒有悲憫情懷,也少了本土良心”。(就事論事,設身處地提出批評,引發讀者共鳴,而不是一上來就談“流量底線”“企業倫理”這些大的議題,這個是很關鍵的,大家在寫作過程中也需要注意)

有聲音辯稱,這幾家企業的宣傳圖文部分是20日上午,甚至更早時間發出的,彼時鄭州災情並沒有如此嚴重,不必上綱上線。(藉助反對論點做進一步討論,這樣的手法值得借鑑)即便如此,這樣的說法也很難成立——降雨已連續了幾天,17日20時到20日20時,三天的過程降雨量617。1mm,其中小時降水、單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鄭州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可見,企業發出相關圖文時,鄭州已處於強降雨時期。何況,即使災情沒那麼嚴重,他們的肆意蹭熱玩梗行為就可以被輕易原諒?(理性辯駁增強論點可信度,反問句結尾,再次突出態度)

近年來,類似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原本十分嚴肅的公共議題,常常因為關注度高,就被一些自作聰明的人利用,作為噱頭營銷,吸一波流量。(由一個個案上升為一類事件)網際網路時代,企業借熱點事件營銷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對這些熱點事件的性質要有準確清晰的判斷。什麼能蹭,什麼不能蹭,這有關良心,也有關道德底線,還關乎企業文化。倘若眼裡只有流量和利益,蹭熱路上遲早會翻車。但凡有點兒社會責任感與同理心,相關從業人員都不至於把低階當幽默,拿災害當噱頭。(這一昇華很漂亮,觀點也很深刻:藉助相關事件,進入普遍層面,深化主題,探討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倫理)

可供對比的是,面對同樣的暴雨災害,有的企業就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20日晚,有網友發現,鄭州很多酒店降價了,甚至一些酒店還讓出大廳等空間,供市民避險。看到這樣的景象,有網友說,正是由於學過經濟學,在課本上看過那麼多對人性利己心的揣摩,才知道這種行為有多麼不易。(用對比的方法論證論點,指出面對暴雨,企業該如何承擔社會責任,這個手法值得學習)

企業是逐利的,但也應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背後的主體是人,是人就該有共情力與同理心。當地一位開放了50家分店供人避險的民宿老闆說:“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出一把力。”話語樸實,卻重如千斤,值得相關企業用心聽聽。(再次上升論點,上升到企業倫理層面,為全文畫龍點睛、昇華總結)

本篇學習

觀點昇華+寫作手法

觀點昇華到位,且觀點具有層次感。圍繞

“批判企業災難營銷”

這一總論點,既在文章中間指出了網際網路時代,蹭流量、蹭熱點應該遵循的底線;又在結尾處進一步昇華,講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倫理所在。

寫作手法精妙,內容完整。這篇評論有總論點、分論點,有對事情的評判、分析,也指出了企業的正確做法。值得關注的是其幾種說理手法,比如第六段

藉助反方觀點來引出自己的觀點

,第七段由點到面,第八段

舉正面例子來詮釋企業應該怎麼做

。這些手法可以為文章很好的加分。

02 新京報評論

宣稱“讓風雨只是風景”

鄭州這家地產商無恥到了新高度

(這個題目可能並不適合考場,一是太長,二是隻指出了無恥,而沒有說明為什麼無恥)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7月21日,河南多地罕見特大暴雨還在持續,鄭州已有12名同胞不幸遇難,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著鄭州,為災區同胞祈福。

就在此時,竟有兩家鄭州本土企業借暴雨搞起了災難營銷:房地產公司康橋集團特意在海報中標識,其房產專案的海拔高於鄭州市區,並配上“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這樣的話語,顯然這是在藉著此次暴雨災害做專案營銷,但吃相著實難看。

另一家房產企業永威置業的海報和康橋集團如出一轍,借暴雨為自己車位打廣告。海報用一張災難現場圖片做海報背景——一輛汽車半泡在洪水中,遠處站著幾位被困在洪水中的市民。海報中心位置配上了“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的文字。這種輕佻的營銷方式,同樣引發了眾怒。

