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青花瓷器的窯燒相關,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景德鎮青花瓷窯燒方式的演變史

二、 目前常用的幾種窯燒工藝

三、 不同窯燒方式對青花瓷器的影響。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柴窯青花瓷

一、

景德鎮青花瓷窯燒方式的演變史

青花瓷的燒製需要經歷點火階段、升溫階段、氧化階段、還原階段、保溫成瓷階段、熄火階段、降溫階段。景德鎮燒製青花瓷有近八百年曆史,景德鎮青花瓷窯燒方式的演變史,就是窯爐的進化演變過程。我們大概瞭解一下這個過程。

1、元代之前龍窯,馬蹄窯(明代仍有沿用)

2、元至明代葫蘆窯,明代龍缸窯

3、明末清初蛋形窯(鎮窯)延續至今

4、1955年引進圓形倒焰式煤窯

5、1966年煤燒隧道窯

6、1976年油燒隧道窯

7、1984年煤氣隧道窯(1965年景德鎮瓷廠已經採用過捷克設計的煤氣隧道窯)

8、九十年代梭式窯(氣窯)至今

9、2015年微波高溫窯(2小時成瓷)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傳統柴窯蛋形窯

1、宋元明時期

在元代之前,景德鎮窯爐基本上以龍窯為主,馬蹄窯也有。馬蹄窯一直到明代也還有用。包括我們現在也能看到使用馬蹄窯。但是沒有聽哪位燒窯師傅說馬蹄窯能燒製精細青花瓷,估計現在馬蹄窯的燒窯主要以表演性質為主。

景德鎮在宋元時期採用龍窯燒製名瓷影青瓷,大概在元代的時候發現龍窯不是特別適合燒製青花瓷,先是在龍窯基礎上結合了倒焰窯的優點,將窯體改成階級窯,而後又改進建造了葫蘆窯,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也就是說葫蘆窯從元代到明代在景德鎮基本都在使用。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龍窯

葫蘆窯分前後兩個窯室,前高後矮、前寬後窄、且前短後長,形狀就像半邊葫蘆臥於地面,古得名。元明時期的葫蘆窯,受限於其結構關係,窯爐內溫度大概只能燒到1280℃左右,跟現今青花瓷窯燒溫度1300℃左右還是有不少差距。由於窯燒溫度不高,所以我們看到的元代和明代的青花瓷器的青花髮色就沒有清代的那麼翠藍,而且釉面的玻化程度也不及清代,有些民窯燒製的青花瓷器會有一種沒有完全燒熟的感覺,感覺釉面發矇,青花髮色朦朧及偏灰藍色。

另外明代御窯廠有幾十座龍缸窯,一座龍缸窯只能燒1-2只龍缸,把樁師傅胡家旺說過,燒製龍缸大概需要七天七夜或七天六夜。因為龍缸的胎特別厚,需要小火慢升溫,將坯體裡面的水份全部揮發排幹。前幾年有一次燒柴窯龍缸的時候,火太急,龍缸坯體裡面的水份沒有排幹,或者是有一些空氣沒有從胎裡排出來,窯溫提升太快,導致整個坯體炸掉了。現今景德鎮在古窯景區內還有一座龍缸窯,也是目前唯一的有燒製過青花龍缸的窯口,大概一年最多燒製一次。

2、清代

明末清初的時候,景德鎮出現了蛋形窯,也就是鎮窯,現在簡稱柴窯,這種窯爐是由葫蘆窯改進而來,初期階段先是把葫蘆窯中間的束腰部分取消,出現蛋形窯的雛形。這種蛋形窯無論窯體、內部結構、還是燒成技藝,都更為合理。蛋形窯綜合了龍窯、階級窯、饅頭窯、葫蘆窯的優點,又根據當地的松柴燃料燃燒溫度高、火焰長的特性而修建與發展起來的。蛋形窯在其結構、砌築技術及裝燒工藝方面,具有許多獨特和巧妙之處,即使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蛋形窯仍然是優秀的窯型。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蛋形窯

3、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景德鎮曾考慮引進湖南醴陵的煤炭燒窯技術,但這種技術對景德鎮傳統的燒製瓷器各行業都有衝擊和影響,更遺憾的是試燒後也不理想,多方原因之下就停了。

