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一本書,一部影視,品人生百味。

我是卡布嗡嗡,今天分享是書籍:《無聲告白》。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小說以這個句子開篇,而莉迪亞的死因,是那份“愛和期待”。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作者伍綺詩,美籍華裔。出生於美國,畢業於哈佛大學,在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父母均為科學家,她屬於香港移民第二代。

在出版《無聲告白》之前,她已寫作多年。小說和散文作品,發表在各類文學期刊雜誌。《無聲告白》,是作者耗時六年創作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小說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

2014

年,獲得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成為了《紐約時報》暢銷書的一匹黑馬。

仇恨會使人置之死地,不曾想過的是,有時候,愛也會讓人跌落深淵。

《無聲告白》,講述的是一個在美華人的家庭故事。小說圍繞莉迪亞的死亡,作者以細膩的文筆,揭開了這個跨族聯姻的家庭生活細節,和這個悲劇背後的真正凶手。

《無聲告白》,是一部描寫了家庭關係和自我成長的小說。詹姆斯是大學的歷史教授,身在

“大熔爐”的美國,因為種族關係,在整個青少年時期,深感自卑。瑪麗琳在學生時期,愛上了詹姆斯,後來不顧家裡反對,執意嫁給了來自中國的詹姆斯。

他們養育了三個孩子,

大兒子內斯:沉穩內斂;大女兒莉迪亞:父母最喜愛的孩子;小女兒漢娜:被忽略的存在。

家庭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莉迪亞的自殺,是家庭教育有失偏差的結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在今年的十四五會議上,我們國家指出了實施三胎政策及配套支援政策。在三胎政策全面開放的時代,面對孩子的教育,似乎迎來了更大的挑戰。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其重要性,在《無聲告白》中,可見一斑。

——

愛的偏差。

在《奇葩說》中,有一期辯題是

“生二胎”該不該徵求老大的同意。這道辯題不是簡單的徵求老大的同意,它的延伸意義在於讓老大知道:

家庭即將到來新的成員,但我們依然愛你。

詹姆斯的三個兒女中,只有莉迪亞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所以她成為了父母最喜愛的孩子。

大兒子內斯,乖巧聽話,成績優異。他的出生,無疑令這個小家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讓詹姆斯和瑪麗琳體驗了初為父母的喜悅。直到莉迪亞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完整的愛。

莉迪亞是母親瑪麗琳最先想到並且時刻惦念的孩子,當然父親也一樣。在莉迪亞出生後,父母全部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她身上。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餐桌上飯後的提問環節,內斯知道每一個答案,正要回答時,母親就讓他別出聲,讓莉迪亞回答。在博物館,他想去天文館看模擬星空展覽,但他們一整天都在看莉迪亞想看的骨骼、消化系統模型。內斯收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向大家宣佈這個喜悅的訊息。父母深感欣慰,內斯終於看到了父母對自己久違的笑臉。

“媽媽,我的物理考試不及格。”

莉迪亞話語一出,內斯感到剛才的美好喜悅,忽然倒塌。

隨後,是母親的著急、對莉迪亞語重心長的教育,關注都在

“莉迪亞考試不及格”的事情上。

大家都忘了哈佛的通知書,忘了內斯這個人。

在敏感的孩童時期,內斯認為,是妹妹搶走了父母的愛。這樣的心理落差,內斯一度劍走偏鋒。

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內斯和莉迪亞在家裡附近的小湖划船,而當時莉迪亞還沒學會游泳。小船劃到湖中央時,內斯在恍惚之間,把莉迪亞推到了湖中。看著湖中掙扎的莉迪亞,內斯暗想:如果沒有了她,家裡就會恢復為之前一樣,父母只愛自己一個人。也許是出於家人的牽連,內斯幡然醒悟,跳入水中把莉迪亞託舉著送回了岸上。

