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國內首個無感通行收費站 圖源:中國電信

30秒快讀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從廣州白雲機場向南驅車約6公里,遠遠便看到一抹輕逸的“銀白色水袖”,那是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親自設計的機場高速路機場收費站(以下簡稱機場收費站),國內首個無感通行收費站。幾分鐘後,汽車駛過收費站,以70公里的時速。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廣州機場高速路機場收費站

“高速路出入口塞車一去不復返。”11月12日,廣州快速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軍在2021國際數字科技展暨天翼智慧生態博覽會天翼雲論壇(以下簡稱天翼雲論壇)上自信地宣佈,

無論是80公里的最高通行速度,還是1.65秒的單車道交易時長,機場收費站都創了全國紀錄

消失的收費杆背後,是一朵無處不在的雲。

11月11日,中國電信集團黨組副書記邵廣祿在天翼智慧生態博覽會高峰論壇上宣佈,天翼雲升級4。0版本,以雲網融合戰略為核心,全面升級分散式雲基礎設施、雲作業系統、雲產品能力,從而實現一雲多型、一雲多芯、一張雲網、一致架構、統一排程、統一運維。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中國電信集團黨組副書記邵廣祿

如果說10歲的天翼雲此前度過了自己的黃金時代,那麼,當人類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時,它站在了下一個白金10年的入口。

新網路:

無處不在的分散式雲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強

“天翼雲4。0是一朵分散式雲、自主可控的雲、安全可信的雲和開放合作的雲。”11月12日,天翼雲論壇上,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志強用“四朵雲”概括了新版天翼雲的能力。這一天,天翼雲換裝,變成了代表奮鬥的“中國紅”。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這種“紅”或許還有另一種含義。分散式雲正在成為企業上雲的新正規化。連續兩年,分散式雲被列入Gartner戰略技術趨勢榜單,在雲計算領域,算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紅”。

公有云的服務 私有云的敏捷

2021年以來,各大雲服務商紛紛宣佈升級為分散式雲,天翼雲,是第一朵宣佈全面升級的運營商雲。

所謂分散式雲,根據Gartner的定義,是指將公有云服務(通常包括必要的硬體和軟體

分佈到不同的物理位置(即邊緣),服務的所有權、運營、治理、更新和發展仍然由原始公有云提供商負責。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對雲計算來說,變化才是常態。”天翼雲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廣小明認為,自2006年亞馬遜上線Amazon S3 (Simple Storage Service簡單儲存服務)以及Amazon EC2(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彈性計雲服務) ,從公有云到私有云,再到混合雲,雲計算已經“火”了15年,而分散式雲的出現,讓這把火至少還要繼續“燒”10年。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小明

與上一代雲計算相比,儘管起源於公有云、混合雲和邊緣計算,但分散式雲的根本不同在於,它是第一個將所有云服務的物理位置作為其定義一部分的雲模型,使用者可以透過集中管控,統一管理位於不同位置的雲資源和業務應用,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獲取需要的雲資源與雲服務。

簡單理解,儘管混合雲滿足了使用者將資料駐留本地、可信安全的需求,但它打破了公有云的價值主張,由使用者控制和運營,事實上會浪費大量算力,同時也無法利用公有云在技術、創新上的快速迭代。分散式雲則結合了混合雲和邊緣雲的優點,既能將雲“分發”到特定且變化的邊緣位置,物理上更接近使用者,同時它依然屬於雲服務商提供的雲服務範疇,可以統一運維、統一排程。

政企上雲首選

對於迫切需要數字化轉型的傳統產業而言,分散式雲無疑是打消“上雲”顧慮的最佳解決方案。

據胡志強介紹,天翼雲企業屬地節點和中心節點採用統一的技術架構,透過統一技術棧的分散式雲作業系統,由雲服務商對企業屬地節點提供專業的運維服務,企業無需投入過多資源關注雲的運維,因此,可大幅降低企業的IT運營成本。由於邊緣節點可以部署在客戶資料中心,企業資料的儲存,處理和使用都在本地,客戶對於資料安全有明顯的感知體驗。

對於中小企業,分散式雲尤為友好。此次天翼智博會期間,天翼雲推出四款邊緣產品,本地輕量敏捷雲ACS、智慧邊緣雲ECX、超融合一體機iStack、邊緣盒子iBox。全部支援輕量化部署,單節點最小3臺伺服器便可以部署,不僅降低了企業上雲門檻,而且能夠滿足一些時延要求高、但位置分散的傳統業務,比如海關物流等場景。

Gartner預測,到2025年,超過50%的組織將在其選擇的地點使用分散式雲,超過75%的資料將在邊緣側處理。

IDC預測,未來幾年,邊緣架構的支出數量增長遠遠超過核心層,邊緣雲的部署是核心雲3倍以上增速。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新邊緣:

無限可能的X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國內的浪潮、華為、騰訊、阿里,國外的AWS、Azure、Google Cloud,都在探索分散式雲的架構和全系列產品組合。但毫無疑問,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雲,在下一代雲計算的發展中,天翼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獨一無二的千城萬池