4、建國後

解放之後,景德鎮山上的松木被砍伐地非常嚴重,很多山頭都砍禿了,對景德鎮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1955年正式引進了燒煤的倒焰窯,1966年開始燒隧道窯,最開始也是使用煤,到了1976年的時候已經在使用重油燒的隧道窯了,1984年又改成煤氣隧道窯(最早1965年的時候景德鎮就有瓷廠曾經使用過煤氣隧道窯)。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隧道窯

5、現代

九十年代初期陶瓷研究所成功研製出梭式窯,也稱氣窯。從此之後景德鎮就以氣窯為主了。

2015年景德鎮從德國引進了微波窯,據說兩個小時就可以燒成瓷,但至今景德鎮瓷器業界也不怎麼認可微波窯。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氣窯梭式窯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仿康熙青花十二花神杯

二、目前常用的幾種窯燒工藝

1、氣窯(梭式窯)

2、柴窯(鎮窯即蛋形窯)

3、氣電結合窯及其他

1、氣窯

氣窯,也叫梭式窯。目前景德鎮大概有幾千座大小不一的氣窯,最高的能有兩三層樓高。市面常見的那種幾米高的大花瓶就是在那裡面燒製的。

景德鎮的氣窯一般都是燒製瓷器的窯戶根據所燒的瓷器型別(比如燒青瓷的、燒單色釉的、燒青花的等等)進行定製的,也就是定製打窯。通常按窯的大小尺寸進行簡稱,比如一塊板窯、兩塊板窯、三塊板窯。這個板就是窯爐裡面墊燒陶瓷底部的硼板寬度,一塊板窯的硼板寬度是30幾釐米。

正常情況下,像我們以茶器為主的這型別青花小件,基本都是一塊板窯的比較多見,最多一塊半板窯或者兩塊板窯,沒必要太大。這類精細瓷,屬於慢工細活兒,兩三個畫師一個月也只能畫出一小批瓷器,如果窯太大的話,燒的頻率就會降低,但是畫好的坯體又需要儘快燒製,否則畫好的坯體一旦出問題,前期功夫白費,也無法保證後續產品供應。

氣窯的出現對景德鎮整個瓷器行業來說是革命性的升級。氣窯用液化氣作燃料,作為清潔能源,我們可以將坯體直接放到硼板上,匣缽不再作為燒製瓷器的必需品。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氣窯

氣窯的窯爐安裝有熱電偶,溫控儀安裝在窯爐外,燒製過程可以透過溫控儀監控窯裡的溫度。一些高精密的熱電偶誤差率只有0。7%,只要燒窯師傅掌握所燒的這窯瓷器胎釉的溫度,基本上燒製成功率就有保障了。另外窯爐內也會放測溫錐,測溫錐分很多種規格,根據每一次燒窯所需溫度使用相應規格的測溫錐,透過測溫錐的性狀改變判斷升溫情況,比如某個型號的測溫錐多少度開始出現熔融,多少度燒到位會出現彎頭,一旦燒塌了說明溫度過高等等。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庭蘭雅玩蓋碗

正常情況下氣窯燒6-16個小時,大部分燒10個小時左右。

有快速燒製的一般瓷器只需要五六個小時,不追求精細效果,並且用料各方面也不講究,對玻化效果和釉面效果沒有什麼要求。

我們的氣窯瓷器一般燒12-14個小時,12小時是要保證的,如果是燒精細青花瓷器,尤其用景德鎮傳統石灰釉的時候,燒窯的時間會更久一點,這樣釉面出來的效果會好一點。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2、柴窯

這裡說的柴窯,是指現今以木材為燃料燒製瓷器的窯爐,目前還在燒的有:

龍窯、饅頭窯、鎮窯(蛋形窯)。

龍窯現在在景德鎮幾乎已經看不到了,前面我們提到過,景德鎮從元代開始龍窯就比較少見了,因為這種窯爐很難燒成功精細青花瓷器。龍泉和建陽那邊還有龍窯在燒製瓷器,但基本上以燒單色釉為主。

另外還有饅頭窯,外形像一個饅頭而得名。然後還有馬蹄窯和葫蘆窯。這些都是景德鎮歷史上出現過的窯爐,現在景德鎮所說的柴窯基本上就是說的鎮窯,也就是蛋形窯。

景德鎮燒瓷器有一句俗話:

