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提到名酒,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長江流域。

這條造就了無盡繁華的“黃金水道”,也曾孕育出諸多好酒。

四川盆地、赤水河谷,中國最知名的白酒產地皆匯聚於此。

在中國17大名酒中,有多達10個來自於長江流域。

而除長江外,

在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黃淮流域,則誕生了中國的另一個名酒主產區。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如果要在這兩大名酒聚集區域之間,尋找到一個共同特點,

那麼它們都位於北緯30度左右。

為什麼在北緯30度,會存在這樣一條神奇的名酒帶?

1

好酒是“天賜”的精華

一瓶好酒的釀造需要諸多優良條件,至少應包括好的

原料、水源、土壤、氣候、工藝

等五個基本要素。

其中原料可以當地生產,也可以從外地運來,好工藝也可以靠人才和技術引進而獲得。唯有好水、好土壤和好氣候是人所難以搬動的,屬於得天獨厚。

於是,判斷地球上哪些地方可以成為名酒產地,就歸結為哪些地方擁有好水、好土壤和好氣候。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貴州仁懷茅臺鎮 北緯27度

好酒就是人在天賜

的好水、好土和好氣候環境下釀造出的精華,其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

釀酒微生物通常來自於

酒麴

窖池(窖泥)

自然環境

中。在不同的溫度和溼度下,這三者中的微生物結構和數量均有所不同。

無論是茅臺的“端午制曲、重陽下沙”,或是洋河在6、7、8三個月的夏季“壓窖”,亦或是國窖1573在農曆二月二春釀出酒,都是結合氣候條件和各自的工藝,給予釀酒微生物適宜的溫溼度生長環境。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江蘇宿遷洪澤湖溼

地 北緯33度

因此,在水、土和氣候三個主要素中,又以氣候為先。

或者也可以說,氣候是天的代表,而水和土是地的代表,只有天時、地利與人和合拍了,才能釀造出名酒。

什麼是氣候?中國古人的24節氣是氣候現象的時段劃分,其內容包含冷暖(溫度)和乾溼(降水)隨季節的變化。

氣候不等於每天的天氣,因為天氣相對於氣候總是會有大小不等的偏差。當某一天的天氣相對氣候有了較大偏差時,就出現了高溫、低溫、暴風雨等極端天氣。

那麼從氣候上看,

北緯30度

是不是一個適宜釀酒的絕佳區域?

是,但也不是。

2

可怕的“死馬緯度”

事實上,北緯30度在西方國家眼裡,曾是一條讓海上貿易人士聞之色變的“死馬緯度”。

故事起源於18世紀產業革命前,那時人們還沒有發明蒸汽機,航海家們只能依靠風力驅動帆船在海洋上航行。

無論是哥倫布跨洋發現美洲大陸,或是麥哲倫環球航海和鄭和七次下“西洋”,這些偉大壯舉的實現,依靠的都是風力對帆船的驅動。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但是,所有的海上貿易船隻遠洋航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他們會遇到連續多日的乘風破浪,也會遇到連日的風平浪靜和高溫炎熱。

一旦進入到乾熱無風帶後,他們只能將船停泊下來,等候風的降臨。

現在氣象學家們知道,風的降臨有兩種可能:一是無風帶隨季節移走,替而代之的是信風帶或西風帶;二是在海洋上出現了天氣擾動,如颱風。

由於船上除了裝有貨物外,還可能帶有馬匹。

在長期的高溫炎熱和無風天氣下,隨著草料和淡水耗盡,馬匹會相繼死掉,吃不完就會被拋入大海,貿易人士也會因此損失慘重。

這就是“死馬緯度”或“馬緯度無風帶”說法的由來。

從氣候上看,

北緯30度左右的區域,即大致在

北緯25度至35度之間,正處於一段乾熱無風帶。

同一緯度的世界上其他地方,如中東、北非以及北美的部分地區,基本都是乾旱的荒漠和沙漠地區。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撒哈拉沙漠 北緯15-35度

