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起源-傳奇努爾哈赤

清朝起源-傳奇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

(滿語:ᠨᡠᡵᡤᠠᠴᡳ,1559年02月21日-1626年09月30日),愛新覺羅氏,出身建州左衛都指揮使世家旁系,祖父覺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揮使,父親塔克世為覺昌安第四子,努爾哈赤是塔克世的嫡長子,宣皇后喜塔喇氏所出。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戰役後,遷都瀋陽。之後席捲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餘城。

努爾哈赤也是八旗制度的建立者,他將來源於女真諸部的鬆散力量凝聚在八旗制度之下。努爾哈赤善於組織、長於用兵,一生少有敗績,且常有以少勝多、以弱克強之戰。

出生1559年02月21日 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爾哈赤生於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裡。他的六世祖是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揮使,父親塔克世為覺昌安第四子,努爾哈赤是塔克世的嫡長子,宣皇后喜塔臘氏所出。努爾哈赤有兩個弟弟,舒爾哈齊,和雅爾哈齊。

。母親去世,艱辛讓其少年獨立1569 年 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努爾哈赤的母親喜塔臘氏在努爾哈赤十歲時去世。繼母那拉氏為王臺族女,對其很刻薄。努爾哈赤十九歲時不得不分家生活,僅獲得少量家產。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等人以挖人參、採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等方式為生。他常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進行貿易活動。在此期間,努爾哈赤習得蒙古語,對漢語也有了基本的認知。努爾哈赤喜歡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自謂有謀略。

。父親被殺1583 年 古勒城(今遼寧上夾河鎮)萬曆十一年(1583年),明將李成梁發兵攻打古勒城,明軍嚮導、建州女真蘇克蘇滸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用計誘使阿臺部下開城,明軍進入古勒城後屠城。阿臺為古勒城城主,阿臺之妻為努爾哈赤大伯禮敦之女,為使其免受兵災,當時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在城中對阿臺勸降,卻一同被明兵殺死於亂軍之中。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兩兄弟在敗兵之間,被李成梁之妻偷偷放走。

清朝起源-傳奇努爾哈赤

。重整旗鼓

1583 年 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

父親在古勒城被誤殺後,努爾哈赤等投奔葉赫部,貝勒清佳砮禮遇之,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努爾哈赤,並派兵護送其回赫圖阿拉城。在歸途中,努爾哈赤遇額亦都等九人,努爾哈赤將額亦都收入��下。努爾哈赤回去後,責問明朝為何殺其父祖。明廷遣使致歉,並表示是誤殺,同時授予努爾哈赤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和都督敕書 。努爾哈赤重新收整舊部,部眾有安布祿、安費揚古父子等,加之新收部眾額亦都等共有數十人。

統一建州女真之戰1583 年 - 1588 年 建州女真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遺甲起兵,以微末之力起兵,先後收復圖倫城,薩爾滸城,瑪爾墩城,齊吉答城,翁科洛城,鵝爾渾城,巴爾達城。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努爾哈赤收降蘇完部長索爾果、董鄂部長何和禮、雅爾古部長扈爾漢等人,其後,努爾哈赤再取兆佳城,攻克完顏城,消滅了建州女真的最後一個對手完顏部 。前後共歷時五年,努爾哈赤完成了對建州女真的統一 。

首戰告捷1583年5 月 圖倫城(今遼寧撫順縣蒼什村東北),薩爾滸城(今撫順市)萬曆十一年(1583年)五月,當時努爾哈赤的實力遠遠不足以與明朝抗衡,於是他將怒火轉移到了給明軍做嚮導的圖倫城主尼堪外蘭身上,對圖倫城發起了襲擊,努爾哈赤得勝而歸 。此役為努爾哈赤人生中之首戰 。不久,努爾哈赤又取薩爾滸城​​​​​​​後班師。

為父報仇1586年7 月 撫順城(今撫順市)萬曆十四年(1586年)七月,努爾哈赤獲悉仇人尼堪外蘭居住在渾河部的鵝爾渾城後,率兵星夜兼程趕往該地,攻克該城後命齋薩等四十人前去取逃往撫順明軍的尼堪外蘭,尼堪外蘭見之慾躲,卻已無退路,被齋薩等人當場斬殺,回去後將首級獻給努爾哈赤 。

建城稱王1587年7 月 費阿拉山城(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二道村)萬曆十五年(1587年)九月,在統一建州女真的過程中,努爾哈赤在呼蘭哈達與嘉哈河(二道河)、碩里加河(首裡口河)之間的天然地勢之處建造了費阿拉山城(今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二道村),設有柵城、外城、內城三重 。其後,努爾哈赤宣佈制定國政、法令,自稱“女直國聰睿貝勒”。此時,努爾哈赤已由起兵時微不足道的“十三副遺甲”、數十人,發展為一萬五千餘部屬的強大女真勢力之一

吞併海西女真1593年6 月 - 1619 年 海西四部努爾哈赤以古勒山之戰​​​​​​​大勝後,在吞併哈達、輝發的基礎上再滅烏拉,1619年,努爾哈赤在消滅扈倫四部的最後一個對手葉赫後,將海西女真全部吞併。

