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導語:

盤庚遷殷是商朝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於盤庚遷殷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作者認為,公元前十四世紀黃河河患的加劇,以及由於政治動盪、社會混亂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惡化,才是盤庚遷都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任何民族的生存都與其所處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社會的發展越是處於早期階段,人們對於大自然的依賴程度也就越大,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對古代社會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盤庚遷殷就與生態環境的變化有著直接聯絡。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自然災害頻繁發生

迫使盤庚遷都在中國古代,定都和遷都都是國家大事,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但也有許多王朝曾遷移都城,以適應生態環境的改變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商王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盤庚遷殷之前,商王朝都城曾屢次遷徙,歷來有前八後五之說。在商朝建立以前的先公時代,自契到湯,就曾八次遷移都城第一次,契自商今河南商丘遷居蕃今山東曹縣第二次,昭明遷到砒石今河北隆堯、寧晉、柏鄉一帶第三次,昭明再遷到商第四次,相土遷到泰山下第五次,相土又遷回商第六次,上甲微遷到殷一說鄴今河南安陽第七次,孔甲復歸於商第八次,湯遷到毫今河南堰師。八次遷徙之地都不出河南、山東、河北地域,而建都在商的時間最久。湯滅夏建商之後,前十王均以毫為都城。到商朝中期,又五次遷都,即所謂的後五仲丁遷囂今河南榮陽東北河宜甲遷相今河南內黃東南祖乙遷邢今河南溫縣東南庚遷奄今山東曲阜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小屯村。從盤庚遷都到殷,一直到商朝最後一個王帝辛封王,歷時年,商朝均定都於此。綜觀歷代都城變遷,影響定都和遷都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因素。將都城建在經濟發達、物產富庶的地區,有利於保障和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資供應。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地理條件

在地勢險要的地方建都,有利於防禦外來攻擊,保衛王朝的安全在交通發達的地方建都,有利於政令的上傳下達和財富的聚集。三是政治形勢。強盛的王朝,一般將都城建在拓疆開土的前線附近或外來威脅來自的方向,以利於及時有效地處理政治軍事事務而衰弱的王朝,則一般把都城建在遠離威脅的後方,以便苟延殘喘,維繫統治。另外,有些統治者為了擺脫舊勢力的牽制,鞏固其統治地位,也曾有遷都舉措。商朝中期盤庚遷殷,除以上幾個因素的影響以外,其主要原因,則是氣候無常,黃河水氾濫,嚴重的自然災害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惡化,迫使盤庚不得不考慮遷移都城。盤庚遷殷以前,商朝的都城在山東的曲阜,該地位於黃河下游東南岸,時常受到黃河水患的影響據《尚書·盤庚》記載,盤庚遷殷之前,針對民眾的不理解,曾耐心做了這樣的解釋古我前後,閣不惟民之承保,後青感鮮,以不浮於天時。殷降大虐,先王不懷厥枚作,視民利用遷。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殷地生態環境優越

從現有的歷史資料來看,盤庚所遷新都所在地殷,確有比舊都奄更為優越的生態環境,更有利於商人的生存與發展。殷地客觀生態環境的優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地理位置優越。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據戰國策·魏策》記載,殷左孟門而右漳滌,前帶河,後被山。困《魏都賦》又說,殷墟南瞻淇澳,北臨漳滌。川〕殷地西依太行山,東近黃河。從考古資料和文獻記錄可以看出,當時的黃河距殷墟只有五十華里,而北面的漳水、淦水距殷地也不超過四、五十華里。甲骨文中常見的沮水、滴水等河流,則在殷地南部流過。殷地西依太行山,東有黃河,南有渲水、滴水流過,北有漳水、淡水環繞。在遠古時代,以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為依託,可以很好地維護國家的安全,保護民眾的利益。殷地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客觀地理形勢,非常有利於商王朝政權的穩定和發展。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氣候溫暖溼潤

殷地處於北緯一度之間,氣候溫暖適宜。我國曆史時期氣候變遷研究的開創者竺可禎先生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從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的多年間,我國正處於氣候的溫暖時期’叼。根據殷墟甲骨文記載,當時安陽人在相當於現今陽曆的三月份播種,比現在要早一個月。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在安陽小屯東北地區進行鑽探發掘時,曾不斷有脊椎動物骨骼被發現口。這些動物骨骼,除了璋、竹鼠以外,還有象、膜、犀牛、水牛等大型野生動物。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於象的記載,當時把象作為打獵的物件,說明它是自然分佈的,處於野生狀態。河南省古稱豫州,豫字本義,就是一個人牽著一頭象。另外,在安陽小屯一號坑出土的鳥類骨骼,至少有目科屬種鳥類,種類之多,是考古發掘中不多見的,更有趣的是這些鳥類骨骼以猛禽佔多數,而現今這些鳥類則生活在我國的不同地區。上述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說明,在盤庚遷殷前後,當時安陽地區高山、森林、叢灌、草原廣泛分佈,河溪、沼澤、草甸較多,氣候溫和、溼潤,生態環境多姿多型,豐富多樣。這種氣候與自然環境,非常有利於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從而為商王朝日後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水資源異常豐富

水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盤庚遷殷時期,殷地有著豐富的水資源,這包括天然降雨和江河徑流。根據甲骨文記載,卜辭中有數千條關於降雨方面的占卜,如今夕有雨、大雨、小雨、足雨等。有的專家曾統計當時降雨的情況,在所選出的條記錄有卜雨和降雨月份的卜辭中,降雨日期涉及到從一月到十三月的所有月份。據此,專家認為,在殷人所居的黃河流域,特別是殷墟附近,全年都有降雨。可見,當時殷地的降雨量非常充沛。殷地水資源,除了自然降雨之外,還有江河徑流。以安陽為中心,在半徑一百公里範圍內,均勻分佈著漳水、恆水、淇水等河流。很顯然,河流的均勻分佈,對古代的農業灌溉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是十分有利的。

為了穩定政權,歷代統治者都非常注意,保持都城的穩定

結語

在今天的圖上可以看出,殷墟以東的古河道,由安陽向東北延伸,在安陽看不到有河水氾濫的跡象。另外,根據衛星的影像色調即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殷地周圍河流所形成的沖積扇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較高,比較溼潤,腐殖質較厚而且肥沃。水災較少,植被條件良好,土壤肥沃為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綜所述,當時殷地前帶河,後被山,北有漳水、溢水,南有開闊的平原,而恆水流經其間氣候溫暖溼潤,土質鬆軟,周圍有許多沼澤和叢林,既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又有利於狩獵和手工業的發展東邊的黃河雖然常有氾濫,但由於殷地居於由西向東的緩慢傾斜地帶,可受黃河之利,而無黃河造成的洪水災害。有利的地理形勢和優越的生態環境,使殷地著實成為一個建都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