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佛說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所謂佈施,即非佈施,是名佈施”,……,熟讀《金剛經》的佛法修行者,對佛祖在《金剛經》中所說的這種三段論句式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因為佛祖在說法之時,常用所謂、即非、是名這種句式,來說明金剛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即立即破之心,使佛法修行者在此短短的三句話之中,即可迅速的領悟到佛祖從有入無掃除一切法相人我的深意。

如果真正地領悟到了佛祖在三段句式之中所說的真義,便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簡短的三段句式,其實暗含著佛法修行的三重境界在內,只要能夠徹悟其中的一段,便可以功德無量,一通百通的領悟到佛法的甚深奧義,從而達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下面用“所謂佈施,即非佈施,是名佈施”這個三段句式為例,來給大家拋磚引玉,說一下暗含於其中的三重境界,歡迎大家斧正。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所謂佈施”,是第一重的有之境界,為什麼說是有呢?因為在這個境界裡,我們雖然大概知道了佈施的智慧,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去做到三輪體空的無相佈施,必須要隨時隨地都護持自己的佈施之心,用來遣除無始劫來的慳吝貪著習性。

因為世人之本性,常常執著於有一個“我”,所以難免便會生出慳吝之心而不能捨棄自身本有之物,所以必須要有執著之心去專修佈施之道,是一個刻意修行的境界,這個境界隨各人的心量不同而時間有所不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等到有一天,當佈施如流水無痕,習慣成自然之後,佈施之道的有之境界也就大概修得差不多了。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即非佈施”,是第二重的無之境界,等修行到了第二重境界時,就要從自己的心中將佈施之心這個執著去除,非者,遠離也,只有將佈施之心去除,然後才有可能達到三輪體空的無相佈施之境界。

如果做不到三輪體空,便難免會生出人我之心,執著於有我之施、有人之受、有佈施之物礙於心中,從而生出無盡煩惱,雖然佈施之道本是善法,可是當善法常縈於心之時,善法也會成為障道之病,到了那時,與惡法無異,所以必須要從心中將佈施之心去除,這樣無善無惡才能獲得“無所執”之果。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修到了“即非佈施”的無之境界,便會遠離人我法執,得到三輪體空而悟入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之中,從此遠離煩惱是非人我,所以“即非佈施”,其實是一個捨棄善法的過程,做到如佛祖所說的“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是名佈施”,是第三重的圓融境界,在經歷過了第一重的“有”,第二重的“無”這二個境界之後,便如雁過寒潭一樣的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了第三重的無礙圓融境界,何謂圓融,就是內外一如,表裡合一。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雖然我們在行為上對一切萬緣都有所佈施,可是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卻又並沒有對佈施之道所產生的執著之心,施與不施,都是如太陽照耀萬物一樣的純粹而無私毫慾望,當施則施,純任天意,不假人為。

在這三個境界之中,“有”的第一重境界是刻意的執著於佈施,是為了對抗心中的慳吝習性,“無”的第二重境界是有意地放下心中的分別、執著之心,非如此,則善法亦成執著而難以見道,到了第三重無礙圓融境界時,如太陽之東昇西落,萬物之春種秋收一般,無所謂佈施,亦無所謂佛法了。

佛法:《金剛經》中的三句式,其實是三重境界,能領悟者功德無量

佛祖在《金剛經》中所說的一切法,都是博大精深的,都是為了開顯眾生的般若波羅蜜多之智慧,只是隨順眾生機緣而得之有多有少,一心修持《金剛經》的眾生,當深入信解,自然可得無量無邊之功德而見性成道,言之不虛,知者知之,得意而忘言,則入道矣!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