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導語:

商周時期是古代歷史上青銅器作器的鼎盛時期。一方面由於這時候青銅冶煉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另一方面青銅資源在這一時期仍然為貴族所壟斷,貴族和周天子製作青銅器已經成為這一時期的傳統。文獻記載: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

。周人自古公亶父時期在周原營建新都,至文王時期有將都城遷移至豐京,武王至成王時期又營建鎬京,自此以豐鎬作為西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周原遺址作為周人先祖居住的地方,一直在西周時期佔有重要地位,作為西周時期周人宗廟和祖舍所在。到了西周末年,犬戎入侵,貴族倉皇出逃,西周就此覆滅,周平王遷都洛邑,另立宗廟,周原也徹底廢棄。

周原營建與周人早期記憶

西周的族群最早頗具有神話意味,傳說“

姜塬履巨人跡

”而生下週人的先祖后稷。后稷出生之時其父母認為他是不祥之人因此將他棄於荒野之中,沒有想到后稷受到神靈庇佑,不僅路上的野獸避開他不踩踏他,連鳥兒還伸出翅膀保護他,不讓他挨餓受凍。后稷後來長大後果然很有一番作為,先是教授人們耕種,使人們免於飢餓,被尊為農神;在大禹時期還極力輔佐大禹,成為賢能的治世之臣。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后稷

若干世後,到了不窋時期,因為夏王朝統治末期,政德衰微,不窋失去官職,逃竄到了戎狄之間,使得周人在很長一段時期和遊牧為生的戎狄部落沒有任何差別。到了公劉時期,公劉將都邑遷到了豳地,作為周人脫離戎狄,迴歸中原文明的第一步。

及至古公亶父時期,為了徹底擺脫戎狄的侵擾,周人在古公亶父的帶領下,“

渡漆沮、逾梁山

”來到了位於岐山下的周原。周原大致位於今天的陝西省岐山和扶風縣一帶,作為周人的宗廟之所和早期城邑,周原之上興建了大量的宮殿建築、貴族居所。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周原遺址

又被稱為

鳳雛甲組建築基址

的西周高等級貴族及宗廟遺址,整座庭院由照壁、前堂、後室、前庭、後院、天井、廂房、迴廊構成,其中西廂房的窖穴坑中還出土了大批周初的甲骨。還有

雲塘-齊鎮建築基址群

,整座建築基址群包括夯土建築基址8座,居中為主體建築,平面呈凹字型,平面為一開放式廳堂,南邊為U字形石子路,兩面還有附屬建築,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臺基上有柱礎。還有門塾建築,位於南側,為一東西向長方形臺基圍牆連線起圍牆組成一個凸字形結構的對稱佈局建築群。

史牆盤和西周青銅窖藏

史牆盤是考古出土的青銅器,和平時所見的傳世器不同,史牆盤有確切的出土地點和出土單位。

史牆盤出土於陝西省扶風莊白村青銅窖藏,是周原上眾多青銅器窖藏之一。莊白村窖藏公發現有窖藏青銅器100多件,其中74件未帶有銘文的青銅器。

作器者為西周時期微氏家族的四代成員,史牆盤是微氏家族一位名為牆的家庭成員所作。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史牆盤

史牆盤因其文盤形,因盤中有銘文“

史使牆

”表明作器者身份而得名。器身通高16。2釐米,口徑47。3釐米,深8。6釐米。口沿外有雙附耳,底部為圈足。器身飾鳳鳥紋和雲紋,鳥尾奇長,盤底部刻有銘文18行284字。

史牆盤盤內銘文字數很多,是西周時期較長銘文的典型代表。

無獨有偶,西周時期刻銘青銅器中以傳世的毛公鼎字數最多,共有499字,是一篇完整的冊命和封賞文書,同時還兼有書史的功能。建國後,出土的器物中以同為周原出土的逨盤字數最多,共有360餘字,記載了單氏家族的歷史和西周自文王以來的十餘代周王的世系及相關歷史。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史牆盤銘文

周代是長銘文的高峰時期,在此之前的商代,青銅器一般只有簡單的一兩個字,到了晚上時期銘文較長者有數個字。這可能和商代流行在甲骨上刻寫文字有關。商代的青銅器上文字一般表示作器者名,或者器主人姓名,亦或是族徽。比如商代銅器上有“婦好”“亞”等表示器主人為“婦好”,或者代表“亞”族所有。

