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作者:彈痕

戰場上的步兵遇到坦克這類裝甲目標怎麼辦?不要慌,先一個滑鏟到對方車底,然後掏出反坦克手榴彈一類的爆炸物固定好再引爆,鑽出車底瀟灑點上一根菸,這樣您就成功消滅了一輛對方坦克。

當然,如果您覺得滑鏟練習難度太大,沒關係,我們還有其他手段讓您儘可能依靠自身能攜帶的武器對付敵方坦克,如果您看了覺得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贊打賞。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1916年坦克最開始登場的時候,德軍步兵顯然並沒有時間學會滑鏟,所以他們選擇了撒丫子跑路。但這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即使在彈坑和塹壕密佈的西線戰場他們勉強能跑過有著“雌雄雙煞”之稱的英軍MKI型菱形坦克,但失去了掩體遮蔽的步兵怎麼也不可能跑得過呼嘯而來的槍彈。

炮兵的77㎜野戰炮雖然對英軍坦克有著非常優秀的殺傷效果,但炮兵同不同意下放給步兵單位的事先放一邊不說,其重量決定了它沒辦法伴隨步兵提供直接反坦克火力支援。

步兵急需一種本建制單位內就能獲得,而且能伴隨步兵作戰的反坦克武器。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想要的時候就能有,拿著就能走。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雖然集束手榴彈這類簡易爆炸裝置很符合上述要求,但它們必須直接與坦克接觸才能發揮作用,通常的用法要麼是埋起來等著坦克過去,或者一個滑鏟到坦克旁邊,趁坦克不備放到坦克缺乏裝甲保護的薄弱部位。

但埋起來等著坦克上門多少有點守株待兔的意思,不僅需要佈設密度足夠高,而且一旦作戰方向改變又需要重新佈設。而滑鏟到坦克旁邊操作難度則更大,拋開身負爆炸物的步兵容易動作走形,戰場上高度緊張的神經容易導致操作失誤這些個人因素不說,坦克車載機槍和配合坦克進攻的步兵很顯然也不會眼睜睜任由對方一個滑鏟過去耍帥的。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德軍在坦克出現以前就裝備了一款鎢合金穿甲彈,這種被稱為K型穿甲彈的彈藥是一種7。92*57毫米規格的步槍彈藥,最初被用於對付擁有裝甲保護的機槍掩體和狙擊手掩體,也可以用來對付裝甲汽車這類目標。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該彈藥由毛瑟步槍或者MG08機槍發射,在100碼(約91。4米)距離內能擊穿8-12毫米裝甲,雖然這款彈藥擊穿裝甲後對人員的附帶殺傷效應非常有限,而且對膛線的磨蝕非常嚴重,但至少讓步兵獲得了一種應對裝甲目標的有效手段,在面對敵方坦克時不用祭出撒丫子跑和滑鏟這類特殊技能了。所以K型彈很快普及,到一戰後期每名德軍步兵都配發1個5發K型彈彈夾,機槍手則會配發1條250的發K型彈彈鏈。

但很快協約國的坦克裝甲厚度也隨著戰場環境水漲船高,K型彈磨平了膛線也沒法再對敵方坦克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了。77毫米野戰炮雖然也加大了部署數量,但很顯然無力照顧到每一個步兵單位。於是德國人專門研製了一款T型反坦克槍裝備一線單位。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該槍長169。1釐米,重達15。9公斤,加兩腳架後重18。5公斤,旋轉拉栓式單發射擊,有效射程500米,發射13。2×92毫米鋼芯彈能在100米內射穿22毫米厚的裝甲。

正是從這款槍開始,步兵們開始了左肩一槍,右肩一槍,骨科養傷的反坦克作戰時代。一戰結束後,坦克雖然在技術性能上有了較大發展,但都是在速度和火力上下功夫,坦克防護能力在整個間戰期內的進步並不太明顯,這也使得間戰期內各國大力研發新型反坦克火炮以應對未來需要的同時,依舊積極研發反坦克槍應對現實需要。

