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被視為前衛的80後進入了中年人群體。從當年的小朋友變成了小朋友的家長。而媒體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80後是歷史上最難的一代人:作為獨生子女的80後,上要負擔雙方父母,下要擔負子女的學費,而且,人到中年,隨著精力不及青少年,因此在職場競爭上,又面臨被解聘的中年危機。因此,當中年人遭遇家裡老人生病的時候,總會有人想起這樣的一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其實古人的生存壓力比當下高很多。當代人住在樓房裡,頓頓伙食都是精米和魚肉蛋,而且,當代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勝過古代任何朝代。要知道,在古代,貴族老爺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因此當代人面對的困難,其實在古代平民百姓眼前都不叫個事兒,因此,古今的道理是通用的。古人將很多人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所表現的人性軟弱一面,總結出了很多俗語,這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的“久病床前無孝子”。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指的是家裡的老人如果患病,起初兒女還會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來關注老人的病情,並且發自肺腑表示對老人病情的關心。但是,這種關心會隨著時間漫長而變得淡化。事實上,幾乎所有老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老年性疾病、慢性疾病,這就導致很多老人的病程週期較為漫長。而對於這種漫長的治療、保健週期,子女對父母的孝心也會隨著耐心之不斷消耗,而最終產生不耐煩情緒,更何況,子女也需要工作養家,因此久而久之,父母和子女的矛盾就產生,甚至產生激化,這就是所謂的“久病床前無孝子”。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而“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一句話更加經典,更加反映了人性,那就是“久窮家中無賢妻”。所謂“久窮家中無賢妻”,指的是一個家庭如果長期處於貧窮狀態,那麼,夫妻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進而“烽火不斷”。因為人活著總需要最起碼的生活保障,在古代農耕社會,養家餬口的重擔在男子身上,而男女地位在古代不平等,也是因為在古代男子有養家餬口的義務,但是,如果男子不能做到讓妻兒過上溫飽的生活,那就等於不合格、不稱職。女子在忍飢挨餓狀態中久了,其心態會發生變化:賢惠點的會因為生活苦楚而和丈夫抱怨甚至爭吵,耐心差的甚至會要求和丈夫離婚。這便是“久貧家中無賢妻”。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少有人知,卻道盡世態炎涼!

在當代社會,中年人和古代人一樣都面臨生活壓力,而“久病床前無孝子”和“久貧家中無賢妻”的現象,依舊在當代社會不斷上演著。畢竟,這是一種人性的軟弱,但願有一天,社會會發展、進步到老年人不再需要為疾病而感到困擾,每個人也都過上小康的生活,夫妻之間不再因為捉襟見肘的家境而產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