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怎麼說服個性倔強的人? 在這裡我們要學會利用逆反心理。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請不要閱讀第七章第七節的內容。”這是一個作家寫在其著作扉頁上的一句饒有趣味的話,後來,這個作家做了一個調查不由得笑了,因為他發現絕大部分的讀者都是從第七章第七節開始讀他的著作,而這就是他寫那句話的真正目的。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當別人告訴你“不準看”時你卻偏偏要看,這就是一種“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們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態度採取相反的態度的一種心理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有 “不受教”、“不聽話”、與別人“對著幹”的事情出現,人們常常透過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的行為 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來抗拒和擺脫約束,或者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佔有慾。這種被禁止的慾望越強烈它所產生的抗拒心理也就越大。所以,如果能善於利用這種心理傾向, 不僅可以將頑固的反對者軟化,而且可以打破對手原有的意念,讓他按你的意思去辦。就像我們影片開頭講的故事一樣,正是利用了人性的這一點。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根“反骨” 逆反心理可以造成這樣的一種心理結果:你越是制止人們的某種行為他們越是想要這樣做 ,如果你堅持採取某種行動,結果卻會使對方採取相反的行動。利用這種心理效果,我們可以設下一個小陷阱刺激對方的逆反心理使其主動地鑽進來,以達到改變人們某種行為的目的。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好奇心影響他人行為,這與利用逆反心理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每個人都天生有一種獵奇心理,對那些新鮮事物或傳聞有強烈的好奇心。越是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就越有興趣去了解,也就是說,好奇心是一種強大的推動力,能夠在無形中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誘導人們行動,充分利用別人的好奇心來影響對方的行為。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還有一個方法是利用慣性思維巧妙提問讓對方掉入你的‘陷阱’。在溝通心理學上有一個“6+1”法則,用來說明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在被連續問到6個作肯定回答的問題之後, 那麼第7個問題他也會習慣性地做出肯定回答。而如果前面6個問題都做否定回答,第7個問題也會習慣性地做否定回答。這是人腦的思維習慣,我們在一些惡搞朋友的遊戲或者段子 中經常能夠看到對慣性思維的運用。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領導者,但是一定有絕大多數人有著令自己頭痛的領導,有時候領導做錯了某些事,我們不好當面指出怎麼辦?我們可以利用聲東擊西的方式讓對方開竅。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春秋時期,齊景公非常喜歡打獵,於是讓人養了很多老鷹和獵狗。有一次,負責養老鷹的燭鄒不小心讓一隻老鷹逃走了,齊景公大怒要把燭鄒殺掉。晏子聽說後想勸說齊景公不該殺燭鄒,但他沒有直接勸,而是採用了聲東擊西的方法暗示景公不該殺燭鄒。晏子說:“燭鄒有三條大罪不能輕饒了他!讓我先數說他的罪狀再殺!” 景公點頭稱是。晏子就當著齊景公的面指著燭鄒一邊扳著手指數說道“燭鄒,你替大王養鳥 卻讓鳥逃了。這是第一條大罪!你使大王為了一隻鳥而要殺人。這是第二條大罪!殺了你讓天下諸侯都知道我們大王重鳥輕士。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條大罪不殺不行! 大王,我說完了,請您殺死他吧!”齊景公聽著聽著,聽出了話中有話,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說:“不殺了 我已聽懂你的話了。”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

其實晏子列舉的三大罪狀表面上是在指責燭鄒,實際上是說給齊景公聽的。說燭鄒犯了三大罪暗示因此而殺死燭鄒會給齊國帶來不好的影響。人人都能聽明白齊景公自然也不例外。重東擊西的關鍵是讓對方“開竅”所以當你在說服人遇到阻礙時完全可以採用這種背道而馳指東說西的博弈方法,既說出了自己的意思又能讓對方在反諷的語言環境下“開竅”還不至於讓他生氣,從而保護了自己。

每日一題,鍛鍊你的邏輯思維與遇事反應能力:

有3頂紅帽子和2頂白帽子。將其中的3頂帽子分別戴在A。B。C三人頭上。這三人每人都只能看見其他兩人頭上的帽子,但看不見自己頭上戴的帽子,並且也不知道剩餘的2頂帽子的顏色。問A:你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A回答說:不知道。接著同樣的問題問B。B想了想之後,也說不知道,最後問C。C回答說:“我知道我戴的帽子是什麼顏色了。”(C是在聽了A。B的回答之後才做出的回答。試問:C戴的是什麼顏色的帽子?)

答案明天揭曉

「讀心術」教你如何運用心理學,駕馭自己的死對頭及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