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導讀:

《你好AI》是一個大膽且成熟的紀錄片“試驗品”,電影式的敘述方式、國際化的故事視角,讓它和人工智慧一道把人類的想象力帶到“窮極之處”。

文 | 青山

2015年有一個大新聞,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捐贈了一千萬美元給一家創立了僅僅一年的組織——未來生命研究所。這家組織研究的是人工智慧安全性,他們的目標是要保證人工智慧的發展對人類的未來是有益的。

未來生命研究所的創始人,也是《生命3。0》這本書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終身教授,邁克斯·泰格馬克。在紀錄片《你好AI》中,他也頻繁出鏡,試圖從學者的角度,讓我們不僅看到人工智慧的錦繡前程,也能意識到它的潛在風險。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9月2日起,《你好AI》在優酷播出,每週一更新一集。共5集,每集18分鐘的紀錄片,包括火星計劃、啟用歷史、自然物語、進化方舟、未來視界等,從智慧與類發展關係的視,展現人工智慧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落地,以及對類社會的幫助與改變。

暢想,而不是定義

近日釋出的《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指出,人工智慧技術步入商業化階段後,在全球各主要城市的創新融合應用概況,以及其將對金融、教育、數字政務、醫療、無人駕駛、零售、製造業、智慧城市等各行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長久以來,國產紀錄片在展現科技,尤其是這類未來科技的議題上總是捉襟見肘。但《你好AI》著實讓人驚豔了一把,雖然敘事視角從人工智慧切入,但講的卻是人類與宇宙、歷史和自己打交道的故事。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巧妙的藝術性構思、不落俗套的畫面力,讓這部紀錄片從一開始便具有了國際傳播的真實底色。重要的是,這部紀錄片的傳播邏輯不是由內而外,而是從一開始便站在了國際視野。拍攝週期長達120天,採訪77位人物,拍攝43個機構,跨越亞、歐、美、非等四大洲,足跡遍佈20餘個國內外城市。

光是開篇的第一個故事“AI助力地外研究”,就從美國舊金山的“艾倫望遠鏡陣列”到中國貴州天坑裡的“中國天眼”。隨後又從撒哈拉沙漠附近的馬拉喀什,回到美國的前沿發展實驗室。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站在全人類的視角,紀錄片作為一種呈現真實、反映真實的藝術形式,在講述世界、國家、社會、家庭以及個體的真實故事層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紀錄片用影像的方式記錄、講述未來的科技變化時,被藏於其中的“人類故事”也得以被記錄、傳播和儲存。

從滿足於自我欣賞的國內視角,到主動邁向國際市場的國際視角,中國紀錄片的這種轉含著讓世界認識自己的渴望。

同時,國際環境要求中國紀錄片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傳播策略,《你好AI》的這種嘗試也算是原生性的,因為它從出發時,便帶著所有人類關心的問題。例如,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說:“我們科研的每一個方面,幾乎每一個量化的結果後頭都有深度學習的內容。”而其背後的全球資料中心每年消耗的電力相當於世界能源產量的2%左右,科學家們正在高效率和降低能耗之間尋找平衡。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你好AI》把人工智慧的各種可能性,直接搬到了觀眾的面前,開啟了更廣闊更有趣的未來畫面。這些內容會讓你驚歎不已,更會讓你感到非常信服,因為它講述的一切,都來源於當下科技發展的現實。

在熱點面前,《你好AI》有了一個示範性的態度:因為它不定義,而是透過一種極具想象力的表達,讓觀眾重新思考我們周遭的世界。

影像的創新表達,不止8K

2018年12月,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一個貧瘠的角落裡,三輛自動火星探測器正在完成它們的測試,該活動旨在測試機器人的自動導航和其他空間機器人技術以此來應對未來的火星任務。

這是不到一年前的科技新聞,但同時也是《你好AI》第一集中的精彩畫面。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ESA自動化和機器人部門的負責人說:“我們設計的硬體實驗室測試沒有考慮到自然帶來的變化,從天空的光線到景觀的形狀再到沙子和岩石的紋理和顏色。透過這種方式在室外的操作證明我們的系統在比模擬環境要複雜得多的環境中也能運轉。”

