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前言

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始終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大命題。人類活動無時無刻不對自然產生影響,對自然的改造與征服是歷史與文明向前推進的動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得以在大自然中建造許多服務自身、造福後代的基礎性工程,較為典型的便是修築水利設施。

中國境內遍佈源遠流長的江河,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大河流多達2221條。

其中,

全長6300千米、排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長江

,更是孕育延續了華夏文明,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對長江三峽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美好暢想,促進了三峽工程的誕生。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大壩也是我國近現代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水利工程。

總長度2308米、壩頂高度185米、相應庫容393億立方米

……1994年開工到2006年全線建成,動態投資總額

2485億人民幣

,修築期間轉移人員

113.18萬

,截流後水庫淹沒43萬畝耕地,中國基建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行動力。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魚類的天堂——三峽水庫

如此大規模的水利設施,對於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無疑是翻天覆地的。大壩尋常的蓄水深度約

175米

,降雨量較少的季節,最低水位在

155米

左右,而防洪期來臨時,大壩水位又會被控制在

145米

的標準位置。總的來說,大壩的水位都是高深度的,這對於魚群來說是非常舒適的生活環境。

為了保護水生生態,

國家在長江上游放流了大量魚苗,並且禁止人們在三峽大壩內進行捕撈,下令實行長達十年的禁漁期。

至此,魚兒們的生長上限大幅提高,三峽大壩也逐漸成為“

魚類天堂

”。那麼攔壩近20年了,水庫裡的魚兒都生長得怎麼樣了呢?最大的魚能夠長到多大?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獨特的氣候與生態

想要深入瞭解水庫的魚類生態,我們可以先來簡單瞭解一下三峽大壩獨特的氣候與生態環境。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的沱沱河

,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如此不起眼的一條小河流經千山萬水,也能匯聚成波瀾壯闊的長江。歷經幾百萬年的演變,

長江流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適合人類與動物生活的生態系統。

由於

幅員遼闊、地形跨度大

,長江流域氣候型別豐富多樣,過去常常發生

洪水、旱澇、冰雹

等自然災害。修築三峽大壩,能夠有效調節長江的水位,減少自然災害,改善人類的生存居住環境。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在三峽大壩建成之後,還形成了一個

三峽水庫

,將近20年的攔壩蓄水,水庫的規模也漸漸擴大,成為一個面積可觀的人工湖泊,形成了獨特的氣候與生態環境。

因為三峽大壩的出現相當於把長江截斷了,原本的河流系統被分割成數個部分,這對於當地生態,尤其是生水生態必然造成巨大影響。

壩區上下游的水文特性,例如

洪水脈衝模式、泥沙沉積、水溫變化

等都受到了攔河築壩的影響,進一步波及到河床沖刷、河湖關係等,最終導致棲息在長江中的魚類生存與繁殖行為發生較大的改變。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長江魚種眾多

長江水域遼闊,連綿不絕,在流向大海的過程中,一路上經過了不同的地質環境,構成了一個無比宏大的水生生態。

裡面棲息著各種水生生物,魚類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較為突出。

大約有超過400種魚類,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浮游動植物、底棲動物等,甚至還生活著淡水鯨類。

三峽大壩內也是有魚類繁殖的,特別大壩的上游更是魚類的天堂。這裡有常見的四大家魚:

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還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白鰭豚、江豚、白鱘和達氏鱘

等。此外,長江特有的魚種

巖原鯉和圓口銅魚

也在此棲息暢遊。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長江著名的“三鮮”:

鰣魚、刀魚、河魨

曾經是沿江兩岸漁民們的家常美食,漁民們一撒網,撈上來的魚兒重大萬斤。可隨著人類不加節制的長期捕撈,魚類的數量大幅減少,最終面臨的便是無魚可捕的窘境。

如今,野生的三江“三鮮”動輒數千元一斤,並且長期供不應求,千金難買一魚。所以,國家才會下令對長江實行10年禁漁期,為的就是

修復和改善長江的水生生態,恢復魚類的物種多樣性。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長5米,重1200斤,“長江魚王”在此

三峽水庫現在攔壩已將近20年,水深超過

100米

,在這裡得以休養生息的魚類,會不會孕育出一些罕見的大魚呢?

在長江流域,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千金臘子萬斤象,黃排大了不像樣”,所謂的

臘子、象、黃排

分別指

中華鱘、白鱘以及胭脂魚

三種魚類。

罕見的大魚與水怪傳說

三峽水庫環境舒適,一些魚類很有可能個頭突飛猛進,大到令人難以置信。與前些年震驚世界的尼斯湖水怪一樣,長江也曾有一些光怪陸離的水怪傳說。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國內有媒體報道稱,當地漁民曾捕撈到一隻

