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民小吃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一、我國小吃產業概述

關於國民小吃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小吃產業是我國餐飲業的主基調,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500萬個小吃商戶,目前是餐飲業最大的品類賽道。一定意義上,小吃產業撐起了中國餐飲業的半邊天,也成為餐飲業發展趨勢和消費變革的晴雨表。而小吃店之所以受創業者歡迎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小吃店市場大

小吃類,雖小卻精,在現在,小吃種類繁多,而每一種都有其閃耀的特點。小吃生意的侷限性小,作為專營小吃店,便宜、好吃、方便等,較其他餐飲品類來說具有相對的優勢。廣泛的小吃品類意味著擁有更為龐大的顧客群體。

2、小吃店投資小

店鋪小投入相對少,比起餐飲大點,在面積上面,小吃店在房租、水電煤氣、人員工資的開銷上相對較少,裝修較簡單,因此回本快,利潤高,無太大投入風險,入門門檻低。

3、不用請專業廚師

小吃店最核心的就是製作小吃技術,夫妻店也是小吃店常態,一個門類的小吃往往容易掌握,不需要廚師經營,店主即可作為廚師,而且由於小吃店食品種類集中,需要的人物力較少。小吃產業進入門檻低、店鋪面積小、中小商戶多、所需的資金少,是餐飲創業的熱門選擇,快餐簡餐、麵條、米粉、炸雞炸串、麻辣燙、滷味鴨脖、包子等品類是餐飲人創業的首選。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小吃行業潛力大,但商戶數量多,競爭日趨激烈,產業更新迭代速度較快,因為入行門檻低也就意味中在同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產品上的創新,小吃產業轉型升級大勢所趨。

二、小吃產業轉型升級舉措探究

1、強化政策扶持,打通農民增收“堵點”

成立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促進小吃產業良性發展的鼓勵政策檔案,透過給予資金信貸、支援群眾創業、稅收優惠減免等政策扶持,促進小吃產業良性、快速發展。農村改革做深,探索出適合自己的路徑。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外出經營小吃從業人員造成的“農房閒置、土地拋荒、林地失管”現象,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啟用農村沉睡資源資產,實現企、村、民三方共贏。針對農房、宅基地閒置問題,引導村集體或村民將閒置農房、宅基地以入股、租賃等方式,由專業合作社、企業或村民自行開發建設運營,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針對耕地拋荒問題,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以入股或租賃的形式將土地經營權進行流轉,明確股權比例、權能和收益分紅辦法,推進農村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針對林地失管問題,探索發行“林票”,鼓勵鄉鎮和村集體、村民等與國有林場合作,推廣混合所有制林業共享經濟模式。透過創新金融產品,精準支援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和發展,持續創新推出“福林貸”“福田貸”“快農貸”“振興貸”等綠色信貸產品,滿足鄉村振興金融需求。

2、推動轉型升級,破解產業發展“難點”

編制小吃核心物料種養清單,推動規模化、標準化種養產業發展,圍繞小吃配料打造食材示範基地,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可溯源的原料,讓小吃業帶動農業同步發展。做強精深加工。建立小吃產業園和食材交易與配送中心,用機械化生產線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用現代化物流實現中央廚房到單個門店的配送。加強品牌建設。註冊小吃相關商標並實行商標授權許可使用,充分發揮小吃商標品牌價值。透過組織開展小吃文化展示展銷、小吃製作工藝比賽等系列活動,多渠道提升小吃品牌影響力。創新運營模式。成立小吃集團,實行“總公司-子公司-終端店”三位一體的公司運作模式,編制《小吃集團餐飲連鎖經營管理手冊》,推進小吃產業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經營。

3、推進“小吃+旅遊”,打造鄉村建設“亮點”

關於國民小吃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把特色小吃作為鄉村宣傳的新名片,用特色小吃吸引遊客,進而帶動基礎設施改造、景觀區建設並形成良性互動。將小吃製作融入小吃節、美食月等特色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體驗性和參與性。深入挖掘和宣傳特色小吃的歷史文化故事,編制小吃故事集、文化叢書,打造主題文化公園、博物館等文化業態,提升小吃文化內涵,激發鄉村建設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