一滿、二燒、三熄火。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傳統柴窯

一滿

,滿窯是最重要的。蛋形窯由於窯爐的結構關係,它前後的溫度差一百多攝氏度,窯門位置最高窯溫可以達到1360℃以上,而靠近煙囪的低溫區只有1250℃左右。然而景德鎮傳統的青花瓷和單色釉瓷器,它們的燒成溫度誤差一般不得超過20℃,這個時候就需要依賴把樁師傅的經驗,把各型別的坯體滿到相應溫度的窯位上。一旦放置不妥就會導致燒製失敗,那麼前面所有制作工序也就白費了,所以燒瓷器也稱為火的藝術,陶瓷這個行業也就是火裡取財,三分做七分燒,“生在成型、死在燒成”也就成了窯戶們的真實寫照。

滿窯操作先從窯尾部往窯頭逐排滿裝,先把坯體裝入匣缽,而後把匣缽滿入窯中。在窯內裝匣缽的方法非常關鍵,需要根據窯體寬度和天氣變化合理安排火路。景德鎮把樁師傅們多年的實踐證明,窯室後部適合裝大器的匣缽,前部適合裝小器的匣缽。“前緊後松、快似祖宗”,“後緊前松、前倒後空”的諺語是把樁師傅們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精華所在。窯室後部火路的排列非常難掌握,所以每次這個部位的匣缽柱滿裝都是由把樁師傅親自完成的。這位置連線窯室內的小肚區和低溫區,需要合理安排火路,保證全窯通風順暢,讓窯火能充分燃燒,否則容易導致瓷器燒成生熟不勻的情況以及倒窯事故發生。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裝匣滿窯

二燒

,景德鎮燒窯使用松木為燃料,一般都採用景德鎮當地的馬尾松。馬尾松的松脂含量比較高,導致燃燒溫度高、燃燒火焰長,松脂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物質會跟坯體內礦物質產生一些化學反應,景德鎮傳統青花瓷使用的是傳統灰釉,也就是石灰釉,石灰釉含鈣比較高,在燒製過程中或許與松脂燃燒產生化學反應,使得瓷器成品釉面溫潤,玉質感強烈;燃燒火焰長才能燃燒到窯室的尾部,使後面的坯體能均勻受熱。景德鎮有一千多年的燒瓷經驗,歷代的燒窯師傅們也是透過不斷地實驗才總結出來松木為燃料和傳統石灰釉是最佳搭配。

五六十年代時景德鎮剛開始改用煤窯燒製,發現使用石灰釉燒製出來的瓷器吸菸情況嚴重,也就是我們說的陰黃或泛黃。而後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透過不斷研究試驗對比,發現是釉料和燃料的相容問題,透過不斷試驗配製出長石釉才解決了這些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說用現代的長石釉拿去燒柴窯,效果就不是很理想的原因,因為長石釉就是為氣窯和煤窯燒製瓷器而研製出的釉料。

為什麼要使用馬尾松做燃料?首先它是景德鎮當地原有的木材燃料,其次因為馬尾松的硬度比較高,可以燃燒的時間比較久。成瓷階段窯爐內溫度超過了1300℃,普通的木頭扔進去就直接燒沒了,就需要不停新增柴火,增加投柴量,加重了燒窯師傅的工作量。

以我們的燒瓷經驗,升溫時間拉長會把坯體內的殘留水分排地更加乾淨,成瓷後不容易炸裂或起鼓包;燒氧化階段時,坯體裡面的一些金屬氧化物質得到充分氧化,這樣燒製出來的瓷器釉面雜質少。窯溫到900℃左右,開始進入還原焰階段,隨著投柴量明顯增多,由於窯內黑煙不能迅速透過窯口底部的排煙口進入煙囪排出窯外,使窯內產生還原反應。窯溫升至1100℃時開始進入弱還原焰階段,整個還原焰階段需要經歷5-7個小時,這個過程是燒窯最為重要又難掌握的階段,稍有不當,就會嚴重影響瓷器的燒成質量,所以這個階段需要把樁師傅親自在場指揮。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柴窯燒窯過程

還原焰階段的末期,窯室內的匣缽大部分已經被燒紅了,這時把樁師傅會指揮燒窯工們投一些溼柴,有時也會在窯門下面的火坑裡潑水。這時窯內是不忌水分的,反而要故意造成一定水氣進入窯室。這個操作是為了讓窯室尾部的溫度提升上來,前後溫差儘量別太大。從這階段開始至熄火,把樁師傅會指揮燒窯工們進行幾次清煙,每次清煙都會將投柴口下方的火床上未燒化的柴塊和炭屑用鐵鉤清理乾淨,而後把樁師傅會在窯頂的觀火孔內勾出一隻預先放置在窯室內的照子檢視窯內的瓷器燒製情況,一般會在窯室內放4-5個照子,把樁師傅會在不同階段清火清煙後勾出一隻檢視。

