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北京一枚郵幣資訊,郵票錢幣交易、郵票錢幣回收,1000萬郵票錢幣愛好者的資訊釋出平臺。

今天,《豫劇》郵票圖稿正式亮相。那麼一套三枚的《豫劇》郵票都講了哪些故事呢?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第一枚郵票表現的是“

花木蘭

”。花木蘭可以說是中外皆知的形象之一。國人熟悉這位巾幗英雄,是因為中學課本上就有《木蘭辭》。像“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磨刀霍霍向豬羊”、“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也正因為花木蘭身上散發著“巾幗不讓鬚眉”之鴻志和“家國天下”之情懷,使之頻頻亮相春晚舞臺,為人熟知。

外國人熟悉她,是因為迪士尼曾經將她搬上大熒幕,使她成為為數不多的、登上迪士尼電影的中國古人。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豫劇》郵票講了哪三個故事

第二枚郵票表現的是“

七品芝麻官

”。在我國傳統劇目裡,丑角往往是被嘲弄的物件,像《七品芝麻官》這種整本大戲在我國傳統劇目中,以之為主角,確不多見。稍有疏忽,失去分寸感,就會歪曲主要人物成為被嘲弄的物件。而《七品芝麻官》完完全全打破了英雄人物必須“高、大、全”的框框,一個鼻子上帶著白塊塊的丑角,滿心裡裝的是黎民百姓,能與民做主,面對強權,執法不阿,敢於鬥爭,終於將一品誥命夫人拉下了馬,使人看了痛快淋漓。那一句“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也成為經典段子。

第三枚郵票表現的是“

朝陽溝

”。《朝陽溝》由著名戲劇家楊蘭春創作於1958年,當年採用邊創作、邊排演的方式,臨上臺才寫定最後的唱詞。據說,1958年3月20日《朝陽溝》在鄭州北下街河南劇院(今已拆除)首場演出時,參加全省文化局長會議的同志都來看這出“躍進戲”。開演前,馮紀漢副局長先簡單地介紹了劇情和編排經過,人們還有點兒不相信。戲要開演了,楊蘭春說:“等等,還有四句合唱的詞沒想好呢!”馮紀漢到大幕前說:“同志們,稍等一會兒,還有四句合唱的詞沒想好呢!”觀眾們哄的一聲都笑了。楊蘭春趕緊編了四句詞,就是:“老風俗舊習慣年年改進,年年改月月換日月更新。有文化能勞動情通理順,要當成傳家寶傳給兒孫。”從當時的劇本看,有的地方也是差三隔四,不合乎邏輯,很粗糙。然而,該劇從誕生起就廣受歡迎,是豫劇現代戲成熟的標誌,在中國現代戲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編輯:北京一枚郵幣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