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北山林場: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互助北山林場: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北山林場“擎天一柱”冬景 北山林場供圖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北部有一片一望無際的林海,那就是北山林場。

北山林場始建於1956年10月,長期以來林場以採伐經營為主。1998年10月,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後,林場及時停止了森林資源採伐和一切與木材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進入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主的新階段。幾代林場人由“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護林人”,將一個殘敗不堪的次生林區改造成林相整齊、林木蔥蘢、植被蓊蔚、林分組成合理、生機盎然的大美林海,成為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

保護為先,保障森林資源安全

北山林場地處祁連山東端,大通河中下游,祁連山支脈冷龍嶺南域,林區經營總面積11。27萬公頃,佔縣域總面積的32。9%,其中林地面積10。05萬多公頃。林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為5。02萬多公頃,天保林管護面積為9。71萬多公頃,活立木蓄積量為480。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8。95%。

北山林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是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重要的地區之一。林區內分佈的植物群系達30餘個,目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209種,隸屬115科443屬。林區有藥用植物624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1種,省級重點保護植物31種;林區內有野生動物193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36種,青海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21種。

北山林區是黃河上游水源涵養林區,2004年被青海省區劃界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在調節我國北方水分平衡、水資源供給及水土保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功能。同時林區是黃河上游天然的綠色生態屏障和生物基因庫,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

天保工程實施之前,林場的森林經營以採伐經營為主,長期的森林採伐、森林火災等原因導致林區資源破壞嚴重,林分質量下降,林區生態環境惡化,群眾生活貧困。1998年天保工程的啟動,為林區的資源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政策性機遇。林場堅持生態立場,從採伐利用向保護培育轉型發展。根據工程需要,建立新的管理體制,按照“生態立省”理念和“資源開發可持續”的要求,建立了森林防火、防盜、防病蟲害為主的林業“三防”體系,成立了以場長為組長,主管副場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天然林保護工程領導小組。根據林區農林牧交錯、人口密集,公路、林道四通八達,森林管護難度大的現狀,設立了2個營林區、8個天然林保護工作站和24個護林點。將9。71萬公頃的天保管護區劃定成524個管護責任區,把招聘的護林人員充實到各護林站點,將責任區落實到人頭進行管護,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森林管護網路體系。組建森林管護隊、森林消防專業隊、病蟲害防治專業隊“三隊合一”的森林防護專業隊。按照“專兼職護林相結合、全面巡山檢查與重點區域動態監控相結合、宣傳教育與打擊處理相結合”的管護辦法,形成了“主管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站長全面負責,護林員分片包乾,村社幹部密切配合,護林防火辦公室、林政人員督促檢查”的管理體系,構建了以營林區為基礎、天保站為骨架、護林員為脈絡的天保管護網,為天保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護林防火工作是北山林場的核心工作。為切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林場聯合兩鄉鎮及林區各單位組建了北山林區護林防火委員會,林區實行全年防火。每年10月組織召開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和甘青“兩省三縣一區”護林防火聯防會議。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注重抓宣傳,透過召開會議、張貼通告、懸掛橫幅、防火標語、設立大型宣傳牌、發放防火宣傳物品、宣傳車流動宣傳、微信簡訊公眾號釋出資訊、LED電子顯示屏迴圈滾動播放、路邊舉牌提醒、中小學開展主題班會等宣傳形式,提高林區群眾防火意識。為有效減輕林場巡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從2013年開始至今,累計投資754。71萬元,實施了森林“三防”智慧管控專案,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森林綜合預警中心,布控智慧高畫質攝像頭14處,監控面積達94。69萬畝,對北山林區火災易發區、人為活動密集區等重點區域實現了24小時實時動態監控全覆蓋。功夫不負有心人,林區實現了連續24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的好成績。

林業有害生物是森林生態系統的主要災害之一。2010年林場成立了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站,林場檢疫員認真開展產地檢疫和調運檢疫,加強了對兩個省級林業檢查站的管理工作,狠抓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的源頭檢疫,林區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逐步向防治專業化、監測專業化方向發展。截至目前,林場累計防治森林病蟲害67萬畝,防治效果超過85%,保持了生態平衡。

重點突破,科技營林不斷創新

北山林場建場60餘年來,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進行了全林區植被調查,編寫了植物簡志,出版了60萬字林場場志,森林經營獲得認證。

林場先後開展了雲杉育苗越冬和密播移植技術研究,天然次生林撫育改造研究,更新造林效果調查研究,大通河林區植物資源調查研究,山楊林採伐方式與天然更新關係實驗研究,華北落葉松引種推廣技術研究,紫果雲杉引種實驗,祁連圓柏育苗實驗,冬瓜楊、樟子松、暴馬丁香育苗實驗,油松、祁連圓柏荒山造林實驗,蕨菜、大黃、羊肚菌種植實驗,金露梅、銀露梅、甘青瑞香野生馴化,窄葉藍果忍冬人工馴化播種育苗技術研究,青扦、山楊、狹果茶藨子、樺葉四蕊槭、小葉樸播種育苗技術研究等20多項課題,成功制定了《青海雲杉育苗及造林技術規程》1個國家級行業標準及《甘青瑞香播種育苗技術規程》《樺葉四蕊槭播種育苗及造林技術規程》等10個青海省地方標準,取得了《狹果茶藨子播種育苗技術規程》《紫果雲杉播種育苗技術規程》等21項青海省科技成果證書。祁連圓柏、青杄、油松3個樹種取得了青海省林木良種證書。“祁連圓柏播種育苗技術”“青海省北山林區紫果雲杉育苗及造林技術”獲得青海省林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實施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專案4項、省財政支農林業科技推廣專案2項、天保工程林業科技支撐專案6項,建立了國家級祁連圓柏良種基地2487畝,設立青海祁連山南坡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1處。

