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情緒遊戲的製造者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都在玩一種“情緒遊戲”。

你用什麼語言,就製造什麼樣的情緒遊戲。你製造了什麼樣的緒遊戲,就走向什麼樣的人生。

我們要讓自己成為這個遊戲的制定者,掌握遊戲的規律,提前測出對方的反應。這樣,我們說話時就能遊刃有餘,也自然能好處,起到好的作用。反之,如果處處被動,不能和別人配合好會在這個遊戲中處處被動挨打,說什麼都是錯。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如下對話的差別:

初級說法:“我和父母吵架了。”

“無論怎麼樣,你都不該和長輩吵架!”

升級說法:“我和父母吵架了。”

“怎麼了?”

高階說法:“我和父母吵架了。”

“一定是某些事情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才會讓你這麼不開心把?”

我們明顯感受到,使用初級說法的人,聊天的時候帶著一種評判別人的優越感。這種迴應的方式既不懂得體諒對方,又粗暴地辜負了對方的信任。

升級說法的好處是能夠在負面資訊來的時候,不賣弄、不幸災樂禍,在簡短的迴應中暗含著一種關心。

使用高階說法的人是一個情商高手,他在理解中提出疑問,比問“怎麼了”更加懂得體諒對方,並未給對方“找補”,在不動聲色中掌控了聊天的局面。

當我們想問對方一些“冒犯”的問題時,也要學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在理解和體諒中提出自己的問題。

比如,當我們有機會問一個曾被負面新聞纏身的人當時的情況時,你如果直接提起當時事件中的標誌性詞語,對方可能會非常憤怒,直接就會迴應“我不想談這個”。

但是,你可以結合他當時的處境,從理解的角度提出疑問:“每個人都要面臨生活中的痛苦,有沒有某個時刻,你倍感孤獨,你又是靠什麼力量走出人生的這個低谷的呢?”

此外,我們常常發現和有的人在一起聊天,自己整個人都是輕盈放鬆的、安全的,但是和有的人在一起總是讓人感覺沉重、負面、消耗能量。

這其中的情緒遊戲是怎樣完成的呢?大家可以在下面的兩組話語中感覺其中的區別,第一組是不同的人對他人的讚美方式:

“你的髮型好看!”

“你工作單位真好!”

我們在這個話語中感受到了明顯的不同,第一個讚美和問候給人帶來的是幸福和輕盈的感覺,第二個讚美卻帶來了有重量的現實的因素。而這種沉重的東西即使是讚美,也有可能令人瞬間情緒低落。

第二組聊天是三個人對於同一個事件在閒聊時產生的不同的迴應。

初級說法:“週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電影。”

“那是部爛片子。”

無論這個電影是不是爛片,這個迴應都是一個糟糕的迴應。這個迴應等於否定對方的品位,否認了對方在時間上的一個重要支出,令人無論如何都愉快不起來。

升級說法:“週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電影。”

“這個電影我知道,拍攝的畫面和場面感都還不錯。”

在一個糟糕的話題上,給了對方一個正面的肯定,能儘量從事物一個好的角度出發進行聊天。

高階說法:

“週末,我去看了最新上映的一部電影。”“哦,這才叫週末呀,出去看電影可比我在家做了一天的家務好多了。”

這個迴應的好處是迴避了對電影的評價,還討論了週末的安排,也許還安撫了對方內心對於自己看了一個爛片的糟糕心情的補償。

最後,我想講一下聊天中的情緒交換。

兩個人在聊天的時候會發現,開始的時候,遊戲的控制權在被傾聽者的手中,因為如果對方不聽,你的傾訴還有什麼意義呢?

過不了多久,控制權就得到了轉移,被傾聽的人慢慢交出了這個權利,因為他在聽對方抒發了很多情緒後,情不自禁地自己也想要傾訴。這就是兩個人之間所追求的公平,尤其是參加一些聚會的時候,更能體現這一點。

兩個人開始聊天,一方微醉,說了些人生中難免的遺憾之事,而另一方是真醉了,完全忘記了“交淺言深,君子所戒”,也開始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他說的卻不是人人都可能經歷的泛泛之事,而是把自己對公司、對行業、對同行很多不該說的話全說了出來。此後,他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

所以,當我們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應該在開始就給自己定一個基調和原則。這樣,你就會在自己制定的規則中確保安全、有度。

成為情緒遊戲的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