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改喜劇,曹雪芹的原著,被高鶚的敘述給糟蹋了?

金聖嘆曾經評出了“六才子書”,後人曾仿金聖嘆,將《紅樓夢》列為“才子書”之一,而且《紅樓夢》還是公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首。這部書之所以成為“才子書”,成為“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謎團。

最大的一個謎團是什麼呢?就是《紅樓夢》的結局。有人說,在一百二十回本中,結局不是寫得明明白白嗎?其實不是。又有人說後四十回是高鶚所續。那麼他是不是延續了曹雪芹原來的意思呢?結局是不是按照曹雪芹先生的想法寫的呢?這個是很多研究紅學的專家爭論的一個焦點。還有人說高鶚的敘述把曹雪芹的原著給糟蹋了。他們是怎麼說的呢?說按曹雪芹原來寫的,那應該是個大悲劇,可是高鶚一續,那應該是寶玉考取功名了,賈家也渡過了抄家的危機,這是個大團圓結局,大大削弱了曹雪芹本宣營造的悲劇氣氛。

悲劇改喜劇,曹雪芹的原著,被高鶚的敘述給糟蹋了?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說明白高鶚的續書是怎麼回事兒。高鶚又叫高蘭墅,來自中國一個規模不小、名氣非常大的城市,哪個城市?遼寧鐵嶺,也就是說高鶚是趙本山的老鄉。既然高鶚是趙本山老鄉,那他是不是比趙本山還能忽悠呢?不是。在我看來,高鶚的續篇還是比較重視曹雪芹先生的本意的。我個人認為這個續篇本就不是高鶚寫的。當初曹雪芹沒寫完留下一個殘稿,高鶚把它修補成了續篇。只是修補殘稿的話,在一定程度來看,這是曹雪芹先生原來的東西。

悲劇改喜劇,曹雪芹的原著,被高鶚的敘述給糟蹋了?

我們接著說,何為悲劇,何是喜劇呢?從面上來看,這確實走過了一個圓,通靈寶玉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給帶到下界去了,轉一圈又回來了,畫了一個圓。這個人下了凡塵,然天的後經歷世間感情再回來,再離開凡間,回到通靈世界裡。他只要回來了,凡間的男女之情,什麼父子之情、母子之情都要隔離開來。所以不管怎麼說,只要他回來了,這對塵世來講就是個悲劇。從這個角度講割捨塵緣,那麼對於塵世來說這不就是一個很大的悲劇嗎?從這個角度講高鶚的續書並沒有背離曹雪芹原來的精神。

悲劇改喜劇,曹雪芹的原著,被高鶚的敘述給糟蹋了?

寶玉本身就是個悲劇式人物,他本來一心想跟林黛玉好,可是他是抗爭不過命運的人,最後只能跟寶釵喜結金玉良緣,然後自己再離家出走了。他最終的結局是他要回到那個通靈世界裡去,他不是這個世上的人,在世上縱有千般情根,走的時候也都得一拔盡,這不是一種撕裂心肺式的悲劇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倒覺得高鶚續篇沒有背離曹雪芹原著的精神。但是高鶚的續篇也並非全無問題,他寫到寶玉中了舉人,算是給家裡一個交代,賈家最後又興旺起來,這個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問題的,但是手我們也挺無奈。

悲劇改喜劇,曹雪芹的原著,被高鶚的敘述給糟蹋了?

為什麼?假如曹雪芹縣質著作者的話,那麼高鶚、陳偉元這兩個人其實就是個出版商,他得想法兒把這本書發揚光大,最起碼也要賣得出去才行。作為書商來講,他們不能讓所有的人看完之後把書一合,哎呀!人生是絕望的,生活是暗淡的。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要做一點軟化的處理。但不管怎麼處理我們把《紅樓夢》的結尾看完,一閉眼睛你會感覺到無悲無喜,一片空茫,有的只是天地之間的肅殺之象,一片空空蕩蕩的情景。這是對人生的感悟,對命運無奈的感悟。

晴晴覺得《紅樓夢》作為世界名著,關於它的爭議一直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在傳承經典嘛!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歡迎給晴晴點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