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相傳我們最早的人類叫“有巢氏”,他們長期住在樹上,是的,你沒聽錯,那時候天地洪荒,草昧未開,人類和鳥獸一起生存,為了抵禦猛獸的襲擊,人類模仿鳥築巢的方式居於樹上,故稱為“有巢”。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進一步人類強大了,透過鑽木取火,人類有了火,於是被稱為“燧人氏”,有了火就可以驅逐猛獸,人類就有了統治地面的武器,從樹上到了地下,人類的生活開始變得穩定起來。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燧人氏”之後繼而“伏羲氏”,人類開始升級換代,伏羲氏代表著人類馴服了野獸,開始靠漁獵為生,出海和打獵,這兩種生活方式可真是現代人類的“貴族”典範啊!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伏羲氏”時代,人類開啟了文明的先河,皆因“伏羲一畫開天地”,伏羲拿起地上隨意散落的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條直線(陽爻),又畫了一條中間分開的直線(陰爻),這就是《易經》最原初的符號。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易經》最早就是一部符號書,說它是密碼書也是合理的,因為符號、密碼不是文字嘛!文字是後來發明的了,文字發明以後,到了周文王的時代。

周文王本是商朝西邊的霸主,稱為“西伯”,周文王的德行極高吸引了天下的大量人才,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文王因“人氣流量”太高被商紂王所妒忌,於是給了個罪名,周文王被商紂王關押在羑里長達七年。

“文王演周易”,這七年裡,周文王的“超強大腦”把“易經八卦”演變成了“易經六十四卦”,被人稱為《周易》。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周易》中給每一個卦配上了文字,每一卦的每一爻也給出了文字,每一卦象的吉、兇、悔、吝也給出了指示,

到了孔夫子的時代,孔子把《易經》進一步發揚光大,編撰了《易傳》,因為當時的很多人單看《易經》是看不懂的,進一步詮釋和細化了《易經》的內容,傳解釋經,成為了“經傳合一”,歷代讀書人就是在《易經》和《易傳》中學習易學的。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易經》被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是經歷了三千年,歷經了三個世代,由三位最重要的聖人:伏羲氏、周文王、孔夫子薪火相傳而完成,是由卦爻符號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文字著作。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上,沒有哪一部經典是像《易經》這樣,歷經了滄海桑田,歷史的承轉啟合,矇昧到文明,符號到文字,《易經》就是一部華夏的文明史。

從符號到文字——話說《易經》的上下三千年

所以我們今天學易經,不管你是看印刷書還是電腦、手機,你都必須要知道,你正在看的長短符號和區區幾行字,是集結了人類幾千年的思想變遷和智慧結晶。

由最早的一畫到六十四卦,再到洋洋灑灑的易學鉅著,真的是無盡的時空與你同在,過往的聖賢與你同在,這種感覺,真的是隻有作為“炎黃子孫”才獨有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