同胞受災的危急時刻,一個企業如果能迅速伸出援手,的確能夠達到正面宣傳效果,樹立企業良好的口碑,也是一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先寫正面做法,引出對災難營銷的批判,這種寫法可以借鑑)然而,當大家都在為鄭州災情揪心的時候,這兩家當地的房地產企業卻借暴雨耍起了“小聰明”。這樣的營銷,不只是不合時宜,簡直突破人性底線,毫無同理心。這種行為只會為人所不齒,更遑論社會責任和企業價值觀。(這個總論點兼具深度與廣度,大家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既表達了批判態度,又指出其違揹人性,並且上升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價值觀層面)

諷刺的是,在康橋集團網站社會責任板塊中,其還著重介紹了以“健康、財富、人文”為宗旨的康橋論壇和以“人人可公益,民眾齊參與”的康橋義工模式。永威置業也在自己的企業主頁上這樣描述自己——公司以“營造城市居住新價值”為使命,以“精品出永威,愛心進萬家”的企業精神為己任。

可從“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這樣的宣傳文字裡,我們何曾看到它們的社會責任心?兩家企業所標榜的社會責任,對照其拙劣的營銷方式,著實“打臉”。 (關注到一些細節,透過對比,體現企業行為的自相矛盾,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對大眾的欺騙,加強諷刺,更加生動形象)

雖然,康橋集團在遭受公眾指責後,刪除了海報並致歉,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免職、降薪,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卻難以挽回,對公眾感情的傷害也已形成,很難得到大家的原諒。(指出影響,坑人坑己。很多同學在寫作過程中會把“影響”這個角度忘掉,特此提醒!)

當災難發生後,全國關注的焦點都在災區,救援力量也向災區集結。企業如果不能瞭解人們的實際需求和情感需求,不能以提供幫助的姿態出現,那至少不能拿災難開涮,挑逗大眾的感情。

在此危急時刻,還需要全社會人同此心、同舟共濟。有能力的當挺身而出,沒有條件的可以為同胞祈福。任何人、機構都不該沒有底線地去消費災難,甚至利用災難以牟私利。(用企業應該“怎麼做”來結尾,也是常見手法)

本篇學習

言辭犀利、一針見血、發力集中

這是一篇典型的批判性評論,如果大家覺得面對此類文章無話可說,不妨借鑑本文寫法,其中有兩點值得大家著重學習。

就事論事,

從事情本身的細節入手進行分析與批判,五六兩段藉助細節指出企業的自相矛盾。

思維鏈條完整,邏輯清晰。

第七段說明這種行為的危害,八九段從正反兩個角度指出企業的正確做法。這些都可以讓文章更加充實也更加深刻,也可以為你的寫作開啟思路。

03 澎湃新聞評論

樓盤海報稱“讓風雨只是風景”

借災難營銷不能突破倫理底線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在鄭州遭遇暴雨襲擊之際,康橋集團釋出了一張營銷海報,宣傳“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引發了網友憤怒和譴責。康橋集團近日釋出致歉宣告稱,第一時間將相關廣告畫面進行刪除,併成立專項小組進行嚴格的審查處理。對本事件相關責任人分別給予免職、降薪、降職等問責處理,全員通報,以示警示。(這個事件說明非常簡練,是大家應該學習的樣子)

河南暴雨災情,目前統計導致12人遇難,這個數字讓人痛心。在洪水的圍困中,不知有多少人經受生死的考驗,多少人為不知音訊的家人朋友擔憂,一夜未眠(渲染災難慘烈,與企業行為形成對比)。面對這樣的天災,作為河南本土的、年銷售超500億的大型房企,卻借災難打起了廣告。宣傳海報上除了有醒目的宣傳語“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外,還標註了3個樓盤的地點,下方各自標出了樓盤的海拔高度,意在借內澇災難凸顯自身的優勢。他們自以為抖了個機靈,想了一個了不得的創意,可以乘機刷一波存在感,結果名是出了,但卻是惡名昭著,一下子讓人看穿了這家企業的底線。(批評企業“災難營銷”的行為,提出企業的“底線”)

