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8月4日,北京衛健委的表態引發網路熱議,生娃放假不是好事嗎?為什麼不招人待見?為什麼說教育、房子、體制和爸爸會成為生娃背後的關鍵詞?聽繆老師陪你聊幾句。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一、政策不是新出,落地與否關鍵

北京市衛健委釋出了一則什麼訊息呢?這則訊息說,“5月31日(含)後按規定生育三孩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享受生育獎勵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產假15天。女職工經所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一至三個月”。

全國各個省份的產假、陪產假政策是不同的。北京市128天產假(有條件增加1到3個月)的政策早就已經出臺了。之所以要再次強調,主要是配合三孩政策,強調三孩也能享受到與一孩、二孩同樣的待遇。所以,政策不是新的,下面要說到的“能不能落地、怎麼落地”才最重要。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二、放假喜聞樂見,房價居高不下

在座的各位誰不喜歡放假?都喜歡。但是放假雖好,卻未必能讓你去生娃。放假與生娃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擋住年輕人生育激情的第一大因素就是房價。

咱們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想法,沒有自己的房子總是感覺不穩妥,靠租房子結婚生孩子沒有安全感。生了孩子得有地方住,一個孩子還好,兩個孩子同樣的性別倒也可以接受,三個孩子不同性別的機率大增,這不僅僅是多了一個娃,更是多要一間房。在北京,這一間房很有可能價值幾百萬。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三、假期只是一時,教育才是一世

生娃是一天的事,養娃是一輩子的事,一百多天的假期看起來很長,放在養育孩子的時間線裡面卻顯得微不足道。養育一個孩子直到大學畢業,需要花多少錢?一線城市幾百萬不算多吧?除了錢之外,精力和時間才是更加考驗人的對吧?

三歲以前孩子不上幼兒園,頭疼腦熱是三天兩頭經常發生的事;三歲要入托,得提前選擇幼兒園吧?是不是該考慮學區的問題了?上了小學,學習誰管,生活誰管,跟老師和學校打交道誰管?到了中學又該研究上大學的問題了吧?一個孩子勞心勞力,兩個孩子心力交瘁,三個孩子你能灑脫放棄嗎?我不信。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四、體制將受追捧,市場未必接受

放假這事,對誰更加有誘惑力?當然是工作不受影響,待遇和工資比較安全的人。這些人通常有什麼共同的標籤?公務員、事業單位、國有企業。

可是絕大多數人沒機會進入公務員序列,也沒機會入編吧?在廣大的就業市場之上,尤其是對民營企業來說,放假就意味著經濟損失。如此一來,比起男員工,企業主會更願意聘用女員工嗎?目前已經有女性員工在入職時會遭遇刁難,要被迫做出多少年不生育的承諾,未來女性的職場之路會不會因為鼓勵生育的措施而變得艱難呢?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五、能帶娃的爸爸,待改變的認知

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母親是需要幫助的。有多少女性在生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受過“無助”?自己的另一半不僅僅不願意幫忙,還在一邊指指戳戳挑毛病。就這份無助的感覺,你承受過一次,還想再嘗試一次嗎?

社會認知需要進步,養娃不僅僅是媽媽的事情。如果有更多的爸爸願意放棄無效社交,幫媽媽一起扛起育兒的責任,我相信有更多的女性願意去生養二孩、三孩。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六、隔著靴子搔癢,生育還需助力

所謂的“隔靴搔癢”,指的是做事沒抓住要害,無法高效解決問題。一家五口的住房,怎麼也要120平方米起步;如果有老人同住,怎麼也需要150平方米。在北京你能買得起這麼大的房子,基本也不會在乎這幾十天的假期吧?因為女主人要麼是自由職業,要麼是全職媽媽。換句話說:有能力的,沒有假期照樣生;沒能力的,有了假期也不生。

比起多放假,給多生育的父母提供成本較低的住房,幫多生育的母親解決放假期間的補貼,在職場上為女性提供更好的配套硬體,扶持更多靠譜的托育機構和人才,規範母嬰產品市場,降低養育孩子的成本,這些措施應該沒那麼“隔靴搔癢”,你覺得呢?來評論區聊聊吧。

生三孩獎勵30天假期,北京推出新政,為何被稱為“隔靴搔癢”?

長按點贊,一鍵三連,鼓勵我多多創作教育內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繆老師妙筆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