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的記憶|從老糧倉到“城市客廳”,王店的“前世今生”

文/圖 | 顧曉鴻

糧倉的記憶|從老糧倉到“城市客廳”,王店的“前世今生”

嘉興自古是江河湖海的澤國,是“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1959年,嘉興城南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碳化、如黑瑪瑙般晶瑩的稻米顆粒。同屬馬家浜文化的桐鄉市羅家角遺址發現了穀粒156顆,測定年代為距今7000多年,嘉興,由此被認定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

馬家浜先民煮出第一釜噴香的米飯時,意味著人類農業文化邁出重要一步。沿著先民的開拓足跡,此後嘉興在歷朝都是重要糧倉。

糧倉的記憶|從老糧倉到“城市客廳”,王店的“前世今生”

從嘉興地名變化就知道歷史與糧食有關。嘉興古名嘉禾、禾興,因禾而興。公元231年,三國吳主孫權看到這裡有“野稻自生”,以為祥瑞,遂將秦以來由拳縣改為禾興縣。為紀念此事,孫權第二年將年號改為嘉禾。後來為避太子名“孫禾”,禾興縣又改為嘉興縣。

雖古有諺語“蘇湖熟,天下足”的流傳,讓蘇州、湖州大出風頭。其實,嘉興才是最大的糧倉。

自漢代以來嘉興江南平原就開始已有屯田記錄,到唐朝時就被譽為江南糧倉,“嘉禾在全吳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唐·李翰《嘉禾屯田政績記》,“嘉禾屯田”成為江南糧倉的代名詞。

糧倉的記憶|從老糧倉到“城市客廳”,王店的“前世今生”

時代進入新中國初期。糧食安全與儲備成為當時之急。1952年在王店鎮塘東街13號長水塘的東岸,有14個圓筒建築,自西向東三排平行或錯位等距離排列,佔地面積5700平方米,這就是王店蘇式圓筒糧倉群。該糧倉群建築形制特殊,規模頗大,在嘉興同類建築中較為罕見,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價值,是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王店米廠改制,老糧倉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誰也想不到,沉寂多年後它會因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煥發新生,並在2020年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瞬間成了王店鎮的“網紅”打卡地。

“保持原汁原味”在不破壞原有風格,王店鎮對老糧倉周邊幾排單層建築進行全方位改造包裝。從破舊衰敗的老房子一點點變成高大上的“城市客廳”。從老糧倉走進“城市客廳”,我們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王店的“前世今生”。

糧倉的記憶|從老糧倉到“城市客廳”,王店的“前世今生”

嘉興各縣(市、區)的鄉鎮保留著很多老糧倉,希望能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讓老糧倉從糧食的儲存空間變成今日豐裕的精神食糧,讓我們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家中餘糧,心中不慌”。

“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們生存的根本,是共同奔小康的基石,基石才能牢不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