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當泡沫來臨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擁抱並享受泡沫,同時不要被泡沫淹沒頭腦,時刻保持內心的清醒,隨時做好的“上岸”的準備。

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2020財富密碼:挖提賣

2020年的這輪DeFi泡沫,已經有達到並超過2017年1CO狂熱的趨勢。根據DeBank最新資料,截至8月19日,DeFi 總鎖倉價值已突破70億美元,整個市場已經有三個DeFi專案鎖倉價值超10億美元。其中,Maker鎖倉價值 14。1億美元,Aave鎖倉價值 11。3億美元,Curve鎖倉價值10。3億美元。

DeFi的全稱為Decentralized Finance,中文通常翻譯為去中心化金融,這一概念大約於2018年左右提出,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20年6月15日,以太坊上的DeFi借貸平臺Compound推出了“流動性挖礦”這一“殺手級”的產品。透過流動性挖礦,使用者可以在Compound上存貸數字資產,然後按比例獲得COMP的代幣獎勵。

這樣的操作模式,很容易令人想到2018年曾經火爆一時的,以Fcoin交易所為代表的“交易挖礦”模式。然而,與Fcoin當年需要不斷拿出真金白銀來分紅不同,COMP只是一種所謂的“社群治理代幣”,並沒有任何“含權價值”,Compound專案方也無需為COMP代幣提供任何分紅。

這樣一種無中生有的模式,原本看似起不了多大波瀾,然而,平靜了3年的虛擬幣市場,實在太需要一個重量級的“故事”了。6月17日,頭部交易所Coinbase宣佈上線COMP,使得COMP的價格直接飆升到300美元以上,參與Compound的年化收益率瞬間超過200%。

值得注意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沒有遭遇駭客攻擊,流動性挖礦的這種挖礦收益是一種絕對的“保本收益”,參與“挖礦”的資金是透過智慧合約的形式,真正掌握在使用者手中,使用者隨時都可以選擇退出資金。

年化200%的保本收益,絕對是目前地球上最靠譜的生意,沒有之一,因而也吸引了大量高淨值使用者瘋狂湧入Compound進行挖礦獲利。隨著鎖倉資金的瘋狂增長,又進一步刺激了Comp的價格上漲,從而與年化收益率形成“戴維斯雙擊”,使得其鎖倉量在兩週內暴漲10倍超過10億美金,市值和鎖倉量雙雙超越老牌王者MakerDao,成為當時DeFi圈裡最靚的仔。

隨著流動性挖礦這一“潘多拉魔盒”的開啟,市面上的DeFi專案紛紛效仿,並且開啟了“相互挖礦”的模式,使得整個DeFi市場在短時間內擴容10倍以上。

總結此輪DeFi熱潮的“財富密碼”,實際上就是三個字:挖提賣。首先投入資金存幣或者借幣“挖礦”,獲取相應代幣後,迅速提幣賣出變現,以獲取超高年化率的“保本收益”。

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去中心化炒作,中心化接盤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

此輪DeFi泡沫的本質是製造了大量本身不存在的借貸與交易需求,透過鎖定資金量的不斷增長,實現相應代幣價格的上漲

。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共識”,即:

專案鎖定資金量與代幣價格成正比。

在任何一場泡沫中,“接盤俠”都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力量。此輪DeFi熱潮的一個特點,我們總結為“去中心化炒作,中心化接盤”。在“潮流”的上游,大戶資金透過去中心化的“存幣挖礦”獲取“無損收益”,而下游的廣大散戶,面臨高額的Gas費用(一系列手續費操作甚至高達上千元)和技術操作上的門檻,心癢難耐之下,只能去中心化交易所“接盤”。

其中幾個最為明顯的案例是,首創“流動性挖礦”的COMP,是在Coinbase上線之後,才形成了完整的炒作邏輯。流動性挖礦專案Yam Finance上線後僅僅36小時,由於出現重大BUG,導致幣價下跌99%,近乎歸零,在第一時間上線YAM的Gate交易所裡邊,廣大散戶損失慘重,有使用者聲稱充值10萬,一夜之間變成了860。

8月14日,知名交易所OKEx“率先”上線去中心化交易所Curve的流動性挖礦代幣CRV,開盤價最高達到188美元。之後僅僅3天時間,就跌到了3美元左右,廣大散戶虧到“屍橫遍野”,甚至開啟了新一輪的“維權”活動。要知道CRV代幣的總量超30億枚,初始發行量超過13億枚,即使按照3美元的價格,總市值也逼近10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Gate與OKEx兩家交易所,儘管目前都註冊在國外,但其使用者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也就是說,