“Everything on Cloud”,資料顯示,2025年中國90%以上的應用將遷移到雲上,中國企業上雲率將達85%,各行各業逐漸從“上網”演變到“上雲”。一切業務由雲提供,雲提供一切業務,入網即上雲,正從理想走向現實。

不久前,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在第二屆世界數字經濟論壇發言時指出,“數字經濟的底座正從連線為主的網路基礎設施向雲網融合的數字資訊基礎設施加速演進。”

作為全球第一家提出“雲網融合”發展的電信運營商,2020年11月,中國電信明確了“雲網協同、雲網融合、雲網一體化”的三階段發展路線,而分散式雲成功實施的核心,正是雲網融合。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本次論壇,天翼雲表示將全面升級雲網基礎設施,推進“千城萬池”戰略。這意味著,中國電信正逐步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邁進。

中國電信雲網資源優勢,常被提及的是“2+4+31+X+O”的層次化架構,其中,2是內蒙和貴州兩個全國性雲基地,超大規模的融合資源池;4是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川渝陝四個國內最發達的區域建成大規模公有云;31是指在國內部署的31個省級資料中心;X是任意節點打造差異化邊緣雲;O則是佈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算力體系延展至海外,在全球27個國家42座城市部署超過100個Pop。

在中心雲時代,2+4+31的佈局並不難理解,對於雲服務商而言,大規模的集中式計算是實力的體現。但進入分散式雲時代,X,更為重要。

“可鹽可甜”的邊緣節點

這裡的X,含義甚多。

它或許是300、2800+,也可能是60000。

鮮有人注意這樣一個數字:中國電信在全國有超過60000個透過高速網路連線的局所。所謂局所,是電信運營商在固網時代打造的“邊緣節點”,固話和寬頻完成“最後三公里”的中轉站。以往,它是5G和FTTH固移光纖基礎資源的共享空間,如今,成為雲網融合“下沉”到邊緣的最佳物理節點。

多年的固網建設,讓中國電信攢了一筆“厚厚的家底”,全國300多個地市有本地節點,2800多個區縣建有邊緣節點,加上60000多個局所,在距離使用者最近的地方,中國電信有足夠的物理空間部署算力。

“這是無可比擬、不可再生的雲網資源優勢。”胡志強透露,天翼雲將利用邊緣產品,在地市基於輕量化敏捷雲ACS全面部署算力資源;在各區縣,基於智慧邊緣雲ECX結合天翼雲CDN的布點覆蓋能力,提供AlwaysReady的算力資源;在5-10ms時延圈內實現算力實時交付。

當然,X也可能是無限,隨時可用,可鹽可甜。

天翼雲此次推出的超融合一體機iStack、邊緣盒子iBox,可以將算力按需部署,無論是園區、廠區、各級政府等客戶機房,還是中國電信的區域性機房,都能成為一個邊緣節點,提供豐富多型邊緣雲服務,從而實現1-5ms超低時延,而這個時延基本可滿足高精度工業級生產需求。

前文中提到“不落杆”的廣州機場收費站,便是將算力“下沉”至高速路入口,當車輛以80公里的時速駛往收費站時,透過天翼雲的邊、雲、網、智一體化方案,攝像頭拍攝、邊緣節點演算法排程、演算法計算、扣費資訊比對、網路傳輸等全部流程的時延控制在500毫秒之內,從而使無感通行成為可能。

新算力:

拒絕“饕餮” 軟硬兼施 雙管齊下

算力對經濟產出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據中國信通院測算,從投入產出看,2020年我國算力產業規模達2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產出1。7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產出6。3萬億元,即在算力產業中每投入1元,平均將帶動3-4元的經濟產出。

“生產力發展階段正從動力時代向算力時代加速演進。”正如李正茂所言,當算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核心生產力時,算力規模,已經成為衡量數字經濟的關鍵指標。

永遠不夠用的算力

2020年,我國算力增速達30%,資料中心標準機架超過400萬架,其中中國電信擁有約 700 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超過 42 萬個,佔全國算力的十分之一。

面對海量的資料增長,這樣的規模顯然還不夠。英特爾預計,到2030年,每個人都可能擁有1 Pflops(每秒進行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算力和1 PB(Petabyte千萬億位元組)的資料,時延不到1毫秒。可比資料是,2019年,全球超算500強的入門門檻是1。022 Pflops。

廣小明曾測算過自己日常使用的算力,一臺筆記本、兩臺雲電腦再加一臺開發伺服器,作為專業人士,他使用的算力也不過只有120G,算力增長有著巨大的需求空間。

今年8月20日迴歸A股時,中國電信曾表示,將在雲網融合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專案做重點投入。然而,即使增速再快,站在使用者需求端看,算力好像“饕餮”,永遠不夠。

以一家智慧醫院為例,每天產生的資料量超過3TB,如果資料全部傳輸至中心雲,昂貴的公網費用和有限的頻寬資源都難以支撐這樣的場景。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圖源:東方IC