據網友反映,除了康橋地產外,另一家河南本地地產商永威置業,也藉機宣傳自家樓盤的車位。鄭州城內洪水侵襲,街上所有的車都泡在水裡,無一倖免。永威置業借用這一觸目驚心的圖景,在海報上寫道:“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顛倒 有車位無煩惱”,和康橋地產的廣告套路如出一轍,吃相難看,手法拙劣。(同類事件,一起批評)

這些災難營銷的廣告,之所以讓人厭惡,最直接的原因,是他們對處在困境中的人缺乏了最基本的共情和設身處地的體諒。試想,一個正在被暴雨圍困、有家歸不得的人,看到這類廣告,心中會作何感想。他會不會想,如果自己更有錢,買到好的房子和好的車位,是不是可以免過這一劫?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夠成功,所以要遭這樣的罪?這類的廣告語,表面上是在宣傳自身優勢,實際上是在刺激他人的痛苦和焦慮,讓人在無意識中將旦夕禍福跟成功財富相關聯,彷彿要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就必須要積累更多的財富,買地勢高、不怕被水淹的房子,才能站在高處,俯視受苦的芸芸大眾,享受脫離其中的優越感。(從感性角度,站在大眾的立場上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地指出企業借災難營銷的行為對社會公平的傷害,以及對社會焦慮的利用。很多同學在寫作過程中會忽視這一點,以後應當多多注意)

處在困境中的人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刺激焦慮。在走投無路、生死未卜之際,人們最需要的是他人的關懷,是溫暖的問候、是救援的力量,是眾志成城、戰勝災難的團結感。他們需要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也沒有被遺忘,有人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與他們同悲同喜。(指出群眾的需求)但這些借災難營銷的廣告,展現的卻是企業極端自私的一面——想的不是幫助人們走出困境,而是利用災難的熱門標籤大肆吆喝,不惜突破公序良俗的邊界,來為自己謀利,這種對人間疾苦的漠然視之,對受困者的痛苦無絲毫慰藉的營銷行為,完全喪失了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尤其是作為本土企業應有的擔當。(指出企業目標與人們所需的背離,進一步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康橋集團已經致歉,相關責任人得到了處理,此次風波產生的不良影響,可能短期之內很難散去。這到底是相關方麻痺鬆懈、缺乏基本輿論敏感之下的大意之作,還是他們故意蹭災難熱點、聰明反被聰明誤之舉,外人無從得知。但這樣的廣告能順利刊發出來,除了內部把關環節有漏洞外,也說明企業上下尚未達成基本的人文共識。什麼勢能借,什麼勢不能借,哪些底線不能碰,這次翻車的營銷事故,應該給足教訓了。(分析災難營銷出現的原因,其背後是企業“人文精神”的缺乏,進一步深化觀點)

這並不是說,企業不能在災難中營銷品牌,而是不能逾越社會倫理道德的底線,只想著投機取巧,從他人的痛苦中獲益。(釐清概念,分析觀點)企業如果要想在災難中樹立正向的品牌形象,就要了解受災人群的實際需求,予以雪中送炭。比如這次河南暴雨災害中,湧現出許多社會求助的事蹟,有的企業捐款捐物,有的民宿老闆提供為受困者提供落腳處,有的經營場所主動開放空間給路人避雨。這些真金白銀的捐款和切實有效的救災行動,儘管不是直接的營銷活動,但它們展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從側面幫助提升了品牌好感度,為其樹立更為持久、更為穩定的正面觀感。(藉助正面事例指出企業的正確做法)

