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來源: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ID:cspbooks」

審美好理解,審醜居然也很有市場?

作者 | 池文 唐義誠 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

網路上審醜文化熱度居高不下,三星堆的醜文物、淘寶爆款醜東西、萬人點讚的醜貓,在豆瓣上甚至還有一個“審醜”聯盟基地——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好怪,怪得讓人想再看一眼”、“土到極致就是潮”,這些聲音也常常出現在彈幕和評論區。

雖然今年才過去200多天,我仍不禁想說一句:這一年,我們都快要審醜疲勞了。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6月底微博上的一次“醜貓大賽”。|網路圖片

那麼是什麼讓人們迷戀審醜呢?為什麼看醜東西,有時候會有一種很爽的感覺?

我們為什麼會被“醜東西”吸引呢?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潘多拉效應

,潘多拉效應的心理機制是人的獵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簡單來說就是“不禁不為,愈禁愈為”。對一件事物不加說明地簡單禁止,會使這件事物產生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特殊吸引力,人們會不由自主地將更多的注意轉移到這件事物上。

心理學研究表明,探究周圍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類在長期

進化

中形成起來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當接觸到外界較為新穎的事物時,人的心理會產生多重反應:

首先是

恐懼

,這時人的心理安全機制將會被觸發,促使人的機體的活躍度明顯上升,以做好隨時應對危險的準備。

同時還會產生

獵奇

心理

,與恐懼情緒類似,機體的活躍度有了顯著的提升。因此伴隨著獵奇心理的往往是一種興奮感,這種獵奇心理可以極大地激發個體興趣、引導行為傾向,進而引誘我們開啟“潘多拉的魔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很多興趣愛好和行為導向都是這種獵奇心理的作用。

逆反心理

是指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審醜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就源自於我們獵奇心理的生物本能和逆反心理的主體需要。

審醜文化為何會流行?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

需要層次理論

,將人類需要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審醜很大程度上滿足的就是人的

尊重需要

1. 對他人尊重——移情與利他

豆瓣醜東西保護協會的 Slogan 是,“醜東西們聚集在一起,快樂歡愉,不用在乎別人的目光”,美麗惹人憐,醜東西也需要愛。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豆瓣小組“醜東西保護協會”。|網路圖片

我們每天都在接受著他人目光的審判,對醜東西的喜歡是一種移情,當我們在醜東西身上看見了不被善待的自己,

利他主義

就產生了:當我們對需要幫助的人產生移情的時候,把我們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以那個人的方式體驗事件和情緒。

當我們對醜東西報以關懷與接納,我們的尊重需要就得到了滿足,這種滿足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

2. 被他人尊重——社會稱許性與自我展露

日常審醜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土味影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講師董晨宇曾在豆瓣專欄中為土味影片正名,他表示:“審醜影片滿足了長期以來被主流所忽視的群體的文化需求,這個群體可能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村的一群青年人。城裡人的主流審美對他們來說或許是遙不可及的。”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寫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前因為城鄉割裂發展的社會現狀以及資本掌握文化話語權,大眾文化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普羅大眾在主流文化場域內是缺失和被遮蔽的。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土味影片傳達的是一種被忽略的

鄉土文化。|網路圖片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能得到社會認可。

社會稱許性

就是指獲得讚賞和接受的需要,並且相信採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讚許的行為能夠滿足這種需要。

而土味影片恰恰為這種需要的滿足提供了視窗,面對一些網路傳播中的醜,人們會有莫大的安全感而放心的自我展露,內心中最真實、最隱秘、最原始的部分袒露無遺,從而獲得愉悅和滿足。在文化話語權重新回到平民手中的當下,大眾文化以其獨特審美體系與價值趨向,正在對主流文化發起有力的衝擊。

3. 自我尊重——下行社會比較

當然,土味影片能在網路上流傳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不僅僅因為其滿足了一部分人社會稱許性的需要,還同時滿足了有些人透過與比自己差的人比較獲取的自尊和自我優越感,這種比較被稱為

下行社會比較

當人們遭遇失敗等消極的生活事件時,往往更傾向於進行下行比較,透過降低自我評價的參照點,來維持自己的主觀幸福感和積極的自我評價。因此,下行比較是應對壓力事件、維護心理健康的一種應對機制,具有很好的適應功能。

然而,一些研究也注意到社會比較對青少年行為與心理的影響方向並非是穩定、固定的;White 等人的調查研究也表明,頻繁的下行社會比較會使個人把自我意識作為客體,從而導致更多更頻繁的向下比較,並伴隨著內疚、責備、嫉妒和說謊等負性情緒和行為。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給無數人“帶來歡樂”郭老師。郭言郭語

引發全網模仿。|網路圖片

土味影片的流行引發人們擔憂,這種擔憂並非沒有道理。流量時代,無數人為了博人眼球不惜譁眾取寵,而更有無數人從審醜和獵奇中獲得快感,然而這卻是一種畸形的快感,久而久之,會對人的行為與心理產生不小的負面影響。沉迷於土味影片不是“審醜”,某種意義上,它侮辱了“審”字,也侮辱了“醜”字。

