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提拔起袁崇煥,是明末最後的戰神,卻屢遭小人陷害

他一手提拔起袁崇煥,是明末最後的戰神,卻屢遭小人陷害

愛好歷史的都知道,前朝的歷史多是由後面的朝代所寫的,《明史》也不例外。明史中有這樣一段話,大意是說:有一個人,如果讓他一直在他的崗位上,那麼大清是無法攻取天下的。作為清朝的官,寫這樣的話,很可能是要掉腦袋的,可這句話還是被留在了明史中,因為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連清朝人自己都承認,這個人就是孫承宗。

說起孫承宗,好像並沒有他的後輩袁崇煥那麼出名。可確確實實袁崇煥是由孫承宗提拔起來的,並且孫承宗還是袁崇煥的老師,袁崇煥連戰略構想都是繼承孫承宗的。

邊患一直是中華民族需要處理的重大問題之一,明朝也不例外。匈奴、蒙古……中華民族的邊患好像一直就來自於北面,東面很少有實力強悍的民族入侵,可明朝卻遇見了,這就是後來統治中華大地將近三百年大清的前身後金。當時的後金主要活動在我國現在東北部,那時地廣人稀,也沒有什麼城市,明軍總是龜縮到山海關一帶與後金抗衡。可後金算是半遊牧民族,他們經常騷擾邊關,搶點東西就走,這弄得明朝將士很頭疼。但孫承宗上任後這一頭疼事被解決了。

孫承宗當上薊遼督師後修築了關寧錦防線,率領軍隊十多萬,收復了被後金佔有的土地四百多里,將努爾哈赤逼退了七百多里,取得了明末絕無僅有的輝煌戰績,可以說是明末少有的戰神。不僅如此孫承宗還特別善於守禦,他在關外,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四十餘座,屯田極多,擁兵極多。俗話說的話,不造人嫉是庸才,孫承宗取得的這些優異的成績很快就遭到了魏忠賢的嫉妒。那時魏忠賢權傾朝野,孫承宗也鬥不過他,只好辭官回鄉。

有一年皇太極率領清騎兵繞過長城,攻到京師腳下。危機時刻,剛上任的崇禎趕緊起用孫承宗,問他如何才能抗擊清軍。孫承宗對答如流,果然受到了崇禎的大加讚賞,並被崇禎委以重任。孫承宗不負厚望,他深入敵後,對清軍進行襲擊、騷擾,在清軍不堪其擾出戰時,痛擊清軍,一舉收復了四鎮。命運總是相同的,就在孫承宗修繕大淩河等城時,清軍再次襲來,並且擊敗了明軍。朝中的一些奸臣將這一次失敗也歸結到孫承宗身上,孫承宗只好再一次告病回鄉。

孫承宗常被小人陷害雖然可惜,但好在他最後殉國而死,並沒有死在那幫小人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