這種乾熱氣候其實才是北緯30度的“真面目”。

我們都知道,地球表面的光熱是來自於太陽輻射。不同地方的大氣

受熱不同

就會產生空氣的流動和質量與熱量的輸送

空氣的定向流動形成的就是風。風把水汽從一個地方輸送到另一個地方,並在輸送過程中形成水汽匯合,就會產生雨。

由於赤道附近海洋麵積廣闊,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也更多。近地面大氣受熱上

升,就會攜帶海洋上的水汽向赤道匯合,形成沿赤道降水。

赤道上的高層空氣在

成雲致雨後

會變得乾燥,並向赤道外流動。受地球自轉的作用,這

些乾燥的空氣在到達南北緯30度時會形成下沉氣流,使空氣增溫併發生堆積。

於是在南北緯30度,就形成了乾熱和無風的海面高壓帶氣候。

同時,由於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

在南北緯30度附近,便形成了

一條

隨季節跨越一定幅度的

高壓、高溫、乾燥的無風帶。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這條

乾熱無風帶

氣候上

稱為

“副熱帶高壓帶”,

也就是貿易人眼中的

“馬緯度帶”

然而同樣是北緯30度左右,中國在這一區間卻是處在長江、淮河和黃河流域,並造就了著名的“北緯30度名酒帶”。

為什麼中國的同緯度地區,不是如此惡劣的熱帶無風氣候,而是溼潤的季風氣候?

3

好酒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從地形上看,中國在北緯30度左右自西向東分別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呈階梯狀逐漸降低。

其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積達到250萬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以“世界屋脊”的磅礴在我國西部聳立起了一塊天然屏障。

正是如大樹般的青藏高原,為我國廣闊的東部地區提供了庇廕,從而也間接形成了一條世界著名的名酒帶。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從飛機上俯瞰青藏高原的雪山

由於地勢高峻,夏季的青藏高原就像是一個深入到大氣層中的巨大火爐。隨著高原上的空氣受熱上升,周邊

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溼氣流

南海的越赤道暖溼季風氣流

西北太平洋上的東南暖溼季風氣流

都會被吸引過來。

當這些來自海上的暖溼季風氣流匯聚到青藏高原東側的陸地上,就會形成充沛的季風降雨。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同時,高聳的青藏高原又將北緯30度的西風氣流分切成南北兩支。

其中,南支氣流繞道印度半島和孟加拉灣及南海地區,會攜帶海洋上的暖溼空氣到達高原東側,與來自高原北側的乾冷氣流在高原東側的背風面相遇,從而形成一條東西走向的氣流匯合帶,也形成了那裡的雨帶。

這條雨帶的降水位置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移動,如5月份在江南,6月份北移到長江,7月份到達淮河,8月份移至黃河和東北,由此形成了高原以東區域的夏季風氣候。

而冬季,這一區域受到的則是乾冷空氣的控制。

於是在氣候上,高原東側地區表現出了四季分明的特點,也更容易孕育出農耕文化和釀造文化。

中國名酒帶,始於青藏高原

▲四川宜賓三江交匯 北緯29度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長江、淮河和黃河河道總體也都是自西向東流動。在大河東流的過程中,會將上游地區的水土攜帶而來,從而在水流平緩的窪地和沿海地帶,沖積成大小不等的平原和三角洲。

這些地區的土壤中,由於蘊含了來自江河上游的不同土壤和微生物,也成為產糧和釀酒的優質土壤資源。

同時,得益於青藏高原這座“超級水塔”,高原積雪和冰川又會融化為地表徑流。除了匯聚成江河湖泊外,也會形成豐富的地下水,從而為釀酒提供優質的水資源。

由此來看,

無論是好氣候、好水或好土壤的形成,都跟青藏高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正是因為青藏高原的隆起,在高原東側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氣候單元,才讓這一地區免於淪為沙漠地帶的命運,並最終形成了一條舉世聞名的名酒帶。

(感謝《真實世界》作者錢維宏教授對本文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