等到窯室內的火光呈炫白色時,即進入熄火前的保溫成瓷階段。保溫的目的是維持窯內等溫,減少全窯的上下溫差,使釉面熔融光滑。保溫階段會增加投柴量及投柴頻率,使全窯的火焰流逝由細膩變得清澈,無焰痕可尋。把樁師傅透過觀火孔不斷檢視火候,等窯室內的匣缽柱上下沒有明暗區分,匣缽重合縫隙現出一絲炫白光時,把樁師傅會向火孔內吐一口濃痰,若其一落窯底既呈白光沫飛散,即可斷定全窯已經燒熟,這時候就可以熄火了。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瓷器

整個柴窯燒製過程通常需要18-24小時,我們最長燒過26小時。但是也聽說有些窯口燒製時間短,十幾個小時也能成瓷。按照把樁師傅們的說法,短時間燒出的瓷器,釉面溫潤感會差很多,效果不太好。窯燒的時間久一點,釉面的溫潤感肯定會好一些,瓷器老味也會更重一些。

我們要求把樁師傅儘量把燒製時間延長。把樁師傅工資只論次算,即一窯燒成結束就算一次,不以時間計,一般正常的從滿窯到燒窯結束需要36-40個小時,中間把樁師傅大概也就休息五六個小時,其它時間都需要在窯場監督,燒的時間越久,人越辛苦。因此他們其實更希望儘快結束。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柴窯燒窯過程

三熄火

,燒窯結束熄火,意味著就等

開窯

了。冬天一般窯室內降溫到五六十度需要經過36小時,夏天所需時間要久一點,需要等四十多個小時。我們在夏天嘗試過36個小時開窯,結果發現匣缽摸上去還很燙手,瓷器就更別提了,可能有八九十度。有一些人經常會說,燒窯需要三天三夜,其實這個三天三夜指的是從燒窯到開窯,熄火後降溫的時間也在其中。清代唐英的燒窯記錄也有這個說法,跟現在的把樁師傅說法是一致的。

開窯相對簡單一些,把窯門開啟之後,將瓷器輕拿輕放地搬出來。如果有跟匣缽粘連到一起的,需要工具把它撬開。搬完匣缽和瓷器後,需要檢查窯室內,將脫落的內壁重新修補,等乾透之後,開始下一次燒窯。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青花瓷器

3、氣電結合窯及其他

接下來我們大致說一下氣電結合窯和電煤結合窯。偶爾會有聽到一些朋友講他某隻青花瓷是電窯燒的,嚴格來講,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在景德鎮,基本沒有哪家是用電窯燒青花瓷,因為不合原理!青花瓷的燒製過程需要還原氣氛。電窯很難呈現還原氣氛。可能大家看到的電窯燒製,所燒器物不是青花瓷,而是釉上彩藍彩。

目前有一種氣電結合窯可以燒製青花瓷器。透過設定,在900多度之前用電加熱,燒升溫和氧化焰階段;到還原焰階段時,改成用液化氣燒。它比氣窯燒製更輕鬆一些,氣窯燒製時師傅需要一直守著,生怕萬一熄火。氣電窯就不同,它有電,可以在熄火時保溫,不會出現問題。但這種用的也不多。

電炭結合窯非常罕見,它也是先透過電熱絲加熱,到還原焰階段時候透過炭燃燒產生一氧化碳起到還原焰效果,與建陽那邊的電窯燒建盞有異曲同工之處。

據說現在景德鎮還有一種微波高溫燒,兩個小時就可燒成瓷器。經過查詢確實有這個技術,遺憾的是目前我還未親眼見過。這裡不做討論。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氣電結合窯瓷器

三、 不同窯燒方式對青花瓷器的影響

景德鎮目前主要使用氣窯燒製青花瓷器,近些年來有一部分是使用柴窯燒製。隧道窯基本看不到。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瓷器

