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丨為什麼現在的人那麼焦慮?

知乎高贊丨為什麼現在的人那麼焦慮?

閱讀引導:

本文適用於

焦慮的你

,提醒你有效避開焦慮陷阱。

作者:kunkka,來源:職場一堂課(yitangkecollege)

全文2968字,閱讀時間約5-8分鐘

昨天看圓桌派的時候,有一集的主題是關於“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開始老了”,其中馬家輝老師說到這麼一段話:

假如你感覺自己老了,你不是老,你是恐懼老,恐懼自己能力不夠,你有焦慮。

可假如你那個時候有自信心的話,那不就,你不會感覺老的,而是我成熟。

知乎高贊丨為什麼現在的人那麼焦慮?

截圖來自馬家輝老師的知乎

不過今天,我們不是談為什麼覺得老了,而是聊一聊馬老師所提到的焦慮,為什麼現在的人會有這麼強烈的焦慮感?

01

我在兩三年前的那份工作裡,當時候我已經工作了一年多,那是我從業的第二份工作,入職大概半年後,我有過一次特別強烈的焦慮感。

原因是因為,我自認為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比其他同事差,我的部門經理也很認可我的工作表現。但我就是沒有升職,依然是個普通專員,而跟我同一時期入職的同事,都已經升到部門主管了(跟我不是同一個部門)。

我也找過我的領導談話,跟他提升職的要求,他承諾幫我爭取部門編制,提個職位,因為我相信他的為人,拒絕了其他公司的offer,但是這件事情依然一拖再拖,他看似很努力的幫我爭取,但是因為性格不夠強勢,甚至連另一個部門入職時間比我還晚的實習生,都升到高階專員了。

而我所期盼的,卻始終等不到結果。

那段時間我的焦慮感就特別的強烈,當時找了一個職場前輩,也是我的好友Sandy姐談了談這件事情。

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一個過來人,並且那麼耐心的開導自己。

她告訴我,為什麼要去跟別人比呢?如果你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別人身上,你始終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我們應該跟自己比才對,今天的你比昨天優秀,明天的你比自己優秀,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時,提高自己,還有什麼地方不能去嗎?更何況,你已經得到其他公司的認可,你的焦慮來源於跟別人的攀比,而不是能力。

我聽從她的建議,開始不再關注他人,那段時間我拼命的健身告別了瘦弱的身材,體重從55KG增長到70KG;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大概在半年後獲得正式升職,我也選擇離開,因為自己拿到了主管的offer。

心理學中有個孕婦效應,當人懷孕的時候,就發現生活中的孕婦特別多。當你開始關注升職這件事情時,就開始注意到身邊升職的人,而自己卻還沒升職,這種落差感導致了內心焦慮。

當我不再關注他人的時候,發現世界其實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感覺到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資訊傳遞更高效,人們更容易獲得資訊,而那些刷屏的爆款文章,有許多都是在販賣焦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向你收取治療焦慮的課程。

但是如果你遮蔽了這些聲音,你會發現生活依然很美好。

不過除了外界的影響外,焦慮產生更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們自身。

02

今年8月,我開始在知乎上面答題。最初的時候,只是將它當做個人說話的渠道罷了,那時候我也是一個知乎小透明。但是我也很用心的在上面分享一些個人經驗,但點讚的寥寥無幾。

那時候我同樣很焦慮,我會想為什麼啊?

難道是我的回答質量不好?可是那些內容比我還差的人卻能夠獲得數百個、上千個贊。

難道是我不夠努力?可是我真的很認真很認真的在答題,在傳播有用的經驗。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我不知所措,我甚至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這一行呢?為什麼自己找不到方法呢?

同一時間內,我認識的一些同行,跟我一樣的轉行新人,他們卻做的風生水起;再看看我過往的同事,各個跳槽升職,如果我不選擇新的開始,是不是會有更好的發展呢?

