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什麼都不是。

自從由董卿主持的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上線以來收穫頗多好評,在向來苛刻的豆瓣上評分居然高達8。8分,要知道在豆瓣上評分超過7分的就可以說是還不錯的節目了,超過8。5分基本上就可以被奉為神作。

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什麼都不是。

但是,咱們中國地大物博,最不缺的就是不一樣的聲音。

有人表示《朗讀者》中朗讀者的個人經歷和情感純屬多餘,並且有刻意煽情的嫌疑。還有人直接將其與《感動中國》畫上等號,不過小編認為,如果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就什麼都不是了。

感動需要觸發,就像你看悲劇時一定要帶著悲傷的情緒。

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什麼都不是。

為什麼會有朗讀者這個角色?是因為這些朗讀者在熒幕上所塑造的形象已經為你在聆聽內容時營造了一個特定的角色情緒,它或身臨其境,亦或觸手可及。在這種具有強烈帶入感的鋪陳下將每一位觀眾的情感推至爆發臨界點時,適時的選擇一篇與之相襯的文學作品來朗讀。無異於給飢餓的人送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饅頭,這種記憶印象會達到最高,就如同《論語》中所說的,不悱不發。

適當的個人經歷和情感的表達可以推動文學作品的理解與記憶。如果朗讀者一上來就不由分說的朗讀,就如同運動員上場前沒做好熱身一樣,不僅會損害比賽內容,而且會讓人難以消化。就如同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有唱詩班,讀書會,演講一樣。那是因為任何一種情感認同,都需要由一個極具感染力的意見領袖來觸發,因為當你選擇要聆聽一場你期待的內容時,你希望的是自己的思維能毫不費勁的跟著飛走,不受任何束縛,否則你還不如來一場自我閱讀後的反省和檢討。

文化情感節目的最高標準就是煽情。

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什麼都不是。

在這裡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內容往往不是由相關領域裡學術最優秀的人造就出來,而是由最會表演的人來傳播,如同以前百家講壇捧紅的于丹、易中天等。而真正的國學大師季羨林、紅學大師馮其庸老先生們,從來都是深入簡出,精耕細作的在研究文化,而不曾上臺與普羅大眾分享這些浩瀚知識給人帶來怎樣的愉悅。當然在這裡不是為了詆譭于丹與易中天老師,首先肯定的是他們一定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他們之所以能透過文化內容造就傳播上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找到與觀眾們的共情。

而《朗讀者》讓觀眾覺得有些煽情,恐怕是因為這些嘉賓都是一些擁有特殊職業或者傳奇經歷的人。他們不僅職場經歷異於常人,而且人生閱歷也區別於一般老百姓。這種身份本身在朗讀內容時就容易給聽眾一種戲劇式的大開大合之感,而之所以煽情,我想無外乎是一種不斐經歷的惺惺相惜罷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這些節目都由一個我們誰也不瞭解的普通老百姓,或者領域內的專家用平白直敘教科書式的方式在電視舞臺上跟你解讀時,你是不是覺得還不如自己捧本書看來的暢快。

文學的目的是為了啟發,而不是教育。

沒有“朗讀者”,這個節目什麼都不是。

許淵衝——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

有些人給《朗讀者》戴上一頂《感動中國》的帽子無非是嫌文學環節涉及過少,這裡變成了一個講故事的平臺,我想這可能是把文學看得過於狹隘了。木心老先生說過,文學是人學,文學是為人服務的,談人就是談文學。

《朗讀者》的目的是為了人性的啟發,而不是教育,它希望透過一種易於觀眾接受與理解的表演形式,將內容深入淺出的傳遞給聽者。即便這些內容或年代久遠,或遠離現實,或傳奇難觸,但這恰恰是這個平臺做這件事的意義,就是在包容的人性下每一顆靈魂都是平等的。

我們應該多去聆聽一下歷史的聲音,文學的聲音,而不是讓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整天被膚淺的綜娛文化充斥著,我們期待中國電視節目上出現更多這種具有文化給養的節目出現,讓這個僅靠天價片酬的明星支撐的畸形電視市場健康起來。