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雙方的算盤都打的很“現實”。

文/龐宏波

這是一個有著強時間性的資本故事。

去年7月,貓眼已經投入9。53億港元認購了歡喜傳媒15%的股份,而昨天,再次注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1003。HK) 8。11%的股份,及經擴大後股本約7。50%。

貓眼透過超13億港元,成為了歡喜傳媒話語權“最重”的股東之一。

如果拉長時間週期,雙方“越抱越緊”的故事就非常清晰。

大年三十,貓眼娛樂上市。隨後到來的春節檔,《瘋狂的外星人》儘管沒能奪冠,但歡喜傳媒提前半年就進行了28億票房保底。在2月25日,歡喜傳媒就釋出公告,全數收取7億人民幣保底收入。單片7億,這在春節檔的重要性無需言明。

3月5日,阿里影業釋出公告,阿里巴巴集團對阿里影業股權增持計劃已經完成交割,阿里影業正式成為阿里集團附屬子公司。這意味著,阿里影業會和阿里大體系進行更加密切對互動聯絡。

3月6日,《瘋狂的外星人》院線下線,3月7日零時在歡喜首映全網獨播。據悉,歡喜放棄了5000完版權採買交易,而“折本”的核心是歡喜首映預計要在2019年上半年上線。

懂得線上票務平臺競爭和影片網站競爭的,都清楚,這條時間線上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意味著什麼。

貓眼要“人”,歡喜要“錢“。

雙方兩次合作的“不同”

其實很少有兩家公司,會在半年內進行如此密集且重大的股權交易和戰略合作。而從這種“反常”裡能看到的就是兩家公司的“渴望”。

那麼,為什麼會在半年後加大合作籌碼呢?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去年7月份,貓眼娛樂入股歡喜傳媒的原因可能不需要猜。貓眼娛樂需要歡喜傳媒手裡的優質人才,從而透過人才繫結來站隊優質內容。那麼,在去年的戰略合作內容裡,主要是三點:

1、貓眼將獲得歡喜傳媒旗下電影和電視劇/網劇專案投資權及獨家宣發權。

2、貓眼將在其網站及APP內為歡喜傳媒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提供服務入口,並利用其資源推廣歡喜傳媒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

3、貓眼將利用其網際網路資源及技術,協助歡喜傳媒的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的運營和拓展。

從實際效果來看,《瘋狂的外星人》出品方和發行方名單裡雖然並沒看到貓眼,但光線影業的入局是一大“亮點”。這其實也是貓眼的“功勞”所在,因為貓眼有權單獨將該等權利轉讓給貓眼指定的關聯公司,具體合作條款將另行簽署協議。而光線,恰恰是貓眼的股東。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去年,歡喜傳媒參與出品的《江湖兒女》、《我不是藥神》在歡喜首映上線時,都可以直接在貓眼網站和APP上找到入口,這一點為歡喜首映提供了非常可觀的流量入口。

那麼,已經有了明顯的“火花”,那麼為什麼貓眼會再次認購歡喜傳媒股份呢。最新的三點合作主要是:

1。集團的電影和電視劇╱網劇專案將給予貓眼及其聯屬公司優先投資權及獨家宣發權。貓眼有權將該等權利轉讓予貓眼指定的聯屬公司;

2。集團及貓眼及其聯屬公司將共同投資電影和電視劇╱網劇專案;

3。貓眼將在其網站及App內為集團的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提供服務入口及將利用其網際網路資源及技術,推廣及協助集團的新媒體影視內容和服務的運營和拓展。

從最新三點合作來看,基本上可以視為是第一次合作的延伸,只有“集團及貓眼及其聯屬公司將共同投資電影和電視劇、網劇專案”算是一個新的合作要點,但實際上這算是雙方從“專案”到“人”的一個進階,因為本質上第一條裡已經能夠確保貓眼在歡喜傳媒專案裡的投資份額。

而在第一的合作要點裡,和第一次合作相比稍顯不同的是“優先投資權及獨家宣發權”,這等於讓貓眼可以在第一時間進入到專案當中。

貓眼開始強調雙方合作中的“優先順序”,這算是貓眼在雙方合作中發力的一個訊號。

至於貓眼為什麼要發力,這其實非常明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壓力和目前市場競爭環境都需要貓眼更進一步。