這看似有驚無險的“玩笑”,實則是內斯對父母愛的期待。

詹姆斯和瑪麗琳對於莉迪亞全部的愛,並沒有因為小女兒漢娜的到來減少分毫。小小年紀的漢娜,就學會了察言觀色。

她就像一個不小心闖入狼群的羊,小心翼翼。

在莉迪亞失蹤之後,父母焦急萬分,報案後翹首以盼女兒能平安歸來。而漢娜卻在腦海中幻想,沒有了姐姐之後的生活:擁有餐桌上最好的位置,吃飯的時候,大家會先把土豆傳給她。父親會給她講笑話,哥哥會向她傾吐秘密,也能得到母親最燦爛的微笑。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內斯和漢娜出現這樣的心理,無疑是父母沒有做到愛平等的原因。我們常見的是,在許多家庭中,家長總是會偏愛某個孩子。這失衡的愛,冷落忽視了其他孩子。

讓孩子感到愛和被呵護,在充滿安全感的和諧環境中,才會讓人自信從容。

——愛的牢籠。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私有物。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往往在培養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甚至釀造出悲劇。

莉迪亞的死亡,直接原因歸結於父母窒息般的愛和期待。瑪麗琳,曾經努力地掙脫母親為自己鋪平的道路,一點一點往自己的醫學夢靠近。後來因為家庭兒女,不得不放棄了夢想。直到女兒莉迪亞出生,

“醫學夢”的實現,轉嫁到了她身上。

對於莉迪亞,

母親

瑪麗琳傾注了所有的期盼。

週末,瑪麗琳不允許莉迪亞出門,除非她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家庭作業。莉迪亞在房間休息聽唱片,她聞聲趕來,責怪道:

“開著音樂怎麼思考,沒完成作業不該聽音樂。”、“別讓人生從你旁邊溜走”、

“等我死後,我只希望你記住這些”。這些措辭,讓莉迪亞無法呼吸,一如往常回答:“好的媽媽,我現在就開始。”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就在今年三月份,一則

“北美高材生張一得自殺去世”的新聞,令人唏噓不已。張一得的父親——一得他爹,在家庭教育圈中,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張一得來自單親家庭,跟隨父親生活。為了更好的照顧一得,父親辭去了高管的職位,

17

年來全職在家專心育娃。最終,把一得送去了美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埃默裡大學。

一得他爹也成為了寶媽圈中的育兒專家。從報道中我們可以得知,一得他爹精心培養兒子:在農莊,給兒子建立個人博物館;每天不重樣的菜餚;帶領兒子收廢品換錢、針線活,等生活技巧;學業上更是傾其所有。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張一得成長為了

“別人家的孩子”,高中拿到了

20

萬獎學金,託福差兩分滿分。在入學埃默裡大學後不久,他卻自殺身亡了。他自殺的真正原因,我們已不得而知。透過他好友的透露,一得生前患抑鬱症,

曾跟好友抱怨“父親從來不會跟我說 ‘不’”。

一得他爹對兒子的愛,我們不容置疑。卻又感覺到,這份過於完美的愛,有些急功近利。孩子不該是一件經過精心打磨,然後用於展示的物品。

走進孩子的心裡,去了解,去及時發現孩子真正的需要,或許,我們可以避免一些悲劇。

——愛的無聲告白。

書名《無聲告白》,英文為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我從未告訴你的一切。我們可以解讀為,那份沒有表達出來的愛。

《無聲告白》:以愛之名,套上枷鎖。

莉迪亞愛她的父母,

只不過這份愛變成了妥協,變成了逆來順受。

她也愛她的哥哥,因為害怕內斯上大學,離她而去,偷偷撕毀了內斯的錄取通知書。

這份愛的羈絆,沒有被表達而走上了終點。

無聲的告白,用於傑克對內斯的感情,最為貼切。

傑克是一個抽菸,不學無術的

“壞學生”。時常約會不同的女生,並以此為傲。內斯懷疑傑克是害死妹妹的兇手,幾次對他大打出手,但鼻青臉腫的傑克也沒有回擊。小說到最後,作者才給讀者揭曉謎底,原來,傑克愛慕內斯。只不過這份愛,只能深埋心底,因為他愛上了一個討厭他的人。

愛一個人,不期待結果,靜靜守候,是一種溫柔。放手成全,是另一種愛的方式。

愛,不是肆意妄為的籌碼,更不是強加意念的理由。學會放手和尊重,是愛最深刻的表達。

不疾不徐,剛剛好的愛才會讓生命變得飽滿。

終此一生,我們生活在

他人的期待

下。如何

找到真正的自己,是

我們

一生

不變

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