無論何時,人道主義和人文意識,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價值關懷。這種關懷應該滲透到企業執行的每一個環節中,成為企業上下的集體共識。對於蹭災難熱點的營銷操作,公眾只會越來越反感,如果不想被輿論的惡評反噬苦心經營的品牌形象,不想因為個別團隊的耍聰明之舉而打臉,企業平時就要做好社會道德方面的功課,在災難中更是要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比起單純的道歉、反省、處罰當事人,讓人們能看到更多的服務社會的誠意。(既有總結昇華、又有危害影響、還有企業做法,是一個很好的結尾)

本篇學習

情感分析+視角延伸

這篇文章有兩大突出亮點值得大家學習:

在分析過程中並不是冷冰冰地進行理性思考與評價,而是非常

注重對公眾情感的分析

,站在公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由此在企業倫理、流量底線等觀點外得出了一些新觀點,比如企業販賣焦慮、渲染不公平等等。從根本上來說,與《新京報》的那篇類似,也是“就事論事,分析細節”,只是選取角度不同,希望大家在寫作過程中不要忘了這一邏輯環節。

二是在災難營銷之下,

作者更進一步地指出了企業人文關懷的缺失,

在結尾講做法的時候,也講到了企業該如何做好道德方面的功課,為全文增色不少。以後寫企業的相關話題時,都可以進行這一層面的延伸(小本本記下來)。

04 法治日報評論

“讓風雨只是風景”?

地產公司借暴雨營銷,瘋了吧!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接連數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全省89個縣(市、區)560個鄉鎮1240737人受災,鄭州市因極值暴雨致25人死亡7人失聯……冰冷的雨水、無情的數字,刺痛著河南同胞,也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然而,就在各方全力救援之時,多家房地產企業卻拿暴雨做噱頭、拿痛苦當賣點,玩起了“災難營銷”,引發網友眾怒和強烈譴責。(這個開頭很不錯,不到150字,既渲染了災難環境慘烈,又概括了事件,還表達了網友態度,很值得學習)

有的企業為房產專案打廣告,在宣傳海報上赫然寫著:“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有的企業借暴雨打起了車位廣告,用泡在大雨中的汽車做背景,配上“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全天候守護,安全無死角”的廣告語。(在開頭後的第二段,進一步介紹事件,這樣的結構是比較常用,也是比較實用的考場評論結構)

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被美化成了“風景”,不得不說,這波自賣自誇確實“高明”,海報發出不久,就“賺”來了無數罵聲。不禁想替大家問一句:如此營銷之下,這樣的房子和車位能讓人買得安心嗎?(提出總論點,引出下文對災難營銷的批判)

如此營銷,人性冷漠,三觀不正。(第一個分論點)一場暴雨,見證了手足同胞的守望相助,也試出了個別企業的良心和格局。七省馳援、人民子弟兵深夜奔赴一線、社會各界積極捐款捐物、求助熱線迅速開通……在無情的暴雨面前,一個個暖心之舉給受災群眾帶來了希望與力量。相比之下,面對災難,此種無視生命、拿災難做噱頭的營銷,更讓人倍感痛心、厭惡至極。“讓風雨只是風景”,硬生生把災難寫成了輕鬆浪漫的廣告語,但凡有一點同理心,都不會如此調侃,忽視全社會感受。(與社會各界積極救災進行鮮明對比,指出企業這種行為有違人性、倫理)

如此營銷,吃相難看,丟了擔當。(第二個分論點)一張圖、一個口號,藉著刷屏的熱搜和全國人民的關注,為自己做一波大力推廣,只可惜,“精明”的算盤打歪了。“這時候還想著抖機靈!”“發國難財,無恥至極!”……網友們的激烈聲討已然說明,災難面前首先想的不是承擔社會責任,而是光見營銷、不見愛心,這樣的企業只會離消費者越來越遠,到頭來坑了自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很多企業慷慨解囊,為河南捐款捐物。對企業來說,在社會和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主動奉獻,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是應有的責任擔當。(提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指出災難營銷背後企業擔當與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如此營銷,悖了法律,拋了底線。(第三個分論點)對於“災難營銷”,只能予以道德譴責嗎?並非如此。我國廣告法規定,從事廣告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同時民法典中也明確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當然,如果宣傳廣告中還帶有虛假宣傳,欺騙或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或其他侵權行為,則還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上升到法律層面,指出這種行為的違法性)