看著他們的成績,我更加焦慮了。這是從我畢業至今,五年多內出現焦慮感最強烈的一次。

正如文章開頭,引用馬家輝老師的那段話,

恐懼自己的能力不足夠,所以焦慮。

因為對自己所作所為沒有信心,所以焦慮;因為付出了之後,沒有得到反饋,所以更加焦慮。

《哈佛幸福課》的作者丹尼爾·吉爾伯特有個論斷,人類是唯一考慮未來有各種可能性的物種。當我們在面對未知的時候,會思考過特別多的可能性,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

當你從健身房會籍顧問那裡辦了一張健身卡之後,你是不是就開始憧憬著自己未來美好的身材?女生開始幻想著馬甲線、翹臀小蠻腰,男生則YY一下自己馬上就有彭于晏那樣的好身材。

當你購買了一張彩票時,你可能就幻想著中獎了之後打算怎麼花,去馬爾地夫還是夏威夷,買車好還是買房好。

當你的另一半夜不歸宿,電話又無法打通的時候,這時候你又開始幻想著,TA是不是出了什麼意外?TA是不是出軌了?

然而現實卻是什麼都沒發生,既沒有擁有好身材,彩票也沒有中大獎,另一半隻是手機沒電了而已。

當我們現實與這種獎勵的承諾之間有巨大差距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很大的落差感,

但是這種落差感很快就會消散如煙,因為你清楚的知道這只是對未來的幻想。

但當我們的努力跟付出,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我們內心的落差感就變成了焦慮感,因為你知道這不是幻想,自己確實有付出行動,但是卻沒有一個理想的效果,甚至連一點反饋都沒有。

就像我一樣,在知乎寫了N個回答,但獲得的點贊反饋卻寥寥無幾,

內心對這種落差無法接受,恐懼自己的能力不足,自然就變得更加焦慮了。

03

坦白說,焦慮感包圍了我很久,直到國慶節前後,我寫了另一個回答《三流大學和一流大學學生的簡歷有什麼區別?》,這篇回答迅速的成為爆款,一夜之間數百人點贊,我的手機滴滴滴響個不停。

知乎高贊丨為什麼現在的人那麼焦慮?

努力看似得到反饋,按理而言落差感應該消散,變得不再焦慮了。

但是事實正好與之相反,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篇回答會如此火爆。

我依然有很強烈的焦慮,我不知道自己未來還能不能寫出爆款的回答,

究其原因依然是——對自己能力不足的恐懼,讓我自己感覺到焦慮。

但是很快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並不是因為我又接二連三的的寫出更多的爆款回答,而是我找到了焦慮感產生的另外一個原因。

除了恐懼能力的不足外,還因為付出沒有得到“即時獎勵”。

《自控力》一書中提到過一個實驗,在2007年時對比了黑猩猩與人類的自控力。參賽者面臨的挑戰是,在2份與6份零食之間做個選擇,但條件是必須等待2分鐘後才能選擇吃掉6份零食,而那2份零食可以即刻吃掉。

所有人都知道6份零食比起2份更具誘惑力,但卻因為增加了“延時”的條件,最後的結果卻是,72%的黑猩猩選擇了等待,以便獲得更大的收穫;而只有19%的學生願意等待。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在面對即時獎勵的時候,分泌了更多的多巴胺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而未來的獎勵則無法啟用這個系統。所以當我們面對這實驗中的兩個選擇時,大部分人會選擇即時獎勵。

而我撰寫了回答之後,沒有得到即時獎勵,當真的是能力不行寫的內容質量太差嘛?很顯然不是這樣,只是有些事情的獎勵並不是在當下給予我,而是發生在未來。

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在第一個千贊回答後,我又陸續的寫出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就好像你今天踏入了健身房,但並不會馬上就有腹肌一樣,你需要堅持一段時間,這個獎勵才能夠兌現。

因為有的事情,它的獎勵並不能馬上兌現,而且兌現的方式並不是只依靠一個步驟,需要不斷的堅持下去。例如學習功課、職場提升,都是需要多個步驟。

理解了這點,我積極地調整自己心態,因為我知道有些事情的獎勵是發生在未來。

我深信,告別焦慮的最有效途徑在於,弄清楚焦慮的來源,為何焦慮,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些陷阱的存在,才能夠更有效的幫助你避開它們。

-end-

作者介紹:kunkka,知乎專欄作者,單個回答獲得30K點贊,烏魯魯的鏟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