回過頭來,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醜”究竟是什麼呢。

醜與美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要說醜,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美。美既包括審美物件的外在物質形態,也包括審美物件的內在組織結構。

我們通常一眼就可以判斷有一些人的臉比其他人更美麗,這是因為我們大腦對美的外在形態有一個圖式。

圖式

是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路,是一個具有一定概括性的具體形象映象。

可以根據審美形式的主要感覺器官——視覺和聽覺及其綜合運用,把審美形式分為:視覺審美形式(形體圖式、色彩圖式)、聽覺審美形式(節奏圖式、旋律圖式)、綜合審美形式(比例圖式、對稱圖式、和諧圖式)三大類。

它們是人們面對各種各樣的審美物件進行具體審美形式分析以及創造和欣賞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之一。

舉個例子,和諧圖式裡有一個

平均準則

:從某種意義上,最平均的臉就是最美的。這裡,“平均”的意思是指所有的部件都適中。眼睛、鼻子不大不小,嘴唇不厚不薄。當然,符合這個標準的臉看起來絕對不會普通,而是會給人以驚豔的感覺。

這與我們日常的直覺是一致的。比如,下面這四張臉平均之後的結果,就比四張原始臉都更美。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平均臉更美 |網路圖片

* 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在下面這個有趣的網站自行選擇進行平均。

http://faceresearch。org/demos/average

當然,審美不是隻看外在美,我們也講求

內在美

。內在審美一般分為審美主體的範疇(如美感、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審美理想,等等),審美客體的範疇(如優美、崇高、幽默,滑稽,悲劇性、喜劇性,等等),審美創造的範疇(如藝術,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典型,意境,等等)。

藝術的美感是在以物質生產勞動為中心的社會實踐中逐步生成和發展的,因而人類的審美道路也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變的。

例如,古代以胖和壯為美,這是因為當時油脂和蛋白質較為稀缺,脂肪多,具備明顯的生存優勢和社會地位,所以胖和壯逐漸被定義為美。到了現代,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每個人的時間自由程度和健康程度與財富以及社會地位掛鉤,肥胖還會導致多種非常消耗現金流的慢性病,所以肥胖一度又被定義為醜。

這就是典型的社會變遷影響美醜判斷的證明,讓人覺得醜的不是外在特徵,背後的

社會評判標準

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醜和美,很多時候並無絕對。|圖蟲創意

審醜——打破心理定勢,提高創造力

審醜也具有一些積極意義。

正如上文所說,美很多時候是一種圖式,藝術家經過了長期反覆的實踐,往往就會形成一種審美心理定勢和形象思維定勢。

心理定勢

這個概念是蘇聯心理學家烏茲納捷提出的,人們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在獲得大量知識經驗的同時,養成了一定的習慣、行為方式和個性傾向,這些習慣、傾向就構成了在進行某項活動之前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和心理傾向。

心理定勢常出現在人的知覺、記憶、思維、行為和態度之中,

思維定勢

就是心理定勢的一種。所謂思維定勢,就是遵循以往社會實踐積累沉澱的思維活動經驗和思維規律,在反覆實踐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傾向的路線、方式、程式、模式。

定勢對人的心理活動的積極作用在於,它有助於思維活動的迅速、敏捷而有效地進行;但它往往限制了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使人難以突破舊框框或缺乏靈活性,甚至歪曲反映現實物件。

而審醜可以培養

創造性思維

的發展,我們可以從“醜東西”中獲取靈感。這些“醜東西”的確給人一種極具衝擊的視覺和心理感受,但在配色、材質和線條處理方面,無一不透露出精心設計,只是尋求外型的標新立異效果,不是真的要讓人感覺醜。

這一年,我們都快審醜疲勞了

醜的東西並不一般,所謂“美的東西都千篇一律,醜的東西卻各有特點”。|網路圖片

從這個角度講,能引人欣賞的醜東西並不一般。

再說人類的評價體系本就複雜又包含多種系統,社會審美標準時常變化,標準常常是最不標準的一件事。從這一點上說,醜和美並非對立面,而是相互依存。所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審醜正代表著年輕人對於主流和精英文化的反抗意識。如果審美是本能,那麼審醜就是反思,審醜文化作為大眾自發選擇的自我表達,無疑拓寬了文化邊界、豐富了審美內涵。

(責編 高佩雯)

參考資料

[1]邊營。(2017)。從潘多拉效應看新聞受眾的獵奇心理。 新聞傳播(11),61-62。doi:CNKI:SUN:YWCB。0。2017-11-036。

[2]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11版)[M]。侯玉波,樂國安,張智勇,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4。

[3]Rhodes, G。 (2006)。 The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 Annu。 Rev。 Psychol。, 57, 199-226。

[4] 許麗穎,喻豐,周愛欽,楊沈龍&丁曉軍。(2019)。萌:感知與後效。 心理科學進展(04),689-699。

[5]杜嚴勇。(2020)。恐怖谷效應探析。 雲南社會科學(03),37-44+187。

[6]張玉能。(2018)。《深層審美心理學》。 文藝研究(09),127。doi:CNKI:SUN:WYYJ。0。2018-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