古勒山之戰1593年9 月 古勒山(今遼寧新賓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古勒山之戰,發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努爾哈赤在古勒山(今遼寧新賓縣上夾鄉古樓村西北)一帶大敗海西女真葉赫等九部聯軍的作戰。此戰是明代女真各部統一戰爭史上的轉折點。它打破了女真九部軍事聯盟,改變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表明女真力量核心由海西而轉為努爾哈赤統領的建州。努爾哈赤一戰成名,“軍威大震,遠邇懾服”,起兵十年,“各部環滿洲而居者,皆為削平” 。

吞併哈達部1601 年 哈達部(今開原市一帶)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將哈達徹底吞併。並將女兒莽古濟格格嫁給哈達部酋長孟格布祿之子吳爾古代。哈達的滅亡導致明朝失去其南關,而在海西女真之地也開啟一個缺口。《明實錄》對此評價到“(努爾哈赤)自此益強,遂不可制。” 努爾哈赤收哈達人馬編入建州戶口,建立四旗,於兩年後(1603年)遷至赫圖阿拉並修擴城池,自稱“建州等處地方國王”。

清朝起源-傳奇努爾哈赤

消滅輝發部1607年9 月 輝發部(今輝發河扈爾奇山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九月,努爾哈赤以輝發部酋長拜音達裡兩次“兵助葉赫”和“背約不娶”為由發兵攻打輝發 。扈爾奇山城雖然堅固異常,但建州兵晝夜圍攻,最後仍然攻入城中,拜音達裡父子兵敗被殺。建州屠其兵、遷其民而還。輝發滅亡 。

收服科爾沁部(約)1608 年 科爾沁部(今通遼市興安盟)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為了防止努爾哈赤在蒙古地區擴張,對其盟友科爾沁部發動了襲擊,這反倒使本就與建州有姻親關係的科爾沁部更加倒向努爾哈赤,一些科爾沁貴族,如奧巴臺吉,甚至率部眾內附。由於科爾沁部為蒙古諸部中歸附最早者,與愛新覺羅氏世為懿親,清朝後妃很多來自科爾沁,以孝莊文皇后最為知名 。

囚死弟弟1609 年 清永陵(今遼寧新賓縣)努爾哈赤的同母弟弟舒爾哈齊早年跟隨哥哥南征北戰,征服女真,後來野心擴大,企圖與努爾哈赤一爭高下,兄弟二人漸生嫌隙。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舒爾哈齊率部出走計劃自立門戶,努爾哈赤發覺。他即刻將舒爾哈齊及其三個兒子阿爾通阿、阿敏和札薩克圖抓了起來和舒爾哈齊部將武爾坤一起被處死。舒爾哈齊則被圈禁 。兩年後(1611年),舒爾哈齊死於禁所,時年四十八歲。死後初葬於清永陵(今遼寧新賓),天命九年(1624年)遷葬於遼陽東京陵。

討伐烏拉部1613年12 月 烏拉部(今吉林市龍潭區)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爾哈赤以背盟、囚妻、送人質於葉赫等理由,率代善、侄阿敏、大將費英東、額亦都、安費揚古、何和禮、扈爾漢等三萬大軍征戰烏拉 。建州軍勢如破竹,連下三城。對烏拉酋長布佔泰不滿的貴族、烏拉孤立無援之部民均望風而降。建州攻佔烏拉城,烏拉滅亡。努爾哈赤在烏拉停留十天,將包括布佔泰諸子在內的眾烏拉降民編成萬戶一同帶回建州 。

處死長子1615年8月22日 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褚英是努爾哈赤與元妃佟佳氏之子。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褚英在對烏拉部的烏碣巖之戰、宜罕山城之戰中接連立下大功,授命執掌國政 。然而,在褚英行事專斷、操切,與決策層中的四大貝勒、五大臣產生了嚴重的矛盾 。諸貝勒大臣聯合起來向努爾哈赤告發,努爾哈赤遂開始冷落褚英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二十二日,褚英被處死,時年三十六歲。褚英死後,努爾哈赤沒能再找出心儀儲君人選,為避免諸子爭鬥,努爾哈赤改為實行八大旗主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

建立八旗制度1615年11 月 烏拉部(今吉林市龍潭區)隨著努爾哈赤兵馬越來越多,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在吞併烏拉部以後對屬下人馬進行一次整編,以三百人為一牛錄,設定一牛錄額真(後定漢譯“佐領”)管理,並以黃、白、紅、藍四色為四旗 。萬曆四十三年十一月,旗的數目又在原有四旗基礎上再增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共尊為八旗制度,分長甲、短甲、巴雅喇三兵種,分別是清朝時期前鋒、驍騎和護軍營的前身 。此後隨著勢力的進一步擴張,接下來的幾代統治者對旗制又有所改進,但八個旗這一數目未再有任何變動。

