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導語:本文接

近距離互毆,詳解二戰中期,德軍在東線戰場的反坦克手段

。在上一篇文章中咱們提到了二戰德軍研發了多種反坦克炮,而且已經開始批次的裝備給前線的德軍,這裡面不乏反坦克能力很優秀的火炮,比如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就具有很好的反坦克能力。但是仍然有一些坦克遊離在75毫米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因此德軍還缺乏一種能夠遠距離摧毀敵軍坦克的大口徑反坦克炮。所幸的是,德軍內部已經擁有了類似的火炮。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88高炮

德軍的反坦克手段

早在二戰爆發之前,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就已經展現出來了反坦克的能力;不過最先發現88高炮反坦克能力的卻不是德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在1937年西班牙內戰的時候,西班牙人就曾用88毫米高炮摧毀了兩輛T-26坦克;而德軍最早使用88毫米高炮反坦克的時候,也是在西班牙內戰當中,當時的“禿鷹”軍團就用過。而到了法國戰役的時候,面對英軍坦克的反衝鋒,德軍步兵現有的反坦克手段幾乎全部失效了,不得以只能尋求88毫米高炮的援助。在見識到88高炮如此優異的反坦克能力之後,德軍就要求設計一款88毫米口徑的雙用途火炮,既要求能打坦克又要求能防空。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88炮

不過此種火炮,一直到1942年下半年才出來樣品。當時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萊茵金屬的,一種是克虜伯的。萊茵金屬的88炮在效能上更偏向於防空,而克虜伯的88炮反坦克能力則更優秀一些,因此最終選擇了克虜伯的88炮,被命名為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但是有意思的是,它沿用的是高射炮版的十字大架,雖然高度降低了不少,但是作為反坦克炮仍然顯得比較高,在野戰的時候隱蔽性相對要差一些。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43型88炮的十字大架

雖然它的反坦克能力很突出,但是它的機動性很爛,因為它又大又重;當放置到陣地上的時候,戰鬥全重將近4噸;而在運輸的時候,運輸重量則超過6噸,而且長9米多。如果是北非那種地質的話,那還好,還能夠快速機動和轉移;但是如果在東線或者比利時戰場上,遇到那種泥濘的地形,那直接沒法走,很多時候就因為這個原因,德軍不得不把它拋棄掉,反而被蘇軍或者盟軍撿到,又把它調過頭來打德軍的重型坦克。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88反坦克炮

43型88炮在生產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小插曲。為了儘快裝備,工廠加速生產,但是卻導致炮管生產的速度超過了炮架生產的速度,因而有大量的炮管被閒置。為了不浪費,也為了應急,德軍只好找其它的炮架來暫時代替一下。找來找去,最後用的是105mm榴彈炮的炮架零件臨時拼湊出來的,這導致它的外形很高,射擊的時候穩定性也差,而且也不靈活,但是它卻起到了應急的作用。這款炮被稱作43/41型反坦克炮。在一份戰後的報告中顯示曾經有一門88炮在3500米的距離上擊毀了6輛T-34坦克,不說別的,單憑這個資料就讓88毫米反坦克炮成為當時最頂尖的反坦克炮,沒有之一。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43/41型反坦克炮

其實德軍還有一款很優秀的步兵反坦克炮,如果給它足夠的材料和充足的時間來驗證它,說不定很有可能會成為當時最優秀的反坦克炮之一,此炮就是80毫米PAW 600反坦克炮,不過一開始它是用作步兵炮的。這款炮是德軍在1944年年末研製出來的,但是因為當時時間很緊迫,德軍並沒有進行充分的驗證就開始倉促生產,後來又因為工廠被盟軍轟炸,而且也缺乏材料,最終導致這門炮只生產了一點。

但是這門炮的紙面資料還不錯,最大射程達到700米,有效射程在600米,在這個距離內用穿甲彈能穿透140毫米厚的裝甲;單看這個你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它相比於其它反坦克炮的優勢在於,PAW600反坦克炮質量很輕。德軍的75毫米反坦克炮重量將近1。5噸,而PAW600重量僅有590公斤,不到75炮的一半重。這就有很高的戰術價值了,比如在多山的義大利戰場,這種很輕便、威力又大的反坦克炮能給盟軍的裝甲部隊造成非常大的損失,當然前提是早點裝備。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PAW600反坦克炮

PAW600反坦克炮採用的是高低壓推進原理。在藥室和炮管之間有一個帶孔的圓盤裝置進行整流氣壓,在發射炮彈的時候,藥室內的火藥爆燃,產生高溫高壓氣體,而當高壓氣體流經過這個帶孔圓盤的時候,氣體的壓力將會變得很平滑,這使得炮管內所承受的壓力要比一般火炮的小,因而可以把炮管做得更薄一些;另外由於火炮還安裝有一個炮口制退器,這就減輕了火炮發射時的後坐力,炮架可以做得更輕一些,所以火炮的總重量很低。這門炮並沒有列裝,因為德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另一款反坦克神器上!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鐵拳

這款神器是一種真正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因為它的出現使得步兵可以真正的和坦克較量一番,也就是“鐵拳”反坦克火箭筒。鐵拳的發射筒是一根很薄的鋼管,長880毫米,口徑在44毫米,發射筒內裝有85。1克重的發射藥,筒壁上安裝有一個簡易的火帽,它的破甲戰鬥部安裝在發射管頂部。在行軍時,擊發裝置被一塊由薄鋼片製成的護蓋蓋著。在發射時,要拔出保險銷,此時這個護蓋就被彈起成了一個瞄準器,上面有三個瞄準孔,每個孔代表著不同的發射距離對應的角度,然後再把發射管扛在肩上或者夾在腋下底下;在瞄準的時候,要確保瞄準孔和火箭彈戰鬥部的頂部邊緣和攻擊目標在一條直線上,然後扣動扳機,發射火箭彈。一旦開火,剩下的發射管就可以被丟棄,因為它是一次性的。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發射鐵拳

鐵拳的初期型號在1943年7月才裝備給前線的德軍,它能夠在27米的距離上擊穿140毫米厚的裝甲。雖然射程還是很短,但是總好過讓步兵跑到敵人坦克面前扔地雷。另外由於距離比較近,爆炸後的彈片很可能會傷到發射手,所以要求發射手帶著鋼盔保護一下。鐵拳到1944年以後就開始大規模生產,而且也開發了多個型號,射程跟威力比之前也都增加了一些。由於操作簡單,穿甲效果好,“鐵拳”就像手榴彈一樣供步兵使用。德軍的另一款反坦克火箭筒,“戰車噩夢”在1944年加了防盾,因為之前寫過,這裡就不多說了。

人與鋼鐵的較量,詳解二戰中後期,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反坦克手段

帶尾翼的反坦克手雷

除了鐵拳之外,德軍在1944年還研製了一款帶尾翼的反坦克手雷,如上圖所示,就類似於一個羽毛球。由一個半球型戰鬥部和一個長長的尾杆組成,尾杆上有四片可摺疊的布質穩定翼,全重有個1。35公斤。在扔手雷之前要先引燃導火索,扔出去後穩定翼會在空中展開,確保飛行的穩定性,通常來說能扔個20米左右。因為它採用的是聚能爆炸原理,所以可以擊穿80~100毫米厚的裝甲,但是它的效能並不可靠,很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