目前,其中一家房地產企業已經發布了致歉宣告,稱已成立專項小組進行嚴格審查,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免職、降薪、降職等問責處理。

災難面前,沒有旁觀者,更不允許有人發災難財!出事之後,不能簡簡單單“走人”了事,而是要時刻保持對生命、對法律的敬畏,警鐘長鳴。(指出正確做法,總結昇華)

本篇學習

學結構+學觀點+學語言

這篇評論最值得大家學習的有三點:

學結構。

全文結構非常清晰,也是非常實用,值得大家學習的一種結構。

總論點+分論點1、分論點2、分論點3+總結昇華

,其中每一個分論點中包括論點、論據、論證。

學觀點。看似是並列式寫法,實則是遞進式,觀點層層遞進,從有違人性到有違企業擔當,到有違法律法規。

全方位、多層次地對企業災難營銷一事進行剖析和批判。

這樣的遞進順序也是評論寫作中比較常見的邏輯。

學語言。文章三個分論點段的開頭一句均為3個短句,每句4個字,讓人眼前一亮,如果能出現在考場上也一定是非常出彩。

注意:

很多同學在寫批判評論時常常會忽略“違法”這一角度

,其實虛假廣告、災難營銷、欺壓員工等眾多事件,都可以用法律武器對其進行攻擊,要記住哦。

05 人民日報評論

暴雨之下消費災難,有些企業長點心吧!

“入住高地,讓風雨只是風景”?批判性評論怎麼寫?|實務賞析

連日來,河南的雨情、汛情、災情牽動人心,舉國關注、各地馳援,奏響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生命交響。(指出背景,其中的“萬眾一心”可以與災難營銷形成鮮明對比)

在話題熱榜中,有一個關於“人間百態”的討論。被困商場的市民,組成“人牆”合力自救;洪水中抱住大樹,社群工作人員用條幅救援;行人不慎被水沖走,市民無懼湍流將人救下……細節裡的分分秒秒,都意味著生死較量,彰顯著中國人的團結,託舉著抗災情的不屈。如此人間百態,激盪著挺得住、扛得下、戰得贏的氣概。(進一步描寫災難中的人性光芒,加強與後文的對比)

然而“人間百態”中,可敬的是精神,可氣的是惡俗。“入住高地,讓風雨成為風景”“就算大雨讓這座城市顛倒,有車位,無煩惱”“給愛車一個家,臻稀車位,尊駕以待”……這是三家鄭州本地房企的廣告海報,字裡行間散發著無知無畏、無情無理。這種陷身於利益之中、遊離於災害之外的做法,實屬可惡、可恨、可憎。(提出總論點,言辭激烈、批判尖銳)

海報一出,隨即引致眾怒。有的企業已經致歉,有的企業還未迴應。無論如何,人們都難以接受消費災難的言行。地勢再高,同在一片天,無人能獨看不是風景的“風景”;車位再好,同立一塊地,無人能獨享並不珍稀的“臻稀”。搞災難營銷的企業,該長點心了!(藉助後續事件,繼續批判)

消費災難,可謂踐踏人心。(第一個分論點)天災面前,最緊要的是救援,最迫切的是幫助,而不是打生意算盤、做流量文章。面對受傷的人群、狼藉的家園,誰能沒有基本的憐憫心、同情心呢?與捐款捐物的各大企業、各界人士相比,一些輕佻且添亂的企業,不僅暴露了其文化短板和格局缺口,而且難以贏得消費者信賴,實乃弄巧成拙。事實證明,消費災難者,最先消磨自己;褻瀆生命者,最終褻玩前程。這樣的教訓,應謹記,勿重演。(既指出其對於人性倫理的違背,又說明了危害與影響)