透過科技創新,林場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保證工程建設對各類種苗的需求,為高海拔造林增加了苗木樹種,為青海省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搭建平臺,民生改善成效顯著

北山林場苗圃總面積達377。94畝,培育的主要苗木有青海雲杉、祁連圓柏、青杄等20多個品種,培育的苗木抗旱能力強,生長健壯、無病蟲害。2016年,北山林場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範基地”、被青海省林業廳認定為“第一批省級林業保障性苗圃”,2018年被種苗協會評為“標準化示範苗圃”。

為了帶動林區群眾脫貧致富,林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開展育苗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指導,手把手傳授苗木培育實用技術,切實讓群眾看得見、學得會、用得上,能致富。林區群眾育苗積極性高漲,從放牛養羊為主改為以苗木經營為主,目前林區各種苗木基地達30個,經營總面積達6000多畝,種苗經營已經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同時,輻射帶動本地區及周邊天祝縣、永登縣、門源縣農民共同致富,育苗品種從原來的七八種增加到現在的十幾種。

互助北山林區地理位置優越,地處甘、青兩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夾在“古南北絲綢之路”之間;氣候溼潤宜人,自然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域大、林豐、景美、山清、水秀的特點,尤其是地貌巍峨,山水奇特,高原特色突出。境內有絢麗多彩的植物景觀,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有引人入勝的山水,有奇特的熔岩、冰川、丹霞、溼地地貌。天然林分佈具有明顯的垂直分佈帶,帶譜清晰,溫性針闊葉混交林、寒溫性針葉林、高寒灌叢、高山草甸等共同組成森林景觀的多樣性,是省內自然生態體系最完好的區域之一。

春季,萬物復甦,報春花、杜鵑花爭相開放;夏季,林木蔥鬱,滿目青翠,百花怒放;秋季,層林盡染,絢麗多彩,風光旖旎,斑斕如畫;冬季,山林飛雪,銀裝素裹,蒼松翠柏,傲然挺立。林場以森林、地質、水利為依託,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透過多年建設,整合山、水、林、峽資源,形成了以休閒度假為主,集生態旅遊、觀光避暑、休閒娛樂、科考探險、民族風情五大功能於一體的生態旅遊業。旅遊業為林區群眾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農家樂和鄉村酒店應運而生,林區群眾收入渠道拓寬,旅遊產業成為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林區實現了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雙贏。

北山林場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從全林區39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擇優選取了153名貧困戶擔任林區天保工程護林員,另選取100名貧困戶擔任公益林護林員,解決林區生態貧困戶253戶,佔北山林區建檔立卡貧困戶的63。4%。2016年至2020年,連續5年累計發放管護資金1731。96萬元,使貧困戶當年實現脫貧、見成效。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透過採取禁止天然林採伐,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大森林管護和撫育等措施,林區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總量持續增長。天保工程實施至今,林區有林地面積由2000年的4。42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5。02萬多公頃,森林蓄積量由2000年的428萬立方米增長到現在的480。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64。3%提高到現在的78。95%,森林面積、蓄積量和覆蓋率同步增長。林區森林生態功能逐步增強,森林植被逐步恢復,林分結構漸趨合理,水源涵養功能明顯增強,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林區內小氣候作用增強,生態屏障作用逐步顯現。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星葉草、膜莢黃芪、桃兒七、羽葉丁香和被譽為高原“三大名花”的龍膽花、杜鵑花、報春花等數量明顯增加。野生動物種群擴大,在一些地方消失多年的棕熊、馬麝、馬鹿、金雕等走獸飛禽重新出現。2020年,中科院植物所在林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同年,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拍攝到雪豹行蹤,從而將青海雪豹分佈區延伸至祁連山東端,擴大了雪豹分佈區。新物種的出現詮釋了互助北山林場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新氣象。

辛勤耕耘六十載,林場譽滿全身:先後獲評全國護林防火先進單位、全國國營林場先進單位、全國國營林場100佳、全國國營林場500強、中國森林公園發展30週年“最具影響力森林公園”、全國十佳林場、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中國最美林場等榮譽。

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省”“一優兩高”戰略部署,按照有利於互助北山林區生態建設和提高國有林場管理效率的原則,林場將以生態修復為核心,以天保工程為重點,以種苗建設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著力推進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進一步保護好、經營好這片森林,為生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霍興華 張歷敏)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