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宋遼戰爭曠日持久,連年征戰,既使人民勞苦,又耗費錢財,況且戰爭已經漸漸演變成“誰都擊敗不了誰,誰都不能滅亡誰”的僵持狀況,再打下去也無太大的意義,和談是最現實的選擇。

只不過在這方面,遼的統治者比較聰明,也有可能是因為宋朝統治者

急於求和

,在和談過程中,感覺遼還是比較

佔據主動權

歲幣,以北宋的財政狀況,還是可以接受的,就是

面子上

不好看。不過既然宋朝統治者願意花這筆錢,就沒什麼可丟人的。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況且,比起後來更丟人的靖康之恥和

更屈辱

的紹興和議。澶淵之盟真的已經體面得不能再體面了。宋遼議和,緊接著就是

榷場貿易

關於

榷場貿易

,北宋雖然軍事上不能擊敗遼,卻透過經濟戰的方式,掏空遼的家底,拖死遼。這種理論,說真的,有點吹得

太離譜

。遼人不是傻瓜,白白被大宋薅羊毛一百多年還蠢萌蠢萌的。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遼在榷場貿易中也是獲益不少,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因為

歲幣和貿易

的原因,大量宋朝的錢幣流入遼,大大提升了遼的

商品經濟水平

,這也是導致宋朝錢荒的原因之一。

偉大的和平條約,奠定了此後宋遼120年的和平環境,結束了長達20多年的戰爭,為北宋進入

經濟、貿易、文化、藝術、思想、科技、社會發展

的繁榮頂峰期提供了最為重要的外在條件,遼也在此後進入鼎盛期。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中原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以平等合約的形式來約為

兄弟之國

,互相貿易,造就了長期的和平繁榮穩定,保護了兩國的

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犧牲的只是個別人宏圖霸業、一將功成萬骨枯的

夢想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見到這樣的明智之舉了。當然,和約的背後是兩國不相上下的軍事實力在做支撐,但依然是偉大的

和平條約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遼、宋都是中國,不應因為遼是東北少數民族建立就視為

敵寇

,用現代目光來看更像是南北朝。其實遼比宋開國還早幾十年,擁有近千萬人口,

佔據

中原北部,遼太宗甚至在汴梁登基稱帝,得以正式

建立遼朝。

遼的正統性可能比宋還早。按

司馬懿

諸葛亮

的烏龜殼大法,宋軍根本不用和遼國人決戰,守著城或者等王超南下,或者等契丹人餓死,只要能拖下去,

局勢

一定會對宋人越來越有利,對遼人越來越不利。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絕對不用落得屈辱賠款的下場。所有不利於宋軍拖下去的理由,如重兵影響後勤,國君身處險地等等,都可以用在

遼國人

身上,甚至更嚴重。

畢竟契丹人一路無後方豬突,又頓兵堅城之下,局面之惡劣甚至超過

斯大林格勒

時的保盧斯——人家保盧斯好歹還有空運呢。這個思路絕對不是

事後諸葛

,堅守不戰完全是宋朝君臣能看到,能想到,能做到的。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反推就是,宋遼百年和平是無價的,每年那點子歲幣,

宋朝

反手就在榷場賺回來,你說宋朝連個西夏都搞不定,能與遼國還算和平的相處多不容易,那麼顯然是宋朝得利?

但是這個事本身就很複雜,

澶淵之盟

的前提是宋朝在戰場上壓制了遼國,如果換個

強硬

皇帝,那麼這幫深入宋國境之內的侵略者八成可能要被留下過年,這樣一來,就會涉及到一個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問題。

但是我想了想宋朝後面那些

皇帝的作為

,又覺得幽雲十六州就算在宋朝手裡,碰上金軍那用處也不大。

澶淵之盟帶來了宋遼的和平,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

最後,因為

經濟原因

的關係,宋遼之間和平得到了

更牢固的保障

澶淵之盟

帶來了宋遼的和平,很好的促進了宋遼之間經貿往來和

文化交流

同時也相應帶來負面的影響:承平日久,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武備廢弛,疏於戰陣。當然,這也是所有

封建王朝

的老毛病。在金人鐵蹄的強力衝擊下,宋遼

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