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放長線,去海邊釣大魚

紐西蘭環島皆是海灣,到處都是BAY,到海邊釣魚,到海上釣魚蔚然成風,到處可以看到漁具店,到處可以看到私家車拖著個衝鋒舟,把車停到岸邊,把衝鋒舟就推進海里出海去釣魚。在奧克蘭北區,似乎每家都有車有船,差別就在於那船是啥級別的,有無動力的,有衝鋒舟級別的,這兩種船不出海時,都可以拖回自家院子,也有專門需要泊位的遊艇。紐西蘭人真有點水陸兩棲的特性。

無論在海邊釣魚,還是在海上釣魚,這釣魚線都比在湖邊,在河邊要甩的遠。在北京,無論在北海什剎海還是頤和園或任何可以釣魚的水面,浮漂和魚鉤往遠處拋,全靠那鉛墜和甩杆,估計也就能甩個幾十米吧。我說不太準,因為我從未釣過魚,特別不能理解釣魚的樂趣,如果環境好,坐在水邊那兒打個盹兒,醒來吃張糖餅,釣魚就算為無所事事打個掩護,在當代,您要想靠垂釣,遇到姜太公見周公那等好運,恐怕是白日做夢了。

遊記放長線,去海邊釣大魚

左上是高射炮,右下是潛水艇,用來往遠處送魚線

在海邊釣魚,據我的老友介紹,那拖著魚線的釣鉤,靠甩杆兒甩,肯定是不行的,他說有種專門把這魚鉤轟出去的高射炮,再往遠了送,還有個工具叫做潛水艇,是有動力推動的,大約遙控距離有多遠就能推送多遠,這倆傢伙,他都有,都放在他家車庫裡。但他和我吹牛,說這倆傳統輸送魚線的工具,都不如他發明配合無人機使用的帶線裝置先進。

他給他發明的這種裝置起了個神乎其神的名字,叫做牛頓三,我心說要銷售物件是北京人的話,還不如叫牛二。不過他這裝置的銷售物件是面向紐西蘭海釣愛好者的。我印象他說他的這個裝置還申請了專利。他還向我展示過用無人機送魚線到海里,並釣到大魚的小影片,在那影片裡,在海邊,無人機把魚線送遠,一位紐西蘭的老外,抱著一條一米多長的海魚。他某一天做魚給我們吃,說這就是那海釣釣來的魚,專門給我們留了一塊。

我去紐西蘭,老友還託我帶了十幾套無人機的螺旋槳,可見他這個買賣還真有一定的市場,經他一吹,我這從未釣過魚的人也有點想一識廬山真面目願望,想看看他這神奇的牛頓三的實際操練。他說這本來就是帶我倆深度遊的計劃內專案,肯定會帶我去海邊釣一次魚,他神秘地說,他得算算哪天有魚,他說得算漲潮的時間,魚是隨著潮水上來的。我記得似乎是有魚汛這麼一說,聽他言之鑿鑿的樣子,也不由我不信。

遊記放長線,去海邊釣大魚

無人家順利升空帶著鉛墜飛向遠處

忽一日,我太太和老友的太太正聯手打造午餐,用從酒莊菜園割下來的韭菜做韭菜盒子,我太太又展示了她不久前剛掌握技藝,烙芝麻醬糖餅,大概糖餅這種食物總是和釣魚有點聯絡。老友看看手機說,今天有魚,咱們到海邊釣魚去。吃了午飯,老友帶著兩個釣竿,安裝了牛頓三的無人機,一行四人開車就奔一海濱公園而去。

其實那天天氣並不好,海邊真有點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景色,那一潮接一潮拍岸的海水,倒是證實了老友漲潮的說法,確實有點神機妙算。只見他熟練地把一個固定魚竿的中空的芊子,砸入沙灘裡,把魚竿插進去,然後讓我扶著魚竿,他就開始擺弄那架無人機,拿一個兩頭帶圓環的,約一尺長的鋼絲,下方的環套上連著魚線的兩咯額鉛墜架上,大約有六個鉛墜吧,也挺沉的呢,上方的環,就裝在那個牛頓三的裝置裡,這裝置簡單說就是彈簧壓著兩個能碰到一起的滾珠,把這鋼絲環推進兩個滾珠之間,當然這彈簧力要調整好,因為這魚鉤送到400米外時,完全靠扯緊魚線,對抗無人飛機拖曳的力量來釋放這個鋼絲,鋼絲釋放了,也就釋放了鉛墜和魚鉤。

