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13世紀下半期,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東方,在中國度過了17個春秋。他回國後,口述自己的經歷,由他人筆錄成書,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可·波羅遊記》。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部書是歐洲人瞭解東方,特別是中國的主要依據。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是沿著陸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公元1291年,他離開中國返回自己的家鄉,走的是海路,從福建的泉州出發,經過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斯里蘭卡、印度次大陸,然後進入波斯灣,在伊朗的霍爾木茲登陸,再從伊朗回到自己的家鄉。馬可·波羅選擇這條海上航路,並非偶然,它在當時是中國和西亞以及更遠地區聯絡的主要通道。

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馬克。波羅畫像

我國古代習慣把我國南部面臨的無邊無際的大海稱為南海。南方沿海地區的居民,很早就在南海上活動,與東南亞以及更加遙遠的地區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聯絡。秦漢之際立國嶺南的南越,積極發展海外貿易。第二代南越王(死於公元前2世紀20年代前後)墓室中,發現了來自海外的玻璃、水晶珠等。漢武帝當政時,熱衷於探尋海外世界,派遣使者出海購買寶物,一些海外國家和地區的使者也相繼來到中國,由中國南部前往南海各國的航路初步形成。可以確定,中國使者已到過東南亞的許多地方,但當時是否已經到達印度洋地區,學術界尚有不同意見。

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古人探索海外世界

廣東的廣州、合浦等漢墓中出土的玻璃珠、玻璃碗、玉紅石髓珠、託燈俑等,說明了當時海外交通的發達。東漢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向漢朝獻象牙等物。大秦就是羅馬帝國,安敦一般認為就是羅馬皇帝馬可·奧裡略·安東尼。這是東西方兩大國發生正式聯絡的最早記載。羅馬使者,就是從海道來的。有人認為使者是由羅馬商人冒充的,即使如此,也足以說明羅馬與中國之間已經有了透過海道的貿易往來。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與印度洋地區各國之間,已經透過海道發生了相當頻繁的交往。

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羅馬使者

3世紀末4世紀初,中國僧人法顯從長安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克服重重困難,前往印度取經。歸國時,他先乘海船前往廣州,中途遇風飄到了山東勞山(今嶗山縣境內)。和法顯選擇同樣道路的中國僧人,為數不少。一些東來的印度僧人,也乘坐海船,6世紀上半期的菩提達摩就是其中一個。他在廣州登陸,後去北方,被奉為佛教禪宗的開山祖,也是嵩山少林寺的祖師,留下了許多傳說。歷史記載說,這一時期中國和南海諸國之間,“舟舶繼路,商使交屬”,可以想象當時海上交通的興旺。我國南方出土的玻璃杯、金指環和波斯貨幣都是當時海外交通的見證。

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菩提達摩雕像

隋唐時期,中國與南海諸國的海上交通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8世紀中期“安史之亂”以後,由於陸上絲綢之路時開時斷,再加上北方社會經濟遭到較大的破壞,南方卻得到較大發展,因此海道交通日益重要。8世紀下半期,唐朝政治家賈耽記載當時的交通路線,其中之一是“廣州通海夷道”。這實際上就是當時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路線:從廣州出發,經中南半島,透過今天的馬六甲海峽,循蘇門答臘島,到斯里蘭卡,然後沿印度大陸的海岸,進入波斯灣,到達波斯灣頭的末羅國,也就是今天伊拉克的巴士拉,這是一條主航線。

在中國遊歷十幾年的馬可·波羅,為何會選擇海上航線回國?

廣州通海夷道

同時,還可以由波斯灣頭沿阿拉伯半島海岸到非洲東海岸坦尚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當時稱為三蘭國。這條“通海夷道”,是長期以來東西方海上交通的主要路線。唐代以後,海上交通在東西方聯絡中的重要性超過了陸上的絲路,主要仍是沿著這條“通海夷道”進行的。馬可·波羅走的,也正是這條海上交通線。這條航線是在南海進行的,因此通常又稱為南海航線。

參考資料

《馬可·波羅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