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武林高手

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膾炙人口詞的作者是大家都熟悉的南宋詩人辛棄疾。這首詞婉約細膩,柔美如夢但也通透靈巧。

如果告訴你,寫這首詩的作者辛棄疾是個彪形大漢,你肯定很意外。這圓潤清麗的詞風,讓我們恍惚以為詞人應該是個身材風流,溫柔多情的美少年,可寫這詞的人卻讓大家大跌眼鏡,他———是個魁梧高大的標準的山東大漢啊!

辛棄疾——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武林高手

辛棄疾一生寫了許多詩詞,幾乎個個都是名篇,是個成就極高的詩人。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位大詩人其實是個“武林高手”。曾於千軍萬馬中劫走叛徒如探囊取物,不能不說是個英雄。

辛棄疾生於山東,當時山東是金國的佔領地。他爺爺就告訴他,這大好河山都是大宋的,金人是強盜。

自小辛棄疾就苦練武功,熟讀兵書,以期有朝一日能上陣殺敵,收復失地。

這一天很快就來了。公元1162年,辛棄疾二十三歲時,金國主完顏亮率領大軍侵入南宋地界,趁此後方的兵力相對空虛時,淪陷區不願當亡國奴的人民乘機發動起義,一時之間,烽煙四起。

辛棄疾——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武林高手

辛棄疾也在濟南南部山區拉起了二千多人的隊伍,和金軍對抗。當時有個叫耿京的帶頭大哥,他帶領的隊伍規模最大,辛棄疾就毫不猶豫地投奔了耿大哥。

辛棄疾軍中還有一個懂兵法的和尚,辛棄疾就把這和尚也舉薦給了耿哥哥。

誰知這和尚是個花和尚,只想吃喝嫖賭,享福作樂。他把耿哥哥的大印給偷了出來,準備獻給金軍換取榮華富貴。

辛少俠知道後,覺得這和尚太不地道,對不起耿哥哥,就帶了幾個人,埋伏在那和尚的必經之處,殺了那個叛徒,讓他去西天和佛祖懺悔去了。

咱以為辛少俠的這種行為已經很贊,他後面還有更讓大家瞠目結舌的壯舉呢!

耿哥哥對辛少俠的行為很是讚許,對他很是倚重。義軍準備和南宋官方對接,就派辛少俠去做聯絡官。

少俠一聽,這是好事,也是大事,就馬不停蹄地往臨安府奔去。

當他完成任務,回去覆命時,卻聽說他的耿哥哥被叛徒殺了。這可把辛棄疾氣壞了,這叛徒必須得殺。

辛棄疾——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武林高手

於是,他不顧安危,帶領50親兵,闖進有5萬金軍的軍營,把叛徒張安國給抓了回來,然後又押回南宋朝廷受審。

有沒有武俠小說的即視感?辛棄疾就是這麼酷!他的這一壯舉一時轟動金宋兩地,連南宋皇帝都讚不絕口。

洪邁的《稼軒記》中也曾提到“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從此辛棄疾就在南宋做起了官。本想著今後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戎馬一生。誰知南宋官員貪圖享樂,不思收復失地,把主戰的辛棄疾調任文職。

辛棄疾無奈,只能“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報國無門的辛棄疾在無奈與憂憤中度過了一生,死前大喊“殺敵,殺敵!”

金庸先生曾借用梁啟超的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武者為國為民才能稱“俠”,否則就只是“武夫”。

辛棄疾心懷家國,武功用來保家衛國,不愧“俠”之稱號。但空懷雄心壯志,生不逢時,鬱鬱而終,實在令人不勝唏噓。

辛棄疾——一個被詩歌耽誤的武林高手

如果辛棄疾生於秦皇漢武時期,也許就能一展平生抱負“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了。

雖然歷史沒有成就一個名垂青史的將軍,卻送給我們一位流芳百世的大詞人。

辛棄疾用他那隻生花的妙筆,書寫人生,揮灑激情。讓後輩世人品味他的坎坷曲折,讀懂他的喜怒哀樂,這也未嘗不是另一種人生。

上帝給我們關上了門,他總會給我們開一扇窗。

生活饋贈我們雷霆風霜,我們報之春風化雨,命運賜予我們繁華錦繡,我們也要安之若素。

這樣的人生才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