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天下大事,“財”知一二。大家好!我是老郭。

問大家一個問題,今天天底下什麼最稀缺?猜一猜,猜不到是嗎?我告訴大家,晶片代工的一種機器叫光刻機。而且是荷蘭阿斯麥這間公司生產的光刻機。這種光刻機稀缺到什麼程度

?一臺難求。排隊排了三年,都買不到這樣一臺光刻機。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下面,我用案例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

最近,中芯國際,也就是中國代工晶片最厲害的那個企業,它是在大陸和香港共同上市的一家公司。昨天,在香港的港交所發了一個公告,公告指出中芯國際最近有兩大利好訊息:第一,它和荷蘭生產光刻機的阿斯麥公司的採購合同合同期限是2018年到2020年12月31日。結果是,透過談判現在又延期一年到2021年12月31日。這是一個很好的訊息。第二,

中芯國際與阿斯麥公司談成一個大單,即投12。08億美金購買阿斯麥的裝置,其中包括光刻機(沒說哪一種型號的光刻機),這個訊息讓人們高興壞了。人們在想,有可能是那種最好的EUV光刻機。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當聽到這個訊息後,我心裡有點疑惑。為什麼?因為,我去年一直跟蹤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制裁的一些所謂的規定、規則和界定等。這些東西我都很熟悉。我覺得阿斯麥的光刻機要想賣給中國的中芯國際必須美國商務部點頭。如果美國商業部不發許可證的話

,難度可能非常大。結果怎麼樣呢?今天早晨新聞一出來,我就看到有一條頭版頭條財經新聞:說阿斯麥公司澄清此事,12。08億美金的採購單子裡面不包括EUV光刻機。看到了嗎,

真的不是被我猜中了。現在,美國對中國還並沒有“解凍”。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許多人對這一現象感到不解。

好,我做根據我知曉的情況分析一下: 談這個問題必然涉及到阿斯麥公司的股東結構。這樣,我先看看阿斯麥公司起源。阿斯麥起源於歐洲的一家大型電子公司。這間公司叫飛利浦。阿斯麥公司是飛利浦分離出來。幹什麼?專門製作光刻機。當時,它名不見經傳,產品也不是非常暢銷。當時,這個領域最厲害的不是他們,是什麼?是日本有兩家公司,一個叫尼康

,一個叫佳能。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他們的光刻機在全球暢銷,而且工藝技術叫乾式光刻機。在這個時期,臺灣台積電有一個科學家工程師叫林本堅,他預判光刻機在未來對半導體產品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於是提出一種新的工藝叫浸潤式光刻機。林拿著這個工藝方案就找當時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尼康、佳能當時如日中天,那裡能看得起一個小小的工程師和科研人員提供的一個新的工藝。所以,拒之門外了(今天看吃了大虧了)。林本堅這個人,他不是一個一般的科學家。他是一個不目的誓不罷休的科學家。於是,他繞開日本跑到哪裡去了?跑到荷蘭阿斯麥去了。阿斯麥由於是一箇中小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也需要新的技術,於是就非常謙卑地就接納了林本堅的技術。

然後,又緊鑼密鼓造出一臺浸潤式光刻機。這臺機器造出來後,在製作產品過程中一試就發現兩大優勢:第一成本低,第二技術性能好。這兩大優勢穩定下來後,公司的產品很快就暢銷全世界。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到了這個時候,阿斯麥又創新出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叫“利益捆綁”式模式。具體就是,世界上幾家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如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你們認為我阿斯麥的光刻機好,那我們捆綁起來一起發展。你們每一家出一部分錢成為阿斯麥的股東,我生產出來機器優先供應你們。結果,英特爾出了15億美元,三星和臺積電共出了23億歐元,佔股高達30-40%。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這樣以來,阿斯麥發展的更快更好了。後來,阿斯麥上市了,股票翻了好幾翻。由於利潤好,股票越來越值錢。這個時候,上述三家巨型半導體公司把阿斯麥的股票多數都賣了。結果,賺得盆滿缽滿。最後,三家公司佔有阿斯麥的股份不到3%。

他們把股票轉讓給誰了?原來是美國兩大資產管理公司,一家是資本國際;另一家是貝萊德公司。這兩家可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他們後來成為阿斯麥的控股股東,這兩家公司又受美國商務部的控制。所以,阿斯麥的裝置不能隨便向外賣。這就是為什麼中芯國際沒有買到EUV光刻機的主要原因。美國是透過商務部來控制美國及美國控制的外國公司先進技術和產品的交易。沒有美國商務部的許可是根本無法交易的。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EUV光刻機和DUV之間的區別是什麼?這次中芯國際買到的是DUV光刻。DUV光刻機是比EUV低一個檔次。它能夠解決什麼問題呢?解決14奈米或者十奈米以上的晶片的代工的技術問題。7奈米、5奈米和五奈米以下是不可能的解決技術問題的。只有EUV的才能夠解決技術和品質問題。而且EUV這種光刻機,阿斯麥在全球百分之百控制和壟斷。也就是你到其它任何地方根本買不到。這就是阿斯麥牛叉的地方。