1

、柴窯對青花瓷器的影響

根據老瓷廠原工人們口述,建國後的十大瓷廠陸續都改成了隧道窯,只有建國瓷廠還有一座柴窯在燒製,主要做單色釉和青花瓷。有了對比之後,發現很多單色釉的傳統配方,在隧道窯中很難燒製成功,髮色達不到柴窯燒製的效果。後續瓷研所經過努力,攻克了隧道窯燒製的合適釉料配方,才解決了髮色問題。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建國瓷廠的那座柴窯還在頻繁工作。由此也可以看出,儘管窯爐在不斷進行改進,燒製方式和釉料配方也在不斷進步,但是柴窯以及傳統的釉料配方,依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優勢。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柴窯瓷器

景德鎮千年窯火不滅,青花瓷的燒製,無論從胎泥還是釉料配方,經歷了無數的變遷,能流傳至今的,就是完全適合柴窯燒製的。對傳統瓷器來講,柴窯燒製是無可替代的!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燒廢的柴窯青花瓷器

古人把瓷器稱之為假玉,就是拿玉的標準來衡量瓷器。舉個例子,柴窯傳統石灰釉燒製的青花瓷杯用上兩三個月,會比沒有用過的杯子有明顯的玉質感,但是氣窯燒製的長石釉青花瓷器就不會有太大變化。大家也可以拿自己手裡柴窯青花瓷和氣窯青花瓷做個試驗,對比一下使用前與使用後的差別。

2、隧道窯對青花瓷器的影響

十大瓷廠改制後被承包出去,隧道窯在前些年也都在燒,也就是最近這幾年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才完全停掉,燒煤的汙染還是很大的。因此如果以燒製氣氛造成的某些特點就判斷某件東西肯定是某特定年代的,其實也未必。不過隧道窯主要燒製一些比較普通的瓷器。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七八十年代隧道窯瓷器

剛開始燒隧道窯的時候,以煤為燃料,燒成的瓷器釉面出現了吸菸問題,泛黃陰黃,達不到白如玉明如鏡的效果。陶瓷研究所經研究發現煤的硫含量太高,景德鎮傳統的石灰釉裡面含鈣比較高,硫與鈣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這種現象,並且石灰釉容錯性只有20度左右,導致成品率太低。後來經試驗開始使用長石釉,長石釉裡面的成分不會與硫產生反應,燒出來的瓷器都很白,並且長石釉的溫度容錯性非常好,可以達到100度左右,對瓷器的成品率提高很大,這是景德鎮陶瓷燒製工藝上的一個重大進步。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七八十年代隧道窯瓷器

3、氣窯對青花瓷器的影響

氣窯燒製瓷器如果採用傳統石灰釉也會出現吸菸問題,景德鎮目前氣窯燒製瓷器基本上以長石釉為主,很少使用傳統石灰釉。長石釉,也就是白釉,這種釉面的玻化程度特別高,看起來玉質感很弱,有的看著更像是一種塑膠的質感,沒有古人說的溫潤如玉的玉質感。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氣窯青花瓷器

我們多次嘗試把柴窯燒製所用釉料和瓷器坯體放在氣窯裡面燒製,燒成後經常有吸菸狀況,燒製出的瓷器溫潤感不強,發乾、發澀。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目前無解,還需繼續摸索。這些也是目前我們區分柴窯氣窯的特點之一。

景德鎮青花瓷系列知識之五:青花瓷器的窯燒方式

景德鎮氣窯青花瓷器

結 語

隨著喜歡柴窯青花瓷的朋友越來越多,一些不道德的商家用氣窯瓷器冒充柴窯瓷器銷售。景德鎮現在有一種釉料,也採用釉果加微量草木灰制釉,草木灰僅佔2-3%(正常傳統石灰釉根據釉果的硬度要加到15-30%的草木灰),主要還是新增長石和石英做助溶劑。這種釉藥燒成瓷器的效果會比普通的長石釉要溫潤一些,但是跟傳統石灰釉相比還是有差別。大家多接觸真正的柴窯瓷器後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

關於青花瓷的製作工藝及燒製知識分享,隨著這篇科普貼的結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庭蘭燒製柴窯青花瓷器已經四年多了,在不斷地燒製實踐過程中,學習參閱了許多的相關書籍,接觸了許多的制瓷匠人,得到了與很多業內大拿深入交流的機會。這些科普知識貼,結合了我自己的實踐經驗與學習到的知識。從決定分享這些知識到現在,陸續增補修改已兩年有餘,希望這些知識對喜歡青花瓷的朋友們能有所幫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更多的實踐經驗,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去探索和發現,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內容與同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