軟硬兼施“解放”算力

滿足算力,除了部署新算力,必須對現有云網進行最佳化。“算力的需求側和供給側並沒有實現真正平衡。”廣小明認為,合適的算力必須在合適的地點創造合適的應用,但現有云架構常用的虛擬化技術,往往會讓CPU在虛擬化層額外耗費15%-17%的算力,釋放這部分算力最好的方式是“軟硬齊下”。

比如天翼雲與英特爾合作的智慧加速卡,可以將CPU從一些簡單重複的計算中釋放出來,從而使整體算力提升10%,以公有云巨大的體量計算,挖掘的算力潛力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目前,從現網測試結果來看,網路轉發單核突破千萬PPS(每秒資料包),較之前提升10倍,廣域時延小於15ms(毫秒),以往單核只能處理100-200家租戶,現在可處理數量增長6-9倍。

據瞭解,升級為4。0版本之後,天翼雲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算力方面,單區域可支援10萬臺物理機,單叢集可支援3萬臺物理機,全面支援X86、ARM、GPU等異構算力;儲存方面,儲存IO突破100萬IOPS、儲存時延縮至100us、儲存單叢集支援10000節點。

新未來:

中國電信的生態能力底座

2020年天翼智博會上,當中國電信集團黨組副書記邵廣祿表示“

雲計算將成為中國電信主業

”時,有人還在擔憂,天翼雲能否“勇擔重任”,但到了今年智博會,無人再懷疑,未來10年,天翼雲對中國電信而言,意義深遠。

2021 年7 月1日,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成立的天翼雲,從4000萬元收入起步,到今年預計的280億規模,已經成長為全球運營商雲服務、中國央企雲服務、中國政務雲公有云領域的第一品牌。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憑藉公有云、私有云、專屬雲、混合雲的一雲多型服務能力以及國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IDC 資源,天翼雲有望繼續保持雲計算市場領先地位。

中國電信:天翼雲4.0最佳樣本

在中國電信整個生態體系中,天翼雲的兩個核心地位值得關注。

一是中國電信生態合作的能力底座,目前包括數字生活、天翼物聯等在內的中國電信六大協同平臺,都是基於天翼雲對外展開合作,這點與阿里雲在整個阿里巴巴作業系統內的地位相當,是底層核心能力。

新一代“網紅”天翼雲4.0:用一朵“分散式雲”開啟白金10年

更值得關注的是資本生態層面。胡志強表示,目前整個中國電信的投資佈局是以天翼雲作為生態佈局的核心,預計在十四五期間,攜手中國電信的投資公司和九大產業基金,帶動千億級資金支援天翼雲生態夥伴的創新孵化。今年3月,中國電信投資公司完成對ZStack(雲軸科技)的戰略投資。資料顯示,雲軸科技成立5年,主營私有云和混合雲。

甚至連中國電信自己,也是天翼雲4。0的最佳樣本。

2020年7月,中國電信提出IT系統全面上雲,其中新建系統100%上雲,存量系統三年上雲。正在“雲改數轉”的中國電信,將自己的數字化轉型全面“押寶”在天翼雲4。0上,透過全網統一的雲管平臺,納管了31個省的資源池,數萬臺伺服器。如今,全網資源的排程能力和資源交付效率得到極大提升,系統擴容時間從以月為單位變為以分鐘為單位。同時,天翼雲統一承載中國電信3100個業務系統,新應用從開發到上線的效率提升了30%,經營分析決策類應用,業務響應時間由T+1縮短到10分鐘以內。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電信將“整條命”交給了天翼雲,數億使用者和數千億營收,以分佈雲的方式承載在雲端。

2035:科技領軍企業

但面向未來10年,這些還遠遠不夠。根據《雲網融合2030技術白皮書》,中國電信最終目標是實現一體化供給、一體化運營、一體化服務。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認為,目前的雲網融合側重網路、算力和儲存三大資源的融合,只能算“物理反應”階段,重在提升網路的彈性和柔性,雲和網在資源形態上相互比較獨立,有各自的基礎硬體和運營系統,最多隻能彼此呼叫,“軟煙囪”依然存在。而未來的雲網一體,則要讓雲和網發生“化學反應”,實現技術底座、運營管理和供給方式三統一,形成真正的數字化平臺,實現各種能力服務化。

無論物理實驗,還是化學反應,天翼雲只有一條路可走——科技創新。回A前,中國電信提出新的發展目標——“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並承諾三年內,將在雲網融合運營系統、雲網安全能力平臺、5G邊緣服務等六類科技創新專案上投資300億元。

在雲網融合領域,中國電信已推出自研天翼雲、IaaS+PaaS+大資料/AI 等 50 餘項核心技術,大量核心關鍵技術實現成果轉化,形成了天翼雲優勢的產品與服務能力,並實現規模商用。

“隨著雲時代的到來,在雲計算這個戰場上,我們終將透過自主創新和研發,樹立中國電信‘科技型’企業的招牌。”廣小明對此很有信心。

此前一天,11月11日,中國電信釋出了自己的科技創新規劃,從現在起到2035年,將分三步把中國電信打造成科技領軍企業、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作者/

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編輯/

挨踢妹

排版/季嘉穎

圖片/中國電信、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