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是英雄,沒想到曹操的偶像竟然是他

電視劇《官渡之戰》有一個鏡頭,當曹操在官渡獲勝後,看到許都和軍中不少人員與袁紹通謀的書信時,連看也未看,命令燒掉,左右都感到驚訝。他說:“當袁紹人強馬壯的時候,連我都認為不能自保,何況他人呢!”故事是有藍本的,見於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裴注《魏氏春秋》,當然《三國演義》也採擷了。這是曹操的器度,是成熟政治家的權術、機變。

曹操有此見識,得益於早年“博覽群書,特好兵法“(孫盛《異同雜語》)。曹操讀現代史,是“三史”中的《東觀漢紀》。曹操能在三國鼎立之中勝出,跟他的偶像有關。這出燒書簡故事,是由《東觀漢紀》中向劉秀學來的。

劉秀,即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在河北活動時,開始力量不大,而他的對手王郎卻勢力雄厚,致使劉秀部屬有不少人與王郎拉關係,準備後路。但當劉秀破王郎,進邯鄲,查獲“吏人與郎交關謗毀者“的書簡幾千章時,他沒有按圖索驥,捕殺通敵者,反而下令把書簡盡數燒燬。

惺惺相惜是英雄,沒想到曹操的偶像竟然是他

漢光武帝劉秀劇照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處。曹操非常崇拜劉秀。劉秀從弱而強,由北至南而西及東統一了中國,原因之一就是有天下之志,能容天下之人。在他稱皇帝后,帶兵圍攻還在更始帝勢力圈的洛陽。洛陽已是孤城但守將朱鮪堅守不降。朱鮪曾與劉秀哥倆一起反王莽,但後來卻投靠更始帝,被任為大司馬,參與殺害劉演,且還勸更始帝不讓劉秀赴河北,所以遲遲不降。但劉秀卻以“舉大事者不忌小怨”,寬恕了他,還封他為侯。曹操讀了後,大受啟發。他在言談和書信裡,一而再地說“光武不問伯升(劉)之怨“、“光武指河而誓朱鮪”。因此,他對張繡降而叛,殺了他的長子、愛侄和韋諸人,自己也差點送命,卻能審時度勢,持寬容態勢,在張繡再降後,“執其手,與歡宴“(《三國志·魏書·張繡傳》,並揚武將軍、封侯,封邑多達二千戶,是當時最多的食邑者。

曹操對於劉雄鳴也是夠寬容的。劉雄鳴被曹操任為將軍,可他離開曹後,卻在武關道口造反,失敗後逃到漢中,“漢中破,窮無所之,乃復歸降。大祖(曹操)捉其須曰:‘老賊,真得汝矣!’復其官。”(《魏略》)參與馬超、韓遂叛亂的楊秋、程銀、龐德等人,先後“詣太祖降,皆復官爵“。曹操的這種寬容,是不斷壯大自己力量的原因之一。

惺惺相惜是英雄,沒想到曹操的偶像竟然是他

曹操劇照

因為受光武帝行為影響,曹操常以光武帝自居,在行文和談吐中,常以雲臺諸將比擬部屬,如以耿純比李典、冠恂比杜畿,以岑彭聯絡追賜郭嘉,等等。在荊州劉琮歸降後,猶以其任青州刺史位低,而升授諫議大夫,在推薦表中為稱讚劉琮,引用了竇融獻涼州故事,“竇融之離五郡,未足以喻也”(《表劉琮令》,《曹操集》)。劉琮雖為曹操嘲為“豚犬“,但所受政治待遇卻是不低的。他常以光武故事開導諸將。將軍朱靈,不聽規勸,致使在守許都南邊時,所部新兵譁變。曹操得悉後,即手書以教,“兵中所以為危險者,外對敵國,內有奸謀不測之變。昔鄧禹中分光武軍西行,而有宗歆、馮倍之難,後將二十四騎還陽,禹豈以是減損哉?來書懇惻,多引咎過,未必如所云也”(《三國志,魏書,徐晃傳》引《魏書》)。用鄧禹輕敵敗於赤眉,久戰無功,而引起內部叛亂為例進行教育、開導,可說是得體。

惺惺相惜是英雄,沒想到曹操的偶像竟然是他

張繡juzhao

但是,漢光武的行為只能借鑑。時空不同了,曹操有一次出了偏差,那是在之前徵張繡時。當時曹操對不戰而張繡降很得意,以為是自己推心置腹,遂今張繡服服帖帖地從了。大概這時想到了劉秀:劉秀在河北收降銅馬軍幾十萬,“降者猶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歸營勒兵,乃自乘輕騎,按行部陣,降者更相語曰:蕭王(劉秀)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後漢書·光武帝紀》)。這就是成語“推心置腹”的出典。曹操要學劉秀,對張繡非常信任,讓他繼續領兵,所部不改編、不調動,保留原有建制。張繡就利用對他的信任,請求調遣軍隊外扎,而軍隊行路卻必要穿過曹操營寨,曹操同意了。張繡又以“車少而重,乞得吏兵各披甲。太祖信繡,皆聽之“(謝承《吳書》)。哪知張繡在穿曹營時突然襲擊,曹操大敗,就此演出了一場《戰宛城》。戲中那個和曹操相好的張繡嬸鄒氏,也就是電視劇《宛城之戰》被寄以同情的鄒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