在此輪DeFi 熱潮中,廣大中國散戶,再次不幸充當了“接盤俠”的角色。

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以太坊難以承受之重

隨著DeFi的火爆,大規模的頻繁操作使得以太坊再次出現此前的“老毛病”:網路擁堵與高企的Gas費用。隨著以太坊網路使用率的不斷飽和,欣欣向榮的同時也形成了嚴重的堵塞,從而大幅增加了以太坊上的交易成本。8 月13日,以太坊上的交易費用達到三年內歷史新高:每筆 330 Gwei,平均單筆交易費用超過6美元。

由於幾乎所有DeFi合約都需要多步授權、互動的操作,每步操作都必須消耗一筆高額 Gas費。而“挖提賣”過程的本身,也會因為合約的複雜性需要使用者支付更高額的 Gas 費用。如此一番操作下來,可能手續費就要達到上千元,據不完全測算,投入資金在3萬美元以下的“小散”,其透過流動性挖礦獲得的投資收益,基本難以覆蓋交易成本。

與此同時,DeFi生態看似熱鬧,真正參與的人數實際不多,並且主要集中於大額資產使用者。根據 Etherscan 上的資料,截止目前,整個 DeFi 市場的使用者數約 25 萬。根據Debank的8月19日的最新資料顯示,除了Uniswap V2的24小時使用者數超過了兩萬,其餘知名dex專案24小時使用者數寥寥,Curve只有368,1inch為859,Balancer為1851。

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無論是區塊鏈,還是DeFi,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就在於提高社會流動效率,降低信任與交易成本。

而以太坊由於受到自身技術水平的侷限,根本無法承載起DeFi的發展。

如今,一些競品公鏈都在千方百計想要跟上DeFi的熱潮,從波場到波卡再到eos,所有公鏈都對DeFi虎視眈眈,波場的孫老師更是再次玩出了一系列的花樣。

然而,目前市面這些“偽公鏈”,儘管不同程度上解決了TPS和高昂手續費的問題,卻“不約而同”的喪失了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安全性、分散式和無准入性的根本特點,根本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區塊鏈。

解讀DeFi真相:泡沫、變局與未來

DeFi的未來之路

雖然我們無法猜測此輪DeFi泡沫將在什麼時候破滅,但是我們相信,此輪泡沫過後,應該會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在我們的夢想中,真正的DeFi是這樣的:

人們的絕大多數鏈下資產和個人信用,都將在法定背書的前提下實現“上鍊”。人們的借貸、交易、保險等眾多金融業務,不再需要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而是藉由龐大的DeFi市場,透過各種智慧合約實現“自由金融”。這些受監管的智慧合約平臺僅需要少量的維護人員,只需收取不到當前“息差”和佣金十分之一以下的費用。在DeFi的場景下,一方面,資產與資金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杜絕了各種挪用和作惡;另一方面,成本的大幅降低,將為實體經濟釋放大量資源。

實際上,我們離真正的DeFi至少還差兩樣重要的東西:

一條真正的好的公鏈,以及現實資產與信用的上鍊。

在公鏈方面,我們一如既往地看好國產公鏈Conflux對未來DeFi場景的支撐作用。Conflux作為一條高TPS的真正POW公鏈,其不僅擁有比以太坊更高的效能和更低的手續費,而且獨創了“代付功能”,允許智慧合約的創造者或者維護者決定是否替使用者代付交易費,這一機制可謂是“為DeFi而生”。

“代付機制”可以降低 DeFi 使用者的加入門檻,從而幫助 DeFi 開發者更好地去推廣自己的產品,構建一個使用者體驗更好的 DeFi 生態。Conflux 的這一設計,將為更多的小額轉賬、小額支付、小型玩家創造更多參與的空間和可能性。

在DeFi產品方面,我們

同樣看好的是國產DeFi專案dForce

儘管目前dForce同樣在採取流動挖礦的策略,但是作為國內最懂區塊鏈和金融的一支團隊,其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和DeFi 協議叢集的發展思路,將在泡沫過後沉澱下更多有用的東西。

在資產與信用上鍊方面,關鍵在於得到政府從法律層面的重視與支援。目前,一些地區已經在率先開展“不動產上鍊”的探索和試點,隨著合規的多元化鏈上資產的不斷增多,整個DeFi市場將會實現真正的繁榮。

我們有時無能為力,只好擁抱泡沫;我們必須認清本質,堅持深耕實地;我們應當看得更高,一起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