建國稱汗1616年2月17日 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西老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正式建國,國號“後金”,建元天命,群臣尊努爾哈赤為“覆育列國英明汗”,從此稱明朝為“南朝”,正式與之分庭抗禮。

七大恨誓師徵明1618年4月13日 撫順(今撫順市周邊)天命二年,朝鮮和後金境內爆發了非常嚴重的饑荒,後金地區更甚,民怨沸騰,努爾哈赤終於將目光轉移到了明朝遼東地區。次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公開向明朝問罪,釋出“七大恨”誓師告天。七大恨的大體內容主要是對於明朝殺其父祖的仇恨和對明朝插手女真事務、偏袒海西女真的不滿 。七大恨誓師將女真人的不滿情緒成功地引向了明朝,努爾哈赤希望透過對遼東掠奪轉移後金內部由饑荒而加劇的社會矛盾。誓師後次日,努爾哈赤即率大軍嚮明之撫順發起了進攻 。

撫清之戰1618年4月14日 撫順城(今撫順市)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四日,努爾哈赤兵分兩路入侵大明,十五日,佯裝商人的後金先鋒部隊來到了撫順城,撫順軍民均至城外交易,這時努爾哈赤大軍突至,發動撫清之戰。與撫順城內的後金軍裡應外合一舉襲取撫順。

薩爾滸之戰1619年3 月 薩爾滸(今撫順市大夥房水庫東側)薩爾滸之戰是1619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薩爾滸之戰以明朝攻圍後金,後金防衛反擊的形式發生,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葉赫城之戰,統一海西女真1619年8月19日 葉赫城(今吉林梨樹縣葉赫鄉)葉赫城之戰是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八月,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中,攻克海西女真葉赫部葉赫城(今吉林梨樹縣葉赫鄉)的作戰。努爾哈赤數次進攻葉赫,均因明朝干涉而不果。於是,努爾哈赤轉兵伐明。經過數次大戰,明軍在遼東實力受到毀滅性打擊,葉赫部也因此陷於孤立狀態。八月十九日,努爾哈赤親率大軍數萬,大舉進攻葉赫部,努爾哈赤大獲全勝,終於完成了統一海西女真各部的大業。

與喀爾喀部結盟1619年11 月 喀爾喀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漠南蒙古喀爾喀部位於遼河流域、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一帶,內分五部,長年互攻,衝突不斷。努爾哈赤充分利用喀爾喀五部的內部矛盾分化瓦解、逐部爭取、優待來投貴族和部民,從中取利。努爾哈赤還與喀爾喀五部結盟,互通婚姻。

進佔遼瀋1622 年 遼瀋(今遼寧瀋陽市一帶)努爾哈赤進佔遼瀋地區後,獲得大片土地。他實行屯田制,頒佈“計丁授田令”,屬民平時自耕自產,戰時為兵。與此同時,後金進入遼瀋,戰勝後搶掠財產、多次毀城,遼民被殺者數以萬計;被俘的漢人則按照以往,強迫剃髮易服,且多被編入女真人家為僕役、或編入農莊為農奴,許多漢人不堪奴役,起而反抗。導致了天命晚期後金社會的不穩定。天命十年(1625年,天啟五年),努爾哈赤又將都城從遼陽遷至瀋陽。

統一女真1625 年 野人女真(今黑龍江以東)明朝時期,在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之北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還居住著東海女真(野人女真)、黑龍江女真諸部 。東海女真與建州、海西共為明朝中後期的女真三大部。努爾哈赤先後收服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對身為建州同族的野人女真十分重視,以撫為主。至1625年,努爾哈赤大體上控制了女真諸部,對後來皇太極最終完成對野人女真的征服打下了基礎 。

兵敗寧遠之戰1626 年 寧遠(今興城市)寧遠之戰是1626年(後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後金與明朝在寧遠(今遼寧興城)進行的作戰。明朝方面稱之為“寧遠大捷”。此戰明軍取得勝利,後金軍戰敗,這也是首次明軍打敗後金軍。寧遠之戰是自撫順失陷以來明軍首次擊敗後金軍,明將袁崇煥成功地阻止了努爾哈赤進擊山海關的腳步,是努爾哈赤軍事生涯中最嚴重的一次失敗;寧遠也成為了努爾哈赤征戰生涯中唯一未能攻克之城 。

去世於靉雞堡1626年9月30日 靉雞堡(今遼寧于洪區翟家鄉大挨金堡村)天啟六年四月初四,心懷寧遠敗北之忿恨的努爾哈赤試圖重振低落計程車氣,率軍征討喀爾喀巴林部,大獲全勝。五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城迎接前來瀋陽的科爾沁部奧巴貝勒。至七月,努爾哈赤疽病突發 。當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前往清河湯泉療傷 。八月初,病勢轉危,遂決定乘船順太子河返回瀋陽 。天命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努爾哈赤於途中、距離瀋陽四十里的靉雞堡(今瀋陽市于洪區翟家鄉大挨金堡村)病逝,時年六十八歲 。大妃烏拉那拉氏、庶福晉二人殉死。清福陵又稱東陵,為努爾哈赤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