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直播觀看人次暴降,是否意味著出圈失敗?

鴻星爾克直播觀看人次暴降,是否意味著出圈失敗?

早上看到一個問題很有意思:“鴻星爾克直播觀看人次暴降,銷售額已不足此前的 1/10,這說明了什麼?”

鴻星爾克直播觀看人次暴降,是否意味著出圈失敗?

然後下面就有網友留言,說相比於之前的鴻星爾克,現在的銷售額還是遠大於之前的。

說現在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消費群體。

說的都對,但都沒說到點子上。

你們先想一想,如果是以前,會不會有人關注鴻星爾克的直播銷售資料?

大概是不會,對吧,以前誰知道鴻星爾克呀。

在我看來,此次鴻星爾克出圈的意義,並不在於銷售資料。

而在於他給大家帶來的認知改變。

這就話有點難理解,請容我解釋一下。

品牌的意義在於:"如何在使用者的心中牢牢地佔據一個標籤"。

這個句話不是我說的,是一本

叫作

《定位》書,裡面提到最核心的觀點。

而消費者對於同類別的產品,他能記住的品牌是3-5個。

如果你對某個類別有研究,或者比較喜歡,則數量會多一些,但數量也有限。

不信,我們可以試試。

如果是女生,

不妨

可以想一想你知道的幾個電腦品牌?幾個手機品牌?幾個家電品牌?

如果是男生,你知道幾個化妝品牌?知道幾個衣服品牌?

可見能在消費心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如今我們談起小米這個品牌,會想到價效比,談起蘋果的時候會想到高階科技,ios系統,談起華為會想到鴻蒙系統,國貨之光。

這些品牌印象,是基於產品定位,產品體驗,再加上長時間不斷的宣傳推廣,才能在消費者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再來。

關於運動品牌,你能知道幾個?

我想和很多人其實只知道,耐克,阿迪,這些年可能再加上李寧,安踏,喬丹。

如果不是之前事件,我想很多人已經把鴻星爾克這個運動品牌遺忘了吧。

但是現在,大家不僅知道了鴻星爾克這個牌子,而且對他的貼上了標籤,比如民族企業,質量不錯,價格便宜。

這才是鴻星爾克出圈真正的意義,而不是多少銷售資料。

現在直播量下降很正常,因為熱度過去了,大家真正的需求也都飽和了。

但是,當你下次需要買的時候,除了耐克,阿迪,李寧,安踏,你願不願也看一下隔壁的鴻星爾克?

我想大部分人是願意的。

至少,我是會把鴻星爾克放在待選的第一位。一是支援一下民族企業,二是鞋子質量確實還可以。(ps:之前買了一雙紅色的休閒鞋,穿著挺舒服的,重點是便宜啊)

得民心,不比直播銷售資料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