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落地,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可以用來做什麼?

兩年多以前,有個比特幣的落地專案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叫ZeroNet,是個使用比特幣網路的附帶資料建立起來的分散式資料傳輸網路。所以人可以在上面公平的建站,分發自己的內容,同時又可以作為其他使用這個網路的人的節點,儲存網路上的內容,幫助其他人的站點不會被因各種原因刪除或丟失,具備與比特幣同級別的安全加密,構建出一個在比特幣網路下的新網際網路。

從業者們振奮不已,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儘管它很初級,網頁的內容也並不完善,但它建立在一個全球化的分散式共識網路之中,經過發展,這個協議幾乎可以接替現有網際網路架構之下進行的一切行為,同時具備便捷的程式設計和價值傳輸功能,實現真正將網際網路的價值歸還給每個使用網路的個人。這兩天,我們又嘗試了這個帶著從業者們信仰的網站,使用者體驗依然糟糕不已,使用者仍然少之又少。

比特幣落地,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可以用來做什麼?

很長時間以來,區塊鏈行業都被外界詬病是空中樓閣,無法落地。從業者們也自發的形成兩派,“幣圈”“鏈圈”打的勢同水火,“鏈圈”從業者們一個個技術精英的模樣,似乎自己才是未來的天之驕子,大勢所趨,“幣圈”從業者們呢,一邊嘲笑對方捨本逐末的可笑,一邊又極其玻璃心的怕被認成是炒幣的,割韭菜的。

其實根本都是一回事兒,自家人打得不可開交,結果國際上卻根本不會這麼區分。這跟國內的輿論和政策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各種禁令一出,搞得和比特幣沾邊的團隊變成了過街老鼠,於是搖身一變都變成了技術大拿,趕緊澄清自己是搞區塊鏈技術的,生怕站錯了隊被一鍋端了,可笑至極。

比特幣落地,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可以用來做什麼?

但這也不能怪他們,誰讓普通民眾沒有鑑別能力呢,誰讓區塊鏈沒有落地呢,誰讓國家禁止呢?我們不止一次的強調過,希望身處行業內的大家清醒的看到整個行業所處的階段,不要一看到行業熱錢,造富效應就覺得整個行業會有大發展。有了不切實際的期許,自然就會要求無法實現的回報,在得不到的時候,就容易變成對整個行業的仇恨。

從根本上講,區塊鏈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個使用人數越多,就越安全穩定,且能持續創造價值的系統,同時又是一個僅在使用者間發揮作用的系統。所以連使用人數都沒上來的系統,又談何落地,即便落了地又如何呢,看看身邊有多少人知道和了解區塊鏈你就可以明白,行業普及工作任重道遠。正如紀錄片《比特幣崛起》中所說,“理解比特幣,就像當年人們需要花點時間理解網際網路一樣”理解一個可程式設計的價值網際網路的意義和未來的終究是少數人,我們正處在這樣的階段,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一切發展將會自然而然。

比特幣落地,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可以用來做什麼?

很多從業者都認為,AI和5G是未來的生產力,而區塊鏈是未來的生產關係,這個認知是沒錯的,去補補資本論就可以明白,生產關係不可能獨立存在於這個世界而不依託先進的生產力。所以除了普通民眾認知水平跟不上之外,更大程度的原因是生產力也並沒有發展到需要區塊鏈的這一步上,AI,5G這些概念的發展階段都被過分誇大了,AI翻譯還需要3-5年才能商用,自動駕駛4-6年,5G商用5-8年,量子計算的大規模應用根本無法預測,這些生產力都被大多數人過於樂觀的預估了發展階段。而當這些都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資訊資料爆炸一定會湧現出大量的分散確權,隱私保護,抗量子加密,身份認證的需求,這些需求在今天來看其實都是不存在的,而到這個時候一個分散式的價值傳輸和儲存網路才可以真正發揮它的作用。所以不管是從業者還是參與者,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堅持到行業發展到那一步。

縱觀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才剛剛轉向民用,到00年才算普及,到10年算是發展到極致,00年左右誕生的移動網際網路(移動夢網),10年才算勉強普及,到今天才算髮展到極致,09年誕生的比特幣呢,生命週期似乎一清二楚不是嗎,19年的今天算是勉強為人所知,後一個10年,可能才是真正的黃金時代。

比特幣落地,一個分散式的網路可以用來做什麼?

如前文ZeroNet所追求的那樣,這個網路只能算是一個分散式的價值傳輸和儲存網路的雛形,其他的區塊鏈系統也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可不管怎樣,這個ZeroNet構建的資訊傳輸網路,仍然代表著很多從業者的初心。未來究竟是誰成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底層協議,這個沒人可以給出準確的答案,但就目前而言,更大機率可能還是比特幣這個共識最為堅固的產品。比特幣發展到世界聞名,用了10年時間,再看歷次網際網路時代的更迭週期,發展到人人可用的程度,可能還需等待下一個10年。

這個預期其實並不算悲觀,既然AI要等,5G要等,量子計算也要等,索性就讓區塊鏈也等等吧。我們應該慶幸自己身處在一個技術爆發的黃金時代,在這樣的時候,耐心反而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

一點拙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