二戰爆發後,裝甲薄火力弱的輕型坦克很快就被日益升級的戰場態勢淘汰出局,反坦克槍迅速由步兵主要反坦克武器淪為了輔助裝備,反坦克炮也因為口徑和重量的攀升不再適合作為步兵伴隨武器。不過別慌,步兵們手裡的反坦克手榴彈和燃燒瓶管夠。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大英更是貼心的研製了一款粘性彈藥,可以黏在坦克裝甲上,當然能黏在坦克上黏在自己衣服上和手上在技術上也不是什麼難事。技術人員顯然也很清楚指望步兵冒著槍林彈雨去和坦克搏鬥多少是不太靠譜的。

之前一直坐著冷板凳的無後座力炮在空心裝藥技術的加持下很快發揚光大,幾乎與無後座力炮一同登場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也很快證明了自身的戰場價值。

因為使用空心裝藥結構,無後座力炮和火箭筒不需要特別高的彈丸初速,在結構上和操作上都很容易控制在單兵體能承受範圍內。二戰結束後各種無後座力炮和火箭筒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過火箭筒因為結構更簡單,更利於大批次生產而逐步取代了無後座力炮。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說起來,無後座力炮和火箭筒都是向後噴射燃氣推動彈丸前進,並藉助後噴燃氣動能抵消發射時的後座力。但無後座力炮發射的彈丸和推進藥包(筒)是分開的,而火箭筒彈體結構中就包含有推進機構。當然也有不走尋常路的,比如RPG-7就使用拋射藥包發射,火箭發動機增程,所以雖然我們也稱呼其為火箭筒,但它在發射方式上更類似無後座力炮。

二戰後以美蘇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坦克技術逐步成熟,坦克防護效能相較於二戰時期有了極大提高,以步戰車為代表的步兵機械化作戰平臺的出現也使得步兵和裝甲兵的作戰配合更加成熟。

單兵反坦克武器對於坦克的作戰效能逐步降低,執行反坦克作戰任務的單兵也越來越容易被壓制。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就組建了專門的火力分隊,利用輕型機動車輛搭載機槍對埃及反坦克小組進行壓制,埃軍反坦克小組或被殺傷,或者為躲避壓制火力不得不後撤而無法正常作戰。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20世紀50年代,二戰末期出現的反坦克導彈技術開始成熟,相比於單兵座力炮和火箭筒3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受橫風影響較大的命中精度,克導彈射程一般在3000米左右,而且能夠被動或主動(依制導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對飛行姿態進行修正,因此很快取代火箭筒成為步兵分隊反坦克主力。到這裡,您終於獲得了和坦克主炮及車載機槍同等級別的射程,而不需要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去一記滑鏟或者在彈片橫飛的環境下費力瞄準了。

但無論是最原始的穿甲步槍彈還是最先進的反坦克導彈,這些武器研發和裝備的初衷都是為了讓步兵在面對敵方裝甲目標時擁有一種能夠對抗的手段。

通俗一點說就是,在面對敵方裝甲目標時可以支援到支援火力到達或者從容撤退,而不至於被壓得死死的動彈不得。並非如某些軍迷認為的那樣,具備反坦克能力的步兵分隊就一定是要去和對方的坦克正面硬剛。

步兵反坦克武器發展簡史

事實上機械化步兵已經能在班一級獲得車載火力的支援,對於單兵反坦克火力的需求正在逐步降低(特種作戰除外)。隨著資訊化技術的進步,各兵種戰場協同性只會越來越高,步兵單位獲得友鄰火力支援也越來越便捷。

對於現代作戰來說,單兵更有力的武器應該是資訊感知和資訊傳輸能力,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火力。也就是說,當您看到對方坦克的時候,您能馬上指揮您所控制的無人機群把對方坦克消滅,那比您扛一門火神炮在您的機甲上更安全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