貓眼之需

阿里影業越往裡“縮“,貓眼就得越往外”擴“。

阿里影業和阿里集團“抱“的更緊,對於貓眼來說也需要解決在上游的各種屏障。從目前頭部化效應加劇的市場格局來看,歡喜傳媒顯然是一支“未來股”。

此次,貓眼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及淨額分別為3。91億港元及約3。90億港元。而對3。9億的具體使用是:公司擬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的約1億港元用於發展線上影片平臺、約1。90億港元用於影視內容投資、製作及購買及約1億港元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簡單的說,

貓眼花了3.9億港元其中一半用在了影視內容投資上

。這其實絲毫都不意外,貓眼對於上游的渴望已經非常強烈了。

在春節檔,貓眼擔任出品方的電影達到了3部,並且聯合出品了《廉政風雲》。在8部電影激戰的背後,貓眼一口氣投出了其中的一半。事實上,淘票票在春節檔也打的“很兇”,在8部電影中投了5部。

出品+發行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票務平臺在優質檔期的不二之選。

對於貓眼來說,除了繼續“撒網”,更重要的是“選對”。超級爆款縮短了逆襲週期,那麼在整個大檔期裡,爆發和撲街的速度都會大大加快,再加上流量傾倒性的集中,大檔期裡“一家獨大”的局面可能會成為常態。

所以,貓眼此次在和歡喜傳媒合作的協議中,“優先投資權和獨家宣發權”的原因就來自於此。

在2月26日,歡喜傳媒釋出公告,歡喜首映與北京真樂道達成了拍攝《囧媽》的電影製作協議。僅歡喜傳媒支付的成本就達到了2。17億,無論這部電影最終結果如何,瞄向春節檔的“賣相”已經形成。

對於2020年春節檔的爭奪,貓眼可能在現在就需要“動手”。

歡喜首映,“貓眼路線”

預計2019年上半年上線。

這是歡喜傳媒兩次“擁抱”貓眼的核心,這一點已經不再新鮮。

此時,《流浪地球》依然在院線上映,第37天仍然有7。4%的市場排片。而《瘋狂的外星人》已經在歡喜首映全網獨播。

據悉,歡喜放棄了5000萬版權採買交易,最終選擇用這部春節大片“無縫”入網為歡喜首映倒流。

此前,優酷宣佈拿下了《流浪地球》獨家網路版權,而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在愛奇藝、騰訊影片、優酷影片、芒果TV等影片網站上線,其中愛奇藝非會員付費12元,會員付費6元。

但從未來的長期趨勢來看,獨家網路版權是院線大片“入網”的必然趨勢。

那麼,和“優愛騰”相比,歡喜首映的優勢並不明顯。從使用者體驗來說,歡喜首映更加高畫質,而且無廣告,追求的是輕奢體驗。但是從片源到整體分類,卻遠不及“優愛騰”,而且從使用者黏性培養來說同樣如此。

畢竟對於流媒體平臺來說,最重要的是使用者使用時長。雖然院線大片的加速入網能為歡喜首映帶來流量拉新,但長期穩固使用者的根本在於使用者使用時長。這需要平臺有更豐富的內容和更清晰的分類,內容永遠是決定使用者的根本。

這對於希望在今年上半年上線的歡喜首映來說,的確是一個重大挑戰。而從接入貓眼的介面來看,貓眼對歡喜首映的助力是顯而易見的。在蘋果商店,對於“歡喜首映”的評價中,不少都標註了“從貓眼來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歡喜首映此時主打的依舊是“優惠戰”。目前,歡喜首映有VIP包月18元和單片付費12元兩種方式。而在新片剛上線時,往往會密集鋪排“優惠券”。從9。9元的限時點播《江湖兒女》再到1。99元限時搶購《我不是藥神》,都是透過低價策略為平臺拉新。

要“人”的貓眼,要“錢”的歡喜

但本質上,這種低價策略無法成為一種常態戰略。而且對於歡喜首映來說,最重要的“使用者使用時長”需要更加豐富的劇集內容填充,而非電影。但是歡喜首映和一線導演簽訂的網劇協議並沒有在現在看到成效,反而是電影的表現更加亮眼,這對於歡喜首映來說是一個更大的隱患。

無論歡喜首映是否能在今年上半年上線,歡喜首映會處於一個長期的“建設期”,那麼燒錢的低價策略就是不得之選。其次,透過歡喜首映在內容上的投入程度來看,大投資的頭部影片是重中之重,而動輒5億的頭部“標配”也註定了需要更充裕的資金。

“錢來了”的歡喜傳媒,起碼在這次合作中有1億支援歡喜首映平臺,有1零億用於內容投資。雙方的籌碼都擺在了桌面上,至於未來的結果,仍然需要更耐心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