體重超過400斤的青魚

;不久後,位於重慶雲陽龍缸景區的長江支流區域,又有漁民無意中捕捉到了

體重高達300斤的鱅魚

,報道多次出現“巨型魚類”、“長江水怪”的博人眼球的字眼。

當地漁民接受採訪時也表示,自己也曾目睹過這種“變異”的巨型魚類,這裡生活的絕對不止打撈上來的這一兩條大魚。此外,網上還流傳著三峽大壩被“抓”住的

巨型墨魚

傳聞,這些大魚的真假有待考證。

三峽大壩關於大魚的傳聞之所以屢傳不止,因為大量沿岸的居民都被生態移民安置在了別處,再加上大壩在蓄水期水位極高,人們在外部根本無法近距離觀察水下的狀況,這也給三峽水庫增添了一絲難以觸及的神秘感,為人們對大魚的暢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水中“活化石”中華鱘

要說起三峽水庫中最大的魚,那麼毫無疑問便是

身長可達5米、重1200斤的“長江魚王”中華鱘了。

鱘魚種類豐富,是常見的基礎魚類,其誕生歷史悠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中華鱘是棲息在中國東部沿海,在繁殖期回江產卵的魚類,主要分佈於

長江干流、錢塘江、岷江、珠江沿岸

等地區。

成年中華鱘的總長度在 2 ~ 5米之間,體重可達200~500 公斤,是全球體型最大的鱘魚之一。它們的外表呈現暗灰色,頭部尖尖的,嘴巴位於下巴之下。它們在淡水中產卵,然後遷移到含鹽的海水中度過一部分生命週期。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中華鱘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

一億四千萬年年前

,它們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身上具有一系列寶貴的原始特徵。比如,

它們介於軟骨魚類與硬骨魚類之間,在硬骨魚類中保留了相當原始的生物特性。

在魚類演化史的研究中,中華鱘可以被作為參照物,找到生物進化的痕跡。因此,中華鱘的學術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另外,

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水侵蝕等地球變遷等現象

,也能夠在這一古老魚類的身上挖掘到有關研究專案。因此,

古老又原始的中華鱘被譽為水中的“活化石”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中華鱘的滅絕

遺憾的是,這一珍稀的魚類物種如今已經滅絕了,人們再也無法在野外看到它們龐大又威武的身影。

中華鱘的滅絕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棲息地減少、水源例如汙染和人類行為的影響,

導致長江中產卵中華鱘的數量急劇減少

雌性中華鱘一生中可產卵3~4次,在一個繁殖期內可以產下超過100萬個卵

,但這些卵的成活率相當堪憂,只有不到

1%

能夠存活並孵化出幼魚。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中華鱘具有明顯的

逆流洄游

習性,然而,20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

葛洲壩水電站

,阻斷了中華鱘洄游至長江上游金沙江等傳統產卵地的通道,在三峽大壩建成前後的短短時間,產卵中華鱘的數量由

2000銳減至幾百。

到了2013年,人們已經檢測不到野生中華鱘在野外進行自然繁殖,

人工培育和繁殖已經成為挽救中華鱘族群瀕臨滅絕的唯一方式。

三峽大壩對經濟的與生態的影響

巨大的經濟價值

三峽水電站輸電線路長達

9194公里

,為

江蘇、廣東、上海

等全國10個省市供電,極大解決了我國部分地區用電短缺的問題。除了發電以外,它還有效抵禦了一定的洪澇災害,調解河流水位,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作為中國基建領域最傑出的成果之一,

三峽大壩的規模史無前例,已經超越埃及的阿斯旺大壩成為世界第一大水壩。

它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之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確是難以估量的。

對魚類的生態威脅

就生態環境方面來說,三峽大壩的確產生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它威脅到了一些魚類,尤其是像中華鱘一樣具有逆流洄游習性的魚類。

資料顯示,隨著長江的關閉和三峽水庫的蓄水,

至少40種魚類受到了長江生態環境改變的影響,其中上游特有的魚類佔比40%。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長江流域曾是我國淡水魚類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在三峽大壩建成並開始蓄水後,魚類的種群密度大幅增加,

長吻魚、吻洵

等魚類的種類有所下降,除了已經滅絕的野生中華鱘外,包括

長江鱘、白鱘

在內的

25種

已經處於瀕危狀態。

人工挽救措施

在三峽大壩設計之初,工程師便考慮到了魚類洄游道路的問題,專門在大壩兩側都設立了“

魚梯

”,模擬出逆流而上的環境,足夠魚類“歇腳”的魚池能夠讓魚兒們邊遊邊歇地跨過超越百米的水高落差,最終游回長江上游。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相關部門還

建立了珍稀特有魚類保護區

,並對這些珍稀特有魚類進行

人工繁殖

,對其幼魚進行放流。在2018年的長江三峽中華鱘放流活動中,人們總共放生了約

500萬尾中華鱘幼魚。

另外,在每年的5、6月,相關部門還會專門對三峽大壩進行生態調節,人工製造洪峰,刺激魚類繁衍。

這些挽救措施目前來看都取得了一些成效,官方也從未迴避過三峽大壩帶來的生態破壞問題,在三峽博物館裡,

當年撞壩而死的中華鱘被擺放在陳列櫃供人參觀,以此加大公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

結語

建成三峽大壩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壯舉,它是一柄“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帶來的一定生態環境的破壞。

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改變一些自然環境,對於那些負面影響,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去彌補。在改造自然的同時,要多多權衡利弊,盡最大力追求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

魚兒的“天堂”:攔壩近20年的三峽水庫,裡面的魚最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