把這鋼絲兩邊的環都裝好了之後,老友就開始用遙控器控制無人機,起飛昇空後,無人機帶著魚線,逆風向海的深處飛去,我看他似乎還配合著手機來操控似的,好像飛到預定位置之後,他可以騰出手來,控制魚竿,反正我記得關鍵操作都是他一人完成的,我只是在無人機釋放了魚線之後,安全返回落地之後。我按他的指令收魚線,看他的驚喜程度,似乎有大魚上鉤了,那魚竿都彎成了一個很大的弧度了。我也開始憧憬晚餐的鮮魚了。

遊記放長線,去海邊釣大魚

以為真釣著大魚了

不過,好夢成空了,好友接替我收線之後,沒一會兒,魚竿那邊一點抻的力量也沒有了,老友悻悻然地說,魚他媽的太大了,把魚線扯斷了。我說:那我信,大概釣到一頭鯊魚了,幸虧你沒把它拽上來。我們對話時,他站在上風口,我站在下風口,他說的我聽清楚了,我說的他未必聽得到。看來芝麻醬糖餅總是和釣不到魚聯絡在一起。

為了補償沒有釣到海魚的遺憾,隔幾日,老友又算了下落潮的時間,說:我帶你們趕海去。趕海這詞兒我熟悉,我姥姥家就在黃海之濱芝罘區,那地方秦始皇都去過的,從小我坐在北京的狹窄的陋室裡,常聽母親回憶那遼闊的大海,和趕海的收穫。但也從來沒有機會去趕海,這次到紐西蘭海邊能趕海,撿拾海貝,也算彌補了我一個遺憾。

這次我們帶著拖鞋,還有幾個塑膠袋,老友介紹說,按紐西蘭法規,每人每次只能揀拾50個海貝,如有違規,罰金很重。

我們這次換了一處海濱,是莎士比亞公園內的一處海灘。奧克蘭那邊的海灘挺有些共同點的,每一處海灘,左右在目力可及的範圍內,總有兩堵山限制你的目光,也就是說這海灘左右的長度都不是太長,被兩側的山卡住了。

趕海這天,天氣不錯,既不是烈日當頭,也沒有大風。老友時間掌握的非常準確,我們到那個海濱時,潮水剛剛退去,露出了覆蓋在海灘上的海草,據說這要撿拾的海貝,叫做鳥貝,也就是海鳥喜歡吃的貝,在落潮線的邊緣確實有成群的海鷗在覓食。

遊記放長線,去海邊釣大魚

正在數勞動成果

這要是沒人領著,你還真不敢下去。開始我們都穿著拖鞋,走進幾十米後,拖鞋就老唑在淤泥裡,拔不動腳,也就都把拖鞋脫了。拖鞋脫下之後,倒是有個好處,撿了幾處鳥貝之後,就有了感覺,腳能夠感知是否踩到了鳥貝,那鳥貝都是一窩一窩的,要不在意大小的話,50個數量,踩著三窩就基本達標了。不過,我們那天拾到的鳥貝都不算大,一窩裡面頂多有兩三個大一些的。大的也就寬20毫米左右。

那天除了我們,只有另外一家人在趕海,我們走到海鷗聚集比較多的遠處後,老友說,漲潮了,往回走吧。我們走回沙灘附近,數了數戰利品,儘可能挑大一點的,帶走了200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我看著這勞動成果,又想起黃海之濱芝罘區樗嵐村邊的海濱了,我那外婆的渤海灣,趕海的收穫可不止這些,還應該有海虹海蠣子呢。比這鳥吃的貝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