中芯國際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丟擲這麼大一個單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原因是,現在全球晶片大“饑荒”(最近一個時期,美國汽車產業缺晶片、日本的汽車產業缺、歐洲也缺)。中芯國際想借此機會擴大產能。因為,在整個半導體市場當中14奈米和14奈米以上的晶片,就可以解決80%到90%的產業問題。抓這個80%到90大市場,這是從戰略上應該選擇了一點。所以說,中芯國際的想增加裝置實施擴產。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想透過和阿斯麥的密切的接觸和深度的溝通獲得他們的技術。特別是獲得他們的EUV光刻機。然後呢,好提高中芯國際的產品技術水平,進入晶片代工的全球第一梯隊。這也是中芯國際的一個長遠的、或者近五年當中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這也是中芯國際在這個關鍵時期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代價。

今天中芯國際這一事件又和美國華貿易政策密切相關。前面講到,中芯國際花了這麼大的代價,仍然沒買到EUV光刻機。也就是他們要進軍7奈米、5奈米晶片代工仍然有技術障礙。

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好,我們先來看一看中美關係:大家都知道,在特朗普當政時代,中美關係確實是一種錯亂狀態。拜登上臺以後,人們對拜登都寄於一種希望,不能說厚望。認為拜登上臺後,肯定和特朗普的政策不太一樣吧。於是,人們就開始觀察拜登的言行。特別是就職後的一個半月,在觀察拜登領導下的白宮政府整個對華政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人們看到,前面的都是一些支離破碎的說法和表現。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最近幾天,美國出臺了一個檔案。這個檔案可以說是系統的把對華的政策表露的非常淋漓盡致。什麼檔案?就是美國的貿易代表叫戴琦,有中國血統,她組織專家起草了一個檔案,叫《2021貿易議程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我看到四點,可以說是美國現階段對華政策板上釘釘內容。第一點,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已經明確的不能再明確了。報告明確指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戰略性競爭對手。這裡有一個詞非常關鍵,就是戰略性。什麼叫戰略性?就是直接對美國產生威脅的一種力量。所以說,這點我們要深刻認識。第二點,這個報告當中提出瞭如何和中國打交道,或者說如何對付中國。報告指出:說要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這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兒狠呢?也就是叫不擇手段。還有一條,你看看,是要改變過去特朗普時代零打碎敲的對華策略。什麼意思?也就特朗普時代對華策略是1。0版本的話,那拜登時代進入了2。0。有什麼特點呢?不是零打碎敲了。報告指出了兩個關鍵詞,第一要有戰略性,第二要有系統性。意思是指,經過系統調研以後,拿出一個對付中國和中國打交道的系統性方案。這確實是特朗普當時沒有做得到的。

報告中的第三個關鍵點,他們已經明確的三項技術,不允許全世界任何國家超越美國。第一人工智慧,第二是半導體,第三是量子計算。而且具體把這三項技術的領先度量化了。報告指出,美國至少要超過中國兩代產品。什麼叫兩代產品?舉個例子,中芯國際他現在生產的晶片是14奈米,臺積電生產的晶片是7奈米和5奈米。那麼,14奈米再跨入7奈米,7奈米再跨到5奈米(臺積電已經進入3奈米)。這說明,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相比的話,還差兩代到三代產品。 這就是產品與產品的技術代際。

第四個關鍵問題,拜登實施了一種什麼策略呢?實施了一種“合圍戰略”。什麼叫合圍?他們要把以美國為軸心的全球70多個國家的戰略聯盟國聯合起來共同圍堵,或者說圍截中國。

第二就是要打破對中國產業供應鏈的依賴,形成自己的產業生態。也就是搞所謂“聯盟式閉環”,拋開中國。就是說他們想不依靠中國的供應鏈呢。這就是這個報告當中的四個非常明顯的、清楚的內容。

所以說,對於這一點,作為中國人一定要看得非常非常清楚。透過這一點,你看到什麼了?拜登政府啊和特朗普什麼區別嗎?沒區別。基本上是穿著一條褲子。只是做法上可能有所不同,本質上是換湯不換藥。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透過這些內容與實事,我們看到的美國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美國了。美國在變,已經不是我們所期望的美國了。同時,我們也告訴美國:中國已經不是昨天的中國,已經不是20年前的中國了。中國現在的GDP總量是全球第二;中國現在的工業配套生產體系全球第一;中國在科技領域領先世界的專案越來越多(當然我們不否認美國的科技值得我們學習)。

中芯國際12億美元鉅額訂單未獲EUV光刻機——拜登意欲何為?

面對這樣一種局面應該怎麼辦?我個人管見,應該對美國實行對等反制;第二點,走自主創新之路;第三點,以不變應萬變。我們的老祖宗早在易學中就指出: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說,中國人在應變和適應環境能力方面,在全世界屬於了出類拔萃的。只要我們堅守中華優秀文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歡迎觀看同一文章的影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