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久聞南京湯山陽山碑材的大名,在一個酷暑難耐的上午,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探訪號稱天下第一碑的陽山碑材。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陽山碑材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碑?又為什麼被稱為大明王朝的一項超級爛尾工程?先說下這塊碑的由來。朱元璋稱帝以後,立長子朱標為太子,其他20多個兒子全部都到全國各地去做藩王了,由於朱標38歲就英年早逝,最後由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繼位,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上臺以後就打壓各地藩王,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出兵進攻南京,史稱靖難之役,朱棣最後奪取了皇位,史稱明成祖。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剛入景區 渾身就已經溼透了

朱棣奪取皇位以後為了籠絡人心、穩定政局,向天下百姓表明對朱元璋的孝心,也是為了表彰朱元璋的功德,決定開鑿一塊巨碑,這塊碑的總重量約為10000噸,碑身碑座碑額總高度為78米,蘇州古城區最高建築北寺塔的高度為76米,可見這塊碑的高大,所以這塊碑被稱為天下第一碑,但是這項工程只進行了一半就原地爛尾了,爛尾時間已經600多年了。

原本以為進入景區就能看到巨碑了,殊不知還要穿過一個現代新建的明文化村和翻越兩個小山坡才能看到巨碑。

在汗流浹背的狀態下,我終於到了600年前的古採石場,首先看到的是碑座,據說為了這項工程朱棣從全國徵調了約10000名的工匠,每位工匠每天要上交3鬥3升的石削,算下來就是每天要上交超過40斤的石削,勞累致死的石匠不計其數,現在附近還有一個村子叫墳頭村,就是與這一工程有關。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碑座,重達6198噸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碑座3個方孔,據說為方便運輸而鑿

這項超級工程為什麼爛尾了呢?首先這塊碑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就算全部開鑿完成,運輸也是個超級難題,這塊碑最後的歸宿地應該是明孝陵,因為氣候原因,南京無法潑水成冰,如果直接修一條大河到明孝陵,用船來運送巨碑,也是不切實際,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時明成祖朱棣已經決定遷都北京,他的工作重心已經在北京紫禁城的建設上了,精力物力財力全部不在南京了,對於南京諸事也就無暇顧及了,這塊碑就半途而廢了,現在明孝陵四方城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就是陽山碑材的縮小版,只有陽山碑材的九分之一,即便這樣縮小版的高度也有近9米。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碑額上有14顆石牙,即九五至尊之意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右側為碑身,高達25米

當然也有一說,明成祖朱棣在此碑開鑿之初,早就知道這個一個無法完成的工程,只是給天下人做做樣子。

明朝一項超級爛尾工程,朱棣為朱元璋鑿了一塊巨碑,為何廢棄了?

震撼的碑身與碑額

走在碑身與碑額之間,感覺到人是如此的渺小,又感覺到人是如此的偉大,600年前10000名工匠來到此地,也許大部分的工匠都是被迫來到此地,600年後的今天工匠不在了,當然帝王也不在了,但是碑仍在,我們無法穿越,無法親眼見到10000名工匠開鑿巨碑的場景,但是這項超級爛尾工程值得我們去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