史牆盤銘文和西周史實

盤底銘文為:

曰,古文王初……泌圍武王……富聖成王……肅握康王……玄普邵昭王……窗艦穆王……攘祁上下,巫獄趁慕,昊復亡吳……青幽高祖,甲效微需處……歌史使祖道來見武王,武王則令……舍圍於周……霧得文考,乙公稼越 ……史使牆夙夜不縈墜,其日蔑歷。……用作寶季棄……戈雍受授牆爾簇福裹……其萬年永寶用。

從銘文記載來看,文中記載了文王、武王至穆王共6位周王在位的歷史事實,和傳世文獻所記載的周王世系相互對應

。此外文中提及了西周初年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如文王受封西伯、教化萬民,頗受商王重視;武王伐紂、滅掉殷商,建立周王朝、征伐西夷;成王時期受到周公輔佐;康王時期分治;昭王南征;穆王時期大肆征伐,四處開拓疆土。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周文王

文中同樣追溯了微氏家族的先祖啟在微和靈兩地主持祭祀炎帝的事蹟;微氏子迪前去覲見武王,住在周原。先祖達作為周王的計量管理,鞠躬盡瘁為周王盡忠盡職;辛則教育子孫,成長成才;牆的父親乙公則親自區勸克農桑,並且教導牆努力學習。牆則作為周穆王的史官,追記了家族和周王室的歷史,並將這些久遠的事蹟記錄下來,永傳後世。

西周時期這種類似的家族作器並不鮮見,特別是在周原地區,從牆可以追溯的先祖來看,自微氏子迪時期開始,微氏家族就已經定居在周原了,並且歷代一直效命於周王室。西周初期微氏家族的的地位一度比較顯赫,甚至擁有封地,而西周時期流行的宗法制度來說,封國是直接由大宗,也就是嫡長子繼承。

根據銘文記載來看,有一位先祖甚至做起了管理府庫計量的小官,這似乎暗示者牆這一支可能是微氏家族的小宗,並沒有繼承先祖的封地和封號

西周末期的周原和青銅窖藏

從周人早期的歷史來看,周人曾有很長一段時期奔徙於戎狄之間,而後為了逃離戎狄,有一度將都邑逐漸向東方遷徙,一直到古公亶父時期將都邑搬到了周原。為什麼周人如此忌諱戎狄呢?我們不妨從周人的世系開始追溯。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帝嚳

西周時期周人始終未能擺脫來自西方戎狄的侵擾,歷史記載有言:

靡室靡家,獫狁之故

。許多傳世青銅器如多友鼎、虢季子白盤等都記載了西周時期的征伐之事,而十之五六都和征伐戎狄有關。西周晚期周王室衰弱,幽王“烽火戲諸侯”更是使周王室失去了諸侯的保護,直接導致了西周的覆亡。

史牆盤與反映的西周時期世家貴族家族作器習俗

烽火戲諸侯

作為西周宗廟和西周政治生活象徵的周原更是直接被作為戎狄入侵的重點,面對強大的敵人,周原的貴族宗室們倉皇出逃。但畢竟青銅器作為貴重物品,不方便隨身攜帶,所以只能在屋宅附近挖鑿大坑將這些青銅器匆匆掩埋,以便將來光復後還能取出繼續使用。周原丟為數甚多的青銅窖藏應該就是這些貴族匆忙之下埋藏的窖坑,因為歷史悠久,埋器者也不知所蹤,才得以儲存下來這些珍貴的青銅器。

結語

西周時期帶銘青銅器的發現是研究西周歷史的西周宗族制度的重要歷史資料。他別是自商代晚期以來,書寫材料的變化更是使得大量的青銅器銘文問世,成為珍貴的文字材料,西周的青銅銘文被稱為“金文”是古代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之一,且大多數被人們釋讀,引用微重要哦的史料。透過青銅銘文,我們可以瞭解西周的祭祀制度、官制、冊命制度、外交制度、土地買賣、征伐戰爭等各個方面,可以說青銅文字對於我們實現“

將地上傳世文獻和地下出土材料相結合

”的歷史研究方式做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佚名 《詩經》

司馬遷 《史記》

王國維 《古史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