營銷災難,也是於法有悖。(第一個分論點)廣告法中有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安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任何廣告都不能任性胡來,更別企圖打擦邊球,公序良俗不允許,法律法規更不允許。重要的是,有德有品的企業,才能稱得上是品牌;遵紀守法的企業,才能有靠得住的品質。人心底線不容挑戰,法律紅線不容試探,行為不失當、商業不失德,口碑才不失分。(以法律法規為論據,論證企業災難營銷的違法性,並且指出應該怎麼做)

品牌營銷本身無可厚非,關鍵看怎麼想、怎麼做。營銷領域有一個術語叫“借用興趣”,說的是品牌可以利用與己無關的公共事件來推廣宣介。如何找準“興趣”,如何“借用”得當,考驗企業和品牌的品位與旨趣、價值與追求,乃至能折射出其公共責任與未來發展。面對暴雨,一些企業是這樣做的:地圖APP標註積水點提醒行人,連鎖便利店承諾提供避險與商品,酒店價格不升反降,電影院開放影廳留宿群眾,企業平臺堅持釋出互助資訊……這是捐款捐物以外的企業行動,充滿了關懷與情懷,彰顯了道義與擔當。現實一再表明:消費災害終究弄巧成拙,務實有為才能贏得敬意。(藉助品牌營銷的專業觀點與部分企業的正面行為,進一步指出企業應該怎麼做)

其實,這給我們上了一堂“災難課”,也應該讓更多人修一門“災難學”,即災害到來時該怎麼看、怎麼辦。這並非完全是預防、應急、搶險、救助、重建等技術層面上的,而且應包括心理干預、社會安撫、價值引導等社會學與心理學層面上的內容。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更深刻的災難教育,讓更多人掌握防災救災技能、擁有科學理性認知,方能讓對災情的關注轉化為救助的行動,共同撐起擋風遮雨的安全之傘、愛心之傘。(進一步深化觀點,從企業災難營銷一事進行生髮,說明全社會需要對災難形成正確的態度與認識)

本篇學習

語言精妙+觀點昇華

此文確實不愧為“國報”之評論,

總論點、分論點明晰且層層遞進。

更可貴的是,文章最後進行了深刻的昇華,從企業災難營銷一事進行生髮,講到全社會的“災難觀”。

學語言:“事實證明,消費災難者,最先消磨自己;褻瀆生命者,最終褻玩前程。這樣的教訓,應謹記,勿重演”“現實一再表明:消費災害終究弄巧成拙,務實有為才能贏得敬意”“行為不失當、商業不失德,口碑才不失分”這些

語言並不浮華,十分精妙有力,整齊、精彩、充滿韻律美,

這種語言的設計堪稱評論語言的模範。

學觀點:文章最後兩段的觀點昇華非常精彩,很值得積累。倒數第二段從營銷學的視角看待災難營銷,從而對企業文化進行檢視,與前面澎湃新聞的那篇評論異曲同工;值得關注的是最後一段,

講到全社會都應學習如何看待災難、對待災難的“災難觀”

,在進行“災難”相關話題的評論寫作時,均可以借鑑

破題寶典——批判式評論寫作

1、常用的分論點遞進:

人性——企業擔當——違反法律

,尤其是最後的法律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

2、要對事件進行剝離。

既要對事情本質進行批判、也要對行為主體進行批判。

以此次災難營銷事件為例,既要對“要流量不要底線”的行為進行批判,也要對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倫理等角度出拳。

3、不要忘記

就事論事進行分析。

從事情本身出發,分析其不合理性,比如第二篇抓住了企業自相矛盾的細節、第三篇站在受眾的立場之上。

4、邏輯結構不能忘。很多同學看到這種題目容易“上頭”,忘記了

原因、影響、措施……幾大角度

,這是湊不夠字數的重要原因。

5、

積累更深層次的觀點。

比如在對企業進行批判後,可以上升到企業的人文精神層面;遇到災難話題時,可以在最後落腳到“災難觀”上,即社會對於災難的態度與應對方式。

主編:羽生生

編輯: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