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作者:張琴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什麼風靡一時,卻突然消失了?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1、 迪斯科熱

在《德雲社錢兒大哥》的電影《好老師》中,80年代的中學生砸了鍋,把錄音機賣了,然後拿著錄音機去找當地熱舞的搞笑情節,他們看著多少“00後”笑著彎下腰,其實,這是上世紀80年代“迪斯科熱”中年輕人普遍的熱態。

上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娛樂生活的相對貧乏,當時流行的印度電影《迪斯科之星》中耀眼的“迪斯科舞”場面點燃了青少年的激情,1985年左右,十七八歲的男女揹著錄音機,或在臥室的客廳裡,或在廣場的空地上,常常放上錄音機,“吉米,加油”的印度聲音響起,然後他們開始無私地跳舞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當然,也有藝術加工元素的浪漫畫面中學生熱舞中的好老師,1986年的電影《兩個兒子開店》中,年輕的陳佩斯和漂亮的英子在錄音機上玩得很開心,吵架,這讓奎先生(陳強)大聲罵人,這是原始場景。

這一幕激情,價格不菲,最便宜的100多元,最貴的1000多元,即使是一盤空白磁帶也要5元,許多年輕人買不起音樂磁帶,經常用它們來倒帶錄音,要知道,1985年,中國著名影星楊再寶的月薪只有88元,可以想象,除了少數土豪劣紳外,當時每一批興高采烈地圍著錄音機跳迪斯科的年輕人,都一定有“砸鍋賣鐵”或“流汗落八瓣”的青蔥記憶。

上世紀80年代末,隨著娛樂方式的多樣化,這種“公共場合圍著錄音機熱舞”的奇特場景在下一代年輕人中越來越少,就連年輕一代也越來越難以理解“老人”在公共場合的“激情”,但不管怎樣,這是一代人還是愛情的開始,還是充滿活力、難忘的青春。

2、 清氣熱

上世紀90年代,工人階級生活節奏加快,腳踏車的速度沒有趕上,被稱為“輕騎”的燃油汽車突然成為消費者的新寵。

當時的“輕騎”,到上世紀90年代初,已有上百個品牌,而且價格分為低、中、高三個檔次,1992年,我國城鎮職工年平均收入為2711元,由此可見,即使買一輛“低端”車,錢也不容易。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但即便如此,我們的消費熱情也無法停止:以上海為例,1993年,該市的燃油摩托車數量猛增至8萬輛,1994年,上海的燃油摩托車每月增加6000多輛,1995年,燃油型輕便摩托車的數量增加了15萬輛,超過15萬輛,僅這一年的增幅就接近義大利的50倍。

1995年12月,上海《新民晚報》在上海街頭描繪了一幅“摩托大軍”崛起的畫面,每天高峰時段,各種“進口、組裝、國產甚至自行改裝的輕便摩托車在慢車道和快車道之間行駛”,取代了以往的“腳踏車流”。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這種熱潮也帶來了當時許多新的社會問題,如城市汙染加劇、交通事故激增等,所以到了20世紀末,燃油電動汽車也越來越受到限制,直到逐漸淡出城市。

也正是在90年代,當時燃油助動車很熱,1991年,中國私家車保有量為96萬輛,相當於2018年中國私家車保有量的3%,27年來,從搶購燃油助力車到擁有私家車,曾經的“輕騎熱”是當年難以想象的“城市輕騎軍”,它詮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速度。

3、 陰蒂熱病

說到這種凝聚著改革開放人們記憶的東西,首先,我們要說一朵今天經常賣到10元以上的“普通花”:君子蘭。

君子蘭原產於南非,上世紀30年代由日本人傳入中國長春,改革開放之初,長春君子蘭享譽海內外,被正式命名為“市花”,栽種Clivia的熱潮也驟然興起,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長春,每家每戶至少種植過3到5盆君子蘭,長春人見面時談論克萊維亞,見面時看克萊維亞,看報看電視?報紙副刊的名字,甚至電視節目的電影之花,充滿了眼睛或陰蒂

1985年1月,一位富有的香港商人來到長春,用一輛90000元的皇冠車換了一瓶君子蘭,這仍然是“起價”,同一個月,賣到哈爾濱的一壺君子蘭售價高達14萬元,從那以後,在1985年,克萊維亞的“高價銷售”新聞經常出現在報紙和電視螢幕上“克利維亞彩電冰箱屋”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甚至有不法分子為了一壺君蘭而鋌而走險,或偷、搶、貪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那年的Clivia,有一個新綽號叫“綠色黃金”,事實上,從這飛漲的價格中,我們可以看出,這花草是當時最具威力的“吸金神器”,所謂的股票、證券、期貨、美元和黃金?所有人都站在一邊。

但最終卻嚴重違反了經濟法,因此,1986年6月,在長春市政府的強力干預下,克萊維亞在幾分鐘內就被打回原形,過去,好賣幾萬元的Clivia一度暴跌到“一毛錢一把”,《劫君記》的劇情突然停止了,留下的是難忘的投資災難和中國早期改革開放的難忘教訓。

4、 電子雞熱

對於“80後”和“90後”來說,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總是如此之快,從“BPS”到“手機”,或者從“小霸王”到“臺式電腦”和“mp3”,往往一眨眼之間,很多熱門物件就“過時”了,但世界上最流行的電子產品之一是最好的:電子雞。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1996年日本萬達公司員工shinpan Yaki開發的遊戲產品電子雞:這款手錶大小的手持電子遊戲機似乎有一個簡單的操作任務,即玩家應該在液晶屏上“喂”電子寵物,並透過按鍵操作喂“雞”米飯和大便,為了保證“小雞”心情好,他們應該一起玩遊戲,把這東西拿在手裡,整天戴著,不過,這是一款“小遊戲”,自推出以來就非常流行,以至於日本學生“有兩隻手”、“一部電話和一隻電子雞”。

它在當時的中國人氣也可以參照上世紀90年代末的許多經典電視劇,比如在反腐追擊中,袁潔瑩、顧天樂主演的青澀劇,就靠一隻電子雞和他快樂的朋友們一起出好成績,兩人在一起“餵雞”的甜蜜時刻,不知有多少人虐待“單狗”。

1997年,電子雞登陸中國市場時,雖然當時128元的價格對大多數中國留學生來說是天文數字,但也迅速在校園內蔓延開來,“兒童電子雞耽誤學習”的抱怨在報紙上也很常見,全國各地的學校也開始禁止電子雞,23年前,伴隨著許多年輕人的“小生命”像一陣風一樣消失了。

4月發文:80年代流行“四大件”,現已罕見,見過的人都老了

但我相信,也許“電子雞”會被遺忘,但在那綠色的時光裡,多少次“餵雞”的笑聲,每一刻的歡樂與尷尬,在青春的時代,我相信,對於經歷過的朋友,他們永遠不會忘記。

時光飛逝,時代變遷,流行趨勢,總是一陣風,但相逢,緣分,無論科技如何變遷,在記憶中,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