人工智慧,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光是要從複雜的文獻中梳理出最基本的理解也需要費些功夫。如何透過影像,尤其是紀實影像讓觀眾感同身受,仍然是個巨大挑戰。

曾幾何時,科技創新類紀錄片很少進入人們的視野,究其原因,不外乎觀眾先入為主的固化思維——它比文化類節目缺乏吸引力,它又沒有現實類節目的內在衝突,且呆板、枯燥。幸運的是,《你好AI》正在打破這種偏見。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首先它講故事,除了火星探索的故事,《你好AI》也在講天氣預報的故事,還在講保護東北虎的故事。拍攝技術得以更新,觀看方式已經轉變。除了陳怡導演團隊製作、季冠霖的解說、深厚的人文情懷等,都是《你好AI》凸顯出別樣的氣質。

更重要的是,作為中國第一部全8K變形寬銀幕技術製作的紀錄片,該片從拍攝人員配置、製片規劃、剪輯製作、CG製作上,都以電影紀錄片為標準。所以我們在觀看時絲毫不會有無趣,當所有來自外太空的音符交織在一起,我們又怎能想象,這僅是一部紀錄片呢?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意料之外又似乎情理之中。透過這個全知視角,銜接無序的畫面空間,以情節化的敘事串聯,並延展著畫面之外的想象空間。妙趣橫生的視角切入讓人驚喜,而鏡頭與場景的豐富也讓這部紀錄片的積累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從技術到哲學,哪裡是人類的窮極之處?

發生在巴黎聖母院的大火,讓無數巴黎民眾心痛不已,唱起頌歌表達悲傷。在第二集的開頭,一段真實的同期聲把人們拉回那悲傷的一天。

“文物是不能永生,也不能再生的。”季冠霖的解說詞聽起來殘酷了些,但又似乎不無道理,“當人類進化成熟,那些超越生存需求的創造力便已初現,我們的祖先希望用這些建築、繪畫、雕塑,表達對永恆的渴求。在人類不停地創造和紀念中形成了文明。但永恆,從來脆弱。”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在中國敦煌,敦煌研究院用AI為文物打造“數字檔案”,與侵蝕洞窟的風沙和生物“拼速度”,讓文明更好地傳承。研究院的吳健團隊為洞窟做數字化採集工作,將每一幅壁畫分成若干小份進行拍攝,再輸出到電腦上拼接還原成整體壁畫,形成與原作完全一致並高度清晰的數字檔案。

但傳統的記錄方式有天生的缺陷:無法解決的形變問題;很多洞窟沒有攝距;洞窟內有很多障礙物。但在團隊的合作下,人工智慧被嵌入照相裝置,它可以在洞窟中自行移動、自動調節燈光,按下快門的同時,影象資訊即時顯示在拼圖系統中。

人工智慧,說到底還是要講人,《你好AI》以人的核心地位為基礎,講述人的故事。影片既回到敦煌的壁畫中,又遨遊到火星上,關注於人類的來路和去路,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個人和家庭的命運的變化。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人類想要什麼樣的未來?關於這個問題,最簡單的答案是,不知道。但看完《你好AI》,我們儘管還是沒辦法看清未來的面貌,但至少堅定了人類的信心。

從2000年開始到2017年,17年間人類平均每天損失2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野生東北虎的安全區也正在縮小,於是深山之中,野保照相機成了守林人的眼睛,守護著國內僅有的24只野生東北虎。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老虎個體的蹤跡、活動範圍、棲息地特徵、相關有蹄類動物及人活動的分佈進行分析,自動生成有價值的分析報告,協助開展野生動物的狀態監測和保護。“相當於AI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老虎。”英特爾中國研究院研究科學家李建國說。

《你好AI》:在“人工智慧”中眺望人類的生命線

《你好 AI》紀錄片監製和總導演陳怡表示:“從人文視角解讀與展示AI這一創新大趨勢,讓大眾更好地認知和理解AI,讓社會更深、更近地感受科技的力量。”

但我們能看到,這部紀錄片所做的嘗試遠不止讓大眾“理解”那麼簡單,它卻像立在這個歷史座標的檔案一樣,記錄下人類正在邁出的最真實的腳印。這是紀錄片的意義,也是人工智慧的意義。正如第一集結尾所說,“人工智慧雖然不夠完美,但卻驅動著人類眺望星辰大海中的窮極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