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提起華為集團,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有人曾經說過,假設中國沒有阿里集團,會有其他電商取而代之,比如京東和蘇寧。但假設中國沒有了華為,在短時間內是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取代它的地位的。與BAT(百度、阿里、騰訊)相比,華為屬於百分百的純中國民營企業,沒有任何外資的影子。相反BAT卻有很大比例是被外國資本控制著。與BAT上市圈錢的做法不同的是,華為集團並沒有選擇上市,但這並不影響其作為全球通訊巨頭的地位。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大家對華為的認識可能停留在手機上,作為國產手機老大哥,其在手機晶片以及系統上的研發,已經傲視所有國產手機了。但其實手機只是華為的一個“副業”,生產通訊裝置以及為供應商提供通訊解決方案,才是華為的主業。全世界使用華為通訊裝置的人已經超過了20億人/天。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華為在全球通訊市場都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其收益的70%是來自於海外,可以說是賺外國人錢的公司。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那麼華為到底有多厲害呢?其創始人有具有怎樣的傳奇色彩,請接著往下看。

一、從結構上來看

華為屬於不透過上市來融資的企業之一,從其結構上來看,其企業的份額基本都分給了員工,任正非在華為中所持有的比例只有1。4%,所以華為的員工大多是華為的所有者。與上市不同的是,這種股權分配可以大大提高企業的向心力。早在2010年,華為的純利潤是238億元,而如果是華為的高層主管,其股利就能拿到百萬之多。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二、從體量上來看

BAT有多牛大家都很熟悉,可是華為的體量竟然比BAT的總和還要多。

從員工數量上來看,阿里集團3萬員工、百度5萬員工、騰訊3萬員工,BAT的員工總數是11萬,而華為集團的員工總數則能達到17萬。

從納稅情況來看,阿里納稅109億元,百度納稅22億,騰訊納稅有70多億,BAT納稅總額為200億,而華為的納稅總額為337億。

從利潤上來看,阿里利潤為234億元,騰訊242億,百度則有105億,BAT利潤總額為580億,而華為的納稅總額則為279億。

從營收對比上來看,阿里708億,騰訊789億,百度490。5億,而華為則是2882億。

數字的不同可能是因為員工人數帶來的差異,於是有人認為華為是在人數上佔了優勢。但回到2004年我們能夠發現,華為的員工數量與阿里持平,但是其營業收入卻比阿里多很多。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三、從產品上來看

同樣是做手機,華為與小米有很大的差距,小米憑藉其價效比大火了幾年,但是華為憑藉其高效能的麒麟晶片和系統,已經穩做國產手機巨頭的寶座。從全球手機市場份額來看,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期間,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降到22。2%,而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則慢慢提升到24。4%。

任正非曾經說過:“中國的消費者不會受人忽悠了,光靠價效比、光靠物美價廉,都是靠不住的,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不斷厚積薄發,加大投入研究力度,才能做好產品,把握住消費者的心。”不知小米看到這句話,會有什麼想法,一向以價效比著稱的小米,最終還是從風口上掉了下來。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四、從研發來看

華為企業對研發的投入是其他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從科研人員上來看,華為的博士數量有1萬多名,更有幾十名俄羅斯數學家為其服務。相反中國其他的網際網路公司,則很難靜下心來搞研發、做科研。

中國臺灣的企業對研發的投入較多,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臺灣的企業:

臺積電的研發經費為568億臺幣,富士康的研發經費則有489億臺幣,聯發科的研發經費則有433億臺幣,緯創的研發經費則有134億臺幣。

華為2014年的研發經費為400億元,在2015年這個數字則多了100億,達到了500億元,比臺積電、富士康、聯發科以及緯創的總和還要多。

下面來說一下研發經費的總額,華為集團最近幾十年投入研發中的費用已經超過了1900億元,假設把華為放到德國,那麼僅僅比大眾集團少一點,排在第二位。如果把華為放到日本,那麼他僅僅比豐田少一點,也排第二,比第三名的研發經費總額要多很多。

還是要說到BAT,在這三者之中,研發投入較大的是百度的70億,騰訊和阿里以270億來計算,那麼在2015年時,華為的研發經費早就把BAT研發經費的總和遠遠甩在了後面。

世界著名的聯想電腦大家都不陌生,聯想集團在過去的10年中,累計投入到研發中的費用為44。05億美元,而華為一年的研發經費就比這個數字多。

既然華為如此重視專利,除了有核心競爭產品之外,還有什麼呢?現在的華為已經擁有了3萬多項專利,並且超過40%的專利達到了國際標準,所以在全球100多個標準組織中,能夠擔任主席、技術編輯等角色。

華為到底有多牛?瞭解一下

出生於貴州貧寒之家的任正非,為人非常低調,大家都看過72歲的任正非在深夜打出租車的圖片,擁有如此龐大集團的創始人,生活上卻如此低調簡譜,其內心世界是我們所無法理解的。所以說中國沒有了阿里,還會有其